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深處的教書人——楊建雲

在彩雲之南、紅河岸邊、連綿起伏的哀牢山深處,有這麼一位教書人,為了家鄉的教育事業,30年如一日,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將一批批的莘莘學子送出大山,在哀牢山這片純淨的彩雲深處編織著教育的藍天。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勞動模範——元陽一中先進教師楊建雲。

彩雲深處的教書人——楊建雲


走進元陽一中教學樓,記者看到,楊建雲正在給學生們上課,今年53歲的他,正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給學生們講解課文,據介紹,楊建雲1989年蒙自師專英語系畢業,同年7月分配到元陽一中任教。

回到邊疆後,先任初中英語教師,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後任高中英語教師,為莘莘學子“傳道、授業、解惑”。他以系統的理論知識、紮實的教學功底、嚴謹的教學態度,靈活的教學方法,深受學生們喜愛,教育教學成績突出,多次獲“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優秀教師”獎。

“當時是因為教學成績比較突出,有部分領導找我叫我改行。改到鄉鎮,有的也是叫我調到蒙自。蒙自,當時是叫我調蒙自一中,我一直都不想去了。”楊建雲說。

一邊是內地縣市更優越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一邊是家鄉相對落後的教學環境。他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留在家鄉,積極探索邊疆民族地區英語素質教育的規律。他先後教過8屆高中畢業班,每一屆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得到大家的一致的好評。

“他可以說是我們元陽一中比較資深的一個英語老師。從教學上來看,成績都是很好。”元陽一中老師白爽說。“每天早上都很早。除了自己班的英語以外,還督促其他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元陽一中老師王陽說。

在他辛勤培育的學生中,有8位學生獲得“紅煙桃李獎”。他也先後擔任教研組長、年級主任、教科處主任、校辦主任,現任副校長。

楊建雲告訴記者,目前他分管學校的後勤工作,負責教務處和資助中心工作。

他擔任副校長後,堅持在教學第一線,有好幾年每週課時達十八節。帶高三畢業班,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努力做到管理和教學兩不誤。他帶的特長班由於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他打破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教學陳規,把大量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問題學生提,疑難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基礎不太好的學生也越來越愛上學習英語。

學生楊秀寧告訴記者。“他對我們很負責任。以前的我,不愛記單詞,學習很差,才考10多分。但是他教了以後,英語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從一開始不太願意學英語這一門課的一個學生,自從聽他的課之後,慢慢的去記筆記還有認真聽課。”學生李勁衝說。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楊老師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學生、家長、社會各界和上級部門的認可和嘉獎。1996年榮獲“元陽縣優秀教師” ;1998年榮獲“元陽縣優秀班主任”;

2009年榮獲“紅河州優秀教師”;2014年榮獲“元陽縣優秀教育工作者”;2015年榮獲“紅煙園丁獎”。但在成績面前,他始終牢記當初選擇教育行業的初心和使命,默默奉獻。

“作為老師,要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做一個好老師,業務知識要強,對學生熱愛。”樸實的楊建雲有感而發。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十一年的教師生涯裡,楊建雲老師以校為家,全身心地投入到邊疆民族教育事業。他滿腔熱忱,以振興邊疆教育為己任,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學生,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