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國藍盔】中國駐蘇丹達爾富爾維和部隊:直面危險 不辱使命

圖片

2018年12月,第15批工兵分隊輪換抵達任務區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劉素雲):正在蘇丹達爾富爾地區執行維和任務的中國第15批維和工兵分隊於2018年12月抵達任務區,至今已在那裡堅守了20個月。他們直面危險,履行使命,體現了中國軍隊的責任與擔當。

2007年7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決定向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派遣2.5萬人的維和部隊,即聯合國和非洲聯盟駐達爾富爾聯合特派團(以下簡稱“聯非達團”)。同年10月,中國開始向達爾富爾地區派出維和部隊,工兵分隊是第一批進駐達爾富爾的中國維和部隊。目前正在執行任務的是第15批維和工兵分隊。中國維和工兵分隊政委杜錦波介紹說:“我們第15批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工兵分隊編制225人,於2018年12月18日部署到任務區,到目前已經將近20個月了。我們主要擔負聯非達團各戰區內道路修復、場地平整,包括機場維護、工程建築以及辦公設施的維護等任務。我們從抵達任務區以來,始終把榮譽舉過頭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完成工程施工、疫情防控和核查評估等大項任務中,積極展示我軍風采。”

圖片

軍事訓練比武

杜錦波講述了工兵分隊去年執行的一項緊急任務。去年5月份,工兵分隊緊急受領聯合國和非盟聯合特派團後勤倉庫集裝箱吊運任務,在短短2天時間內,完成了120個集裝箱的吊運。“當時正值旱季,地表溫度接近55攝氏度,非常熱,16名官兵不顧高溫,頂著烈日與時間賽跑,為聯非達團爭取到了充足的時間清點物資,也展示了我們的‘中國速度’,贏得了聯非達團管理部門的認可。”

在執行維和使命的同時,中國維和部隊還發揮自身具備的配套工程機械和專業技術骨幹隊伍優勢,力所能及地幫助友軍部隊和當地人民。去年8月份雨季期間,他們緊急修復進出格洛鎮的唯一一條主幹通道,打通了“生命線”,確保聯合國人道救援物資以及當地農牧民農產品外運,受到當地民眾廣泛讚譽。他們都說:“中國維和軍人是真誠來幫助我們的。”

圖片

夜間營區防衛演練

維和行動是一項艱苦的任務,時常要面對困難甚至是危險。杜錦波講述了工兵分隊在執行任務時經歷的一件事情:“最危險的一次就是,我們曾經在山區修一條路的時候,我們離反政府武裝的崗哨也就是他們的前沿哨所只有不到300米的距離,我們能看到他們架起來的槍炮,實際上戰士們心理上還是比較有壓力的。”

達爾富爾地處撒哈拉沙漠腹地,氣候條件惡劣,維和部隊一日三餐的來源主要靠聯合國供應。一般情況下是每半個月運送一次食品,但由於天氣原因或道路中斷,間隔有時會長達一個月。為此,中國維和部隊的官兵們在營地開闢出菜地,既解決了供應不足,也豐富了大家的餐桌。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給維和部隊帶來了新挑戰。杜錦波介紹說:“特別是(疫情)在任務區逐漸開始擴散蔓延後,我們在執行施工任務中,分隊難以避免與外界接觸,很容易出現接觸感染,加之當地醫療條件非常受限,給分隊防疫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但是我們堅持一手抓施工保障任務,一手抓疫情防控。”

在這一過程中,維和部隊及早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籌措採購防疫物資,制定完善疫情防控預案,引導官兵科學防控,同時積極與聯非達團協商錯峰施工、避免接觸,穩妥處理執行任務與疫情防控的關係,有效應對了疫情威脅,初步實現疫情防控“零感染”目標。

圖片

聯合國軍事顧問洛伊蒂中將視察中國維和工兵分隊

中國維和部隊的出色表現,多次贏得聯合國和非盟聯合特派團的“點贊”,稱讚中國工兵分隊是最放心最過硬的一支分隊。聯合國軍事顧問卡洛斯·溫貝託·洛伊蒂中將在視察分隊時,讚賞中國工兵分隊為推進達爾富爾地區和平重建作出了重要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