“以進求進”不可得,“以退求進”方能有,“無事人”才是真高人

“以進求進”不可得,“以退求進”方能有,“無事人”才是真高人

喝了那麼多年的酒,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划拳贏了的沒酒喝?如果自己贏得太多實在饞了,大可以說“陪一個”,隨時可以喝,進退操之在我。

品評了此間妙處,再看世間百態便“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如果贏了喝,那能贏多少,酒量能有多大呢?哪怕你是喬峰也會有盡頭。這個文化設計大概是標誌著一個人的負載是極其有限的;而如果輸了才喝,只要你有本事贏,對手來多少就能擊倒多少,這種贏才是沒有負擔消除後患的。

而有酒喝,看似是“得”,卻是“失”,它的關鍵在“度”。你甚至無法設置一個指標來預警這種質變,這就是最高明的取勝法寶,是妥妥的“陽謀”。

“以進求進”不可得,“以退求進”方能有,“無事人”才是真高人

老子的“三寶”

此法寶非風輕雲淡者不能居之。

所以,失敗有時候並非是因為得不到,而是被大於駕馭能力的所獲壓垮。所謂“德薄而位尊,力小而任重,智小而謀大”,這是三種最為典型也是最不易被察覺的情況。

因為這三種情況中並無明顯的“對錯”可以劃分,也沒有明顯的尺度匹配可以衡量,於是“眾星捧月”之下可能已經“危機四伏”。

《道德經》第六十七章雲:“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說來說去就是一個“收”字。

“以進求進”不可得,“以退求進”方能有,“無事人”才是真高人

一個人的精氣神完全體現在眼神上,如果眼神突得像探照燈一樣,那這個人基本上沒什麼好說的;而如果一個人的眼神很深邃,那就八九不離十都是沉穩型了。

“以退為進”暗合於“不求而得,求而不得”的因果定律,越想要的越難抓在手裡,反而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好好體會一下,有些已經抓在手裡的並不穩當,反而會被這些所得攪得心神不寧,生活中應該會有很多例子的。

“求與不求”的真意

所謂“不求”並不是放棄自己想要的,而是“不迷亂”,只有突破這一層人才能直心於自己真正想做的。

一個人一旦有了自己的想法在實施前會去徵求一下週圍人的意見,本質上是下不了決心,需要別人再推一把才能咬緊牙關、橫下心來。但這個時候是非常脆弱的,一旦自己尋求的支持者發表了不支持甚至是反對的意見會導致大多數人自動放棄。甚至是事情在進展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團隊中有人吃不住了主動要求放棄,這個時候幾乎註定要失敗。

也就是說勝利並不是打敗了誰,而是戰勝了自己——熬下來就能贏。

“以進求進”不可得,“以退求進”方能有,“無事人”才是真高人

郭德綱的調侃“說相聲的誰活到最後誰就是藝術家”,徐階鬥嚴嵩只是在等嚴嵩自敗。

這個讓你堅持下來的信念才是你唯一需要的,一切外部因素的變化不是根本,環境始終在變動,人終究無法把握,但凡“求”的東西就都落在了迎合各種外部條件上。

市場的風雲變幻,政策的起伏不定,所有這些都會擾亂神經,這些都是與心神的寧靜需求背道而馳的,然後會引發焦慮。

焦慮就是想要的得不到,越是得不到就越想要的反覆惡性循環的結果。如果此時精神能鬆弛下來,這個閉環就被打破了,才會出現轉機。

“以進求進”不可得,“以退求進”方能有,“無事人”才是真高人

“不求而得”不是手段

“以退為進”是《道德經》最為強調的一點,老子稱之為“曲則全”。

第三十六章有云:“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比如,如果你想打出去一拳,就一定要先收拳才能蓄力;如果你想咬下去,就必須先張嘴才能合下去;如果你想扔得遠,同樣就必須先向後積攢力量。而“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就是說真正的殺手鐧是不可以讓別人知道的,不但不能主動張揚,別人來探查的時候還要隱蔽好,這種“退”就是最大的“進”,否則終究甩不掉“淺薄”二字。

應用到外境上就是“見微知著”,要能從一個很小的表象判斷事情發展的軌跡。

於是就不難明白,“以進求進”是沒有力道的,一定抓得不準,打得不狠,反而會被對方抓住機會。

再說明白點,即使兩隻手放開去抓又能抓多少,還有第三隻手嗎?真正的辦法是要造成一種態勢,也就是讓所有的資源都向自己這裡湧來的一種狀態。

“以進求進”不可得,“以退求進”方能有,“無事人”才是真高人

而自己卻閒庭信步,不費吹灰之力,哪裡需要焦頭爛額、捉襟見肘的自己出手。

所謂“以退為進”,並不是有個“退”和“進”在那而刻意為之,而是對那種“現量境”的一種描述,不是原則。

拿“以退為進”當原則必善用手段,用手段誰堪出蘇秦張儀之右?那結局自是逃不過。

《莊子》所謂“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中庸》所謂“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真正的能人是“老實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