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春天,春天的草原水草肥美,駿馬好似彩雲朵,牛羊好似珍珠撒。它們都在宣告著:春天來了。但這個春天有些寂靜。以往每到農曆四月初八前後在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的大明塔廟會上,總會有來自內蒙古、遼寧、北京、黑龍江等省市客商和遊客雲集於此,10萬人進行商貿交流。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大型活動暫停舉辦。
但1000多年前的那個春天,隨著遼聖宗耶律隆緒的一聲令下,這裡成為修築遼中京的工地。於是遼朝“擇良工於燕、薊,董役二歲,郛郭、宮掖、樓閣、府庫、市肆、廊廡,擬神都之制,號曰中京,府曰大定。
遼代相繼修建了上京臨潢府(赤峰市巴林左旗)、東京遼陽府(遼寧省遼陽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中京大定府(內蒙古寧城縣)、西京大同府(山西省大同市),謂之遼代五京。而大明塔就在遼中京大定府的遺址上。
千百年來,大明塔默默地注視著這片草原上阡陌交錯的道路,它看見過契丹的興盛,也見證了遼代的衰亡……
澶淵之盟後
遼周邊形勢與遼中京的建立
遼是契丹人在北部草原興建的一個封建王朝。907年,在碧水潺潺的西遼河畔,契丹各部諸王在此議事,會上“選舉”耶律阿保機為契丹人的“汗”,這個“汗”就是後來稱雄北方的遼太祖。
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取代後周稱帝,建立宋朝。公元979年北宋滅北漢,最終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在北宋統治時期,東北和華北有契丹人建立的遼,西北有党項人建立的西夏和回鶻建立的西州回鶻政權。有的出現在宋建國以前,有的出現在宋建國以後。
1004年,耶律隆緒時期,隨著燕雲諸州併入和西夏附遼,特別是遼、宋訂立“澶淵之盟”後,正式形成了遼、宋南北對峙的政治局面。從此結束了雙方長期的戰爭狀態。在此後的120多年中,雙方基本未有大的戰爭,這對南北社會進步和經濟的發展都是有利的,特別是對遼統治區的發展和契丹族的社會進步更為有利,遼利用這一相對的和平環境對自己的勢力範圍進行了空前的發展。特別是交通方面,可謂是四通八達,路路相通。
遼朝在西方人眼中比後起的西夏和吐蕃強盛,所以遼的上京就成了西方和東方商旅、使節彙集的中心,同時它的聲名遠遠蓋過了宋朝。西域至遼上京有兩條路:一走“絲綢之路”,入西夏,直抵上京;一走漠北,經漠北可敦城(今蒙古國),沿克魯倫河至上京。
澶淵之盟是遼王朝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雖為兄長的北宋每年需要“送給”兄弟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幾年下來,增強了遼朝的國力。宋遼結盟後,兩國間每年互派使者去祝賀新年和慶賀太后及皇帝的生日,雙方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交往日趨頻繁。遼王朝為了在接待宋使時顯示國富民強,又便於皇帝的“四時捺缽”,於是決定在上京與南京之間的原奚王府所在地建立中京城。
《遼史》生動地記載了遼聖宗到此地籌劃中京城時的喜悅心情和建城過程:“聖宗嘗過七金山、土河之濱,南望雲氣,有郛郭、樓閣之狀因議建都。”於是1007年春,耶律隆緒一聲令下,遼中京開建。
遼中京現在雖然芳華已逝,但東西寬4200米、南北長3500米的輪廓依稀可見。最引人注目的是遼中京內城的正南門外東側的大明塔,高80.22米大明塔是遼王朝的第一高塔,至今巍巍屹立。
開拓道路
以上京中京為中心的交通體系
在北方草原上耶律家族不僅建立了遼中京,而且通過東北、西北、西南等部族、屬國的進貢和貨物交換關係,以及宋朝的定期進貢與雙方民間的貿易的基礎上,在遼國境內形成先以上京、後以中京為中心,聯繫其他三京及其通往“府六,州、軍,城百五十有六,縣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屬國六十”的交通格局。
遼初,太祖耶律阿保機、太宗耶律德光多次從契丹根據地或城皇都上京四處征戰毗鄰各部族、屬國和後唐,擴展疆界和開拓道路。據《遼史-太祖紀》和《太宗紀》記載,主要有以下幾條路:
通室韋道,唐天覆元年(901年),耶律阿保機從上京北出,經吉林省洮安縣、乾安縣,渡松花江,轉北沿納漠爾河至室韋王府(今黑龍江省嫩江縣)等諸部。
通黑車子室韋道,契丹建國前後,耶律阿保機多次出兵征伐黑車子室韋。自契丹上京北行,經兔兒山(內蒙古西烏旗)至黑車子室韋(內蒙古東烏旗)。
通奚王道,遼太祖五年(911年),征討奚王之地,自上京西南行,經內蒙古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涉查干沭倫河,渡西拉木倫河),轉向東南到內蒙古翁牛特旗,再南行經赤峰市、喀喇沁旗至奚王牙帳駐地(內蒙古寧城縣)。
通突厥吐谷渾諸部道,唐末,突顧、吐蕃部分部眾散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耶律阿保機稱帝后,契丹開始對西南、西北的突厥、吐谷渾、党項諸部進行軍事征服。由上京出發,經察右前旗黃旗海,青冢(呼和浩特昭君墓)、渡黃河至河套東部。另外,沿上述道路中的察右前旗可南下雲中(大同市),由青冢往南,經唐代設立的單于都護府(內蒙古和林格爾)東向至朔州(今山西省朔縣)。
通烏古部道,神冊四年(919年),遼太祖命皇太子率軍進攻烏古部(活動在呼倫湖周圍的部族)。從上京北出,經兔兒山,渡霍林河和哈拉哈河,至海刺水(海拉爾河),抵烏古部諸部。
通中原五代的道路,契丹建國初,在征服奚王之後,又自奚王牙帳南下,出長城渝關(山海關)、古北口、居庸關、進出幽州、薊州和平州。
通阻卜等諸部落道路,遼天贊三年(924年),太祖大舉征伐漠北的“吐谷渾、党項、阻卜等部”。自上京西北出,經黑車子室韋道到“素昆那山東部族”(蒙古喬巴山市一帶),再逆臚朐河西行,經肯特山(蒙古),西行到阻卜駐牧地烏魯古河(蒙古鄂爾渾河)。然後,過杭愛山,破“胡母思山諸部”,至業德思山,再逾流沙,轉西南行至“浮圖城”(西州回鶻的北庭)。另外,從杭愛山南下,到居延澤(內蒙古阿拉善盟),再逆弱水西南行至甘州(甘肅省)回鶻部。
通渤海國道。耶律阿保機征服西部和西北部的各部族之後,於天贊五年(926年),大舉親征渤海國。從上京東南行,過西拉木倫河,到吉林農安縣,再東南行至忽汗城(渤海國都,黑龍江省寧安縣)。
路路相通
五京之間的路網活血化瘀
從遼太祖到遼興宗耶律宗真時,遼國境內始形成五京並立的局面。即以太祖初的皇都,太宗時改為上京;天顯三年(928年),遷東丹渤海國民於東平,會同元年(938年)改稱東京;後晉高祖石敬塘割燕雲十六州後,太宗升幽州為南京(北京,又稱燕京);統和三十五年(1007年),聖祖在前奚王牙帳駐地(內蒙古寧城縣)建中京;重熙十三年(1044年),興宗親征夏國時,升雲中(山西省大同市)為西京。五京的交通關係中,上京與中京是遼政權的根本所在。遼聖宗耶律隆緒以前,上京是皇都,聖宗以後,中京逐漸取代上京的地位。這是因為中京地處上京、南京之間,交通地位更為重要。東京以制渤海,溝通與東部沿海的聯繫;南京以制燕雲,是遼南部的重要城鎮,為通往宋的交通要衝;西京自燕雲入遼後,成為遼西南方面的邊防重鎮和對西夏等國進行貿易的市場。
上京至中京驛路,這條道路系戰國時燕國右北平郡(內蒙古寧城縣)通往東胡的舊路。遼太祖五年(911年),耶律阿保機親征奚王部時,開拓了上京至中京的道路。聖宗時,在前奚王府營建中京大定府後,下令上京至中京沿途設置驛館,成為遼代較早建立的一條驛路。其行經地區是:從上京西南出,經巴林左旗,過潢水(西拉木倫河)石橋後,再經翁牛特旗、喀喇沁旗,至中京。全程長達580裡。
中京至南京驛路,此路是遼、宋政治和經濟、文化交往中的重要通道。其驛道走向為自中京西行,經寧城縣,過澤州(河北省平泉縣)之北,向西過東河(今老牛河)、柳河(今伊遜河),再向西南過灤河、霫水(今興州河)、大十八盤嶺,入古北口(密雲縣),再經密雲、順義至南京。
上京至東京驛道,聖宗以前,從上京至東京共有三條道路:一路從上京東行,經通遼開魯縣,過西拉木倫河東南行到科爾沁左翼後旗,過瀋陽至東京;一路往東南,經翁牛特旗、遼寧阜新、瀋陽至東京;一路西南行,經內蒙古林西縣,轉東南行,到內蒙古熬漢旗,再經盤錦至東京。聖宗以後,遼國的政治中心由上京移至中京,交通中心亦隨之南移,由上京至東京,要經過中京,並在中京至東京間設置驛館,驛路走向:從中京東行,經遼寧建平縣、朝陽市和義縣至東京。
上京至南京道路,以上京西南行,過潢水石橋,渡西拉木倫河,入多倫縣到正蘭旗附近,經赤河北省赤城縣、涿鹿、再過八達嶺,入居庸關至南京。這條道路雖不是遼的驛道,但很重要,因為遼代皇帝駐蹕南京時,常到赤城縣獨石口避署。遼初用兵中原時,也常以上京直趨承德,下獨石口入居庸關至南京。
中京至西京道路,從遼中京大定府西出,經正藍旗閃電河,入沽源縣、張北縣,經察右前旗至西京。
這些道路不僅連接了遼境內各座重要城池,也對遼國的交通體系起到了活血化瘀的作用。
穿越5000公里
上京至奴兒干城的“鷹路”
上京至奴兒干城道,是女真人五國頭城(黑龍江依蘭縣)向遼進貢名鷹海東青的專用道路。故又稱鷹路。海東青是一種非常珍稀的猛禽,在一千多年前是女真族的象徵,這種鷹捕食天鵝,遼朝的皇帝和權貴們很喜歡這種迅猛快捷的禽類,後來把擁有這種鳥作為地位、身份的象徵。遼朝上下為了得到這種猛禽,常常不斷的派兵向女真族征討,要求進貢海東青。同時,這條鷹路又是遼帝春季到長春州東北的鴨子河或撻櫓河(內蒙古洮河)放鷹捕鵝捺缽之路。
這條道路是從上京東行,經龍化州(內蒙古奈曼旗),沿今西遼河上游行,過遼寧省昌圖縣、吉林省懷德縣、農安縣,再東北行,到黑龍江省阿城市一帶,然後沿松花江行,與五國頭城越裡吉部相接,繼續沿江東行至奴兒干城。奴兒干城就是今天俄羅斯境內的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這條道路長達5000餘公里,橫跨松遼和三江平原,穿過黑龍江省完達山脈河谷地帶,鷹路西部地勢平坦,東部群山環簇,溪澗縱橫,又有大片沼澤,行路十分艱難。
因俗而治
“四時捺缽”之路上百官隨行
契丹建遼200餘年,因俗而治,其境北仍保持遊牧民族的特點。“以畜牧、田漁稼穡”為業,繼續過著“轉徙隨時,車馬為家”的生活,遼太宗取得燕雲十六州以後,其轄區包括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但並沒有完全改變其遊牧漁獵的風習“秋冬違寒,春夏避署,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為常。四時皆有行在之所,謂之捺缽。這是《遼史-營衛志》對“四時捺缽”的描述。
春季捺缽之路走上京至奴兒干城之路到長春東北35裡的“鴨子河(松花江)設帳,晨出暮歸,從事弋獵”
夏季捺缽之路由上京北向,經黑山(巴林左旗西北)到東北的兔兒山。“六月上旬至。居五旬,與北、南臣僚議國事、暇日遊獵。七月中旬乃去”
秋季撩缽之路由夏季捺缽,即“自納涼處起牙帳”,走兔兒山至上京路,然後,再東南向至“伏虎林(林在翁牛特旗白音他拉)”設帳“入山射鹿及虎”。
冬季捺體之路由“伏虎林”東南至永州東南三十里的白馬澱,冬月稍暖,牙帳多於此地坐冬。
遼代“四時捺缽”,以夏,冬兩次最為重要,遼帝去捺缽處,契丹大小官僚及漢人宣徽院所屬百官皆隨從出行,夏、冬行在所召開政事會議並處理朝政,每次會議完畢,遼帝拔牙帳起行,到春水秋山的行獵地點,契丹全體官員及部分漢官扈從隨行,其餘官吏則返回中京留守,處理一般朝政。
契丹人在草原上的路有許多,除了上述介紹的多條大路外,還有南京經夾山至可敦城道路。這條道路是保大二年(1122年)金軍大舉進攻,取中京,下澤州(河北省平泉縣),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從南京西逃至夾山(陰山山脈中段)及耶律大石決心西遷到腹地另建根據地的路線。
另一條重要道路就是豐州(呼和浩特)通往西京的道路。豐州地處交通樞紐,北越陰山可通往漠北,南控雲朔(雲中、朔州),東連西京、南京、中京,西南經雲內州、東勝州、金肅州至西夏。豐州是遼西南地區的交通要衝。一條是從豐州南下,經和林格爾縣,到殺虎口、過右玉縣,再經左雲縣至西京。另一條是從豐州往東,經內蒙古卓資縣、察右前旗,南下至西京。
參考《內蒙古古代交通史》、《遼史》、《遼國交通驛道及驛館述略》、《三朝會盟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