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老了,王逸菲

當我老了

王逸菲

當我老了,世界還能否對我溫柔相待?我那小清單上帶著褶皺的願望還能否實現?

當我老了,想去一條小街,街上滿是形形色色的人和店鋪,生活節奏慢下來,春來烹茶冬來賞雪。

我要回去住在從前太婆、外婆和媽媽長大的地方。兩層樓的小磚房,前庭後院種滿了花草果樹,鬱鬱蔥蔥。院門上附了幾枝薔薇,粉豔豔的,像記憶中鄰家阿姐的笑臉。東面的土牆角趴了一隻貓,黃毛白斑,腿短肚圓。陽光像金粉,灑遍了每個犄角旮旯,勾勒出貓咪幾乎透明的耳廓。橘黃色的雲,一團一團,帶著慵懶的溫度。

夜晚,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人們已入睡。窗子裡的自己,身體有些皺癟,但髮髻依然整潔光滑,眼神也還清明,腰板也還硬朗,穿著年少時渴望的夏布麻衣。有風輕吟,衣袂微微飄起。

當我老了,我要過得像我曾期盼的一般。

夏日的午後,我彎下腰,將老花鏡從鋪著方格布的茶几上拿起,仔細擦拭又戴上,動作和幫外婆擦老花鏡時一樣小心翼翼。環顧四周,驀地,瞥見另一個戴著老花鏡的身影。他坐在躺椅上看宋詞,看的是我最愛的蘇軾。他的衣角上,陽光在輕盈地跳躍。院子裡,銀杏樹枝葉扶蘇。

當我老了,我要在秋天,坐在銀杏樹下,看她的葉子變得金黃。

記得年幼時,爺爺曾告訴我,銀杏色白,屬金,故能益肺氣,止咳嗽。我到老都記得爺爺說這話時,雙眸似乎剎那間變得清澈溫柔,吐納間都沾染了銀杏的微苦氣息。我和他坐在高大的銀杏樹下,眯著眼卻看不清金黃葉片上清晰的脈絡。

鄰家小子在土牆上養了盆吊蘭,枝葉長長,伸頭伸腦地窺探著我家的庭院,街道上響起敲竹梆賣桂花酒釀圓子的聲音。

抬頭看天,天藍得像一頁童話。

當我老了,我願在冬天,邂逅一場江南的小雪。

從舊市上淘來的紅泥小火爐早早就點上了,桌上放著柑橘、番薯和香蠶豆,水正咕嘟嘟地燒著,連聲音都暖融融的。

孩子們帶著一家大小早早地就回來了,正在隔壁和老頭子一起做晚飯,煮酸筍疙瘩湯,廚房裡霧氣蒸騰。

村裡的小小孩兒們在放小炮,一串一串的,說是什麼新材料,不汙染空氣。

深藍色的夜幕下,萬家燈火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