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嶸教授講:胃病的四大元凶


賀嶸教授講:胃病的四大元兇

賀嶸教授講:胃病的四大元兇

胃病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疾病,患病率高達10%~20%。胃病的包含範圍也比較廣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十二指腸複合潰瘍、胃息肉、胃結石、胃的良惡性腫瘤,還有胃黏膜脫垂症、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等。人們常說的胃病一般指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賀嶸教授講:胃病的四大元兇

那麼,是什麼原因引起胃部的病變呢?讓我們看看引起胃病的四大元兇;

1.飲食不當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飯是生活中的頭等大事。然而,“人食五穀雜糧,誰能不病?”的確如此,飲食入口,首先影響的就是胃。胃是人體最重要的消化器官,胃黏膜血管豐富,具有貯存、消化和運送食物的功能。所以,飲食不當往往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們舉例來說,慢性胃炎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約佔接受胃鏡檢查病人的80%~90%。慢性胃炎患者通常情況下會出現上腹部悶脹、疼痛、噯氣頻繁、反酸、減退、消瘦、腹瀉等症狀,而導致慢性胃炎發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飲食不當。

賀嶸教授講:胃病的四大元兇

因此,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第一,飲食應有節律,切忌暴飲暴食及食無定時;

第二,少吃辛辣、油炸、煙燻食物如燒烤等,多吃素菜和粗纖維食品如芹菜、香菇等。不吃過酸、過冷等刺激強烈的食物,不飲酒,少飲濃茶、咖啡等;

第三,細嚼慢嚥,以減少粗糙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


2.精神因素

現代健康理念認為,真正的健康不僅是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人們已經充分認識到人的心理、生理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心情長期不好、性格抑鬱或重大事件對精神造成的急劇刺激,都可能會引起身體某些器官的病變。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心情不好的時候往往沒有胃口,不想吃飯。如果長期處於這種狀態,肯定就會對胃造成一些傷害,引發疾病。另外,有關研究表明,重大事件尤其是創傷性事件發生時,還可能會發生應激性胃潰瘍。

賀嶸教授講:胃病的四大元兇

由於人的大腦中食慾飲食控制中樞和情緒控制中樞離得比較近,細胞活動會相互影響,當人體處於緊張、焦慮、恐懼、憤怒狀態時,大腦皮層對周圍神經的反射不敏感,對周圍神經的控制及調節能力下降,就會導致胃部分泌、運動功能紊亂,進而誘發疾病。因此,有人說壞心情是一種“病毒”,它在無形之中導致了胃病的發生。


3.其他器官疾病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身體某一部分的病變也會引起其他器官出現問題。一般來說,引發胃疼的最常見疾病就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所以一旦胃疼起來,很多人就先入為主地認為自己得了胃病。其實引發胃疼的因素有很多,其他臟器的病變也可能引起胃疼,如膽囊、胰腺、心臟等器官的病變。當出現胃疼症狀的時候,應及時到醫院就醫,確定病因並及時治療。

賀嶸教授講:胃病的四大元兇


4.職業及環境因素

胃病的發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職業及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到胃病的發生。比如一些經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下工作的人們更容易患胃病,如駕駛員、飛行員、醫生、會計等。而工作環境相對輕鬆的人患胃病的概率相對較低。另外,環境因素也是影響胃病的一個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大量飲酒會導致胃炎,過量吸菸者更容易發生胃黏膜炎症,某些藥物也會誘發胃炎及胃潰瘍。

賀嶸教授講:胃病的四大元兇

除了以上四大元兇之外,其他因素諸如遺傳、氣候、細菌感染等也會引起胃病。為此,我們在生活中要注意調節情緒,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避免不良刺激,這樣才能降低胃病的發生概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