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金秋十月農民們收穫完一年內的最後一季農作物後,都將面臨著秸稈怎麼處理的問題。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秸稈已經不在被農民們充分的回收利用了。大面積焚燒汙染環境,政府有法令嚴管也不允許,隨處丟棄佔地方不說遇到乾燥天氣還容易引發火災。現在各地基本上是政府出錢出力處理秸稈,但這樣又佔用了很大一部分社會資源。總之秸稈再利用技術在我國還不是很普及,每年農民收穫完農作物以後產生的秸稈都成了農民和政府的一個麻煩。
其實細說秸稈它是農業生態系統中一種寶貴的生物質能資源,說它寶貴還要從曾經的傳統農耕生活中說起。在我兒時的農村生活記憶裡,無論任何農作物秸稈都能被很好的循環利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最後成了灰渣回到土壤裡依然能起到改善土壤肥沃土地的作用。
以前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不是很普及的時候,農戶家家養牛耕地,每年農民都要儲存大部分的水稻秸稈供牛作為越冬草料。同時水稻和小麥秸稈還是茅草房最主要的建築材料,油菜、玉米、豆類等所有的秸稈也是土灶最好的柴火燃料。
還記得在冬天的時候農民會縫一個大帆布袋子把曬乾的稻草秸稈裝進去墊在床上取暖,由於秸稈的良好透氣性和保暖效果,現在的席夢思和電熱毯還真沒法和其相比。這種秸稈床墊在有些地方的民宿裡還依然存在,在這裡也建議現在的人們有機會去體驗一下。
因為秸稈在自然環境裡經過一段時間的風吹日曬會慢慢的風化,風化後的秸稈在人們生活的中實際利用已經走到了盡頭,所以秸稈的最終歸宿就是回到自然界土壤裡。而此時秸稈對土壤的肥料功效正是最佳的時候,無論是茅草房上扒下來的分化秸稈、還是家畜吃下的秸稈排出糞便或者土灶中燃燒的秸稈灰,把它們施到農田裡既能起到肥沃土壤還能起到殺菌的作用。所以說秸稈自土壤中生長出來到最後迴歸到土壤裡,它都發揮著自身能為人類的生活和自然界帶來的最大貢獻。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也改變了,高樓大廈洋房別墅取代了茅草房,機械化農業替代傳統的家畜耕種模式。秸稈已經不在被人們利用在生活的各個領域裡,成了隨處丟棄的雞肋。但從今天的經濟科學的利用角度來說,秸稈依然有其服務於人類生活的巨大價值,比如粉碎堆砌反應成有機肥供農業使用、生產各種食用菌的原材料、應用到一些工業材料的加工當中去等等。這一切都需要政府、老百姓能正確的認識和使用秸稈;需要這方面的人才和技術,更需要一定的社會資金源源不斷的投入進去。
最後希望人們能通過現代的科學技術把秸稈的價值最大化的利用起來繼續服務於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