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高炉项目经理部,萍钢冶力

450高炉建设项目工期为一年,包括土建、机电安装与砖窑工程三部分。工程由项目经理部发包,由专业施工单位分别承包上述各分项工程,并相应成立了各自的工程项目管理部。

450高炉项目经理部,萍钢冶力

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吴经理,四十岁左右,留着平头,戴副金边眼镜,电气工程专业毕业,本专业知识扎实过硬。用云南话讲叫板扎,听同事们说他会修电脑。

作为项目经理,他会做工程全方面的指导。由于缺少土建方面的管理人员,公司引进了我这个大学生。在我来之前,是他兼带管理。他对下属项目管理部通融之余,不忘旁敲侧击,严格要求工期进度。吴经理是性情中人,爱结交朋友。他说话温文可亲,待我厚爱有加,曾送我一个台电牌U盘。

酒场上,他不论尊卑,一视同仁。下属项目管理部的人爱开他玩笑,他也准是打马虎眼,数落起对方来。吴经理爱护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每次喝酒都要有言在先,可别欺负他年轻哦,总是把酒揽着自己喝。好几次我看他喝得面红耳赤,只差哈巴点地了。我不胜酒力想代他喝,终是忍住了这种冲动。项目经理还是不好当啊!

周工,曾在河北承德当过兵,退伍转业后来到冶力,年轻时曾给几位领导开过车。他高挑个头,眉宇间不乏清秀,只是人到中年,头发脱了不少,还是常常会拿起小镜子梳理两下。

他爱和小姑娘打趣。那天我刚来报到,是他接站的。随后,他领着我去HUILIAN超市买棉被四件套。在超市床上用品大卖场里,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手脚麻利地递送着我们想要的东西。

“要多大的被子?”

“年轻小伙子盖的,你说多大呢,难不成是和你一起睡的啊。”

那姑娘羞答答地低下了头,旋儿即转身又去接着忙和了。

“一共多少钱?”

“四百二十块。”

“小姑娘,能便宜些吗?我们前一阵子还在你这买过的。”

“我知道,已经便宜了。”

“再便宜些嘛,我们都很熟了啊。”

“呵呵,好吧。”

周工胳膊斜撑着棉被,弓着腰,面朝着那位姑娘,一直睁着眼,好像看不够似的,左右脚一前一后的摆着。站在他身后的我此时已有些含不住笑了。

杨工为人做事严谨。我向来话语不多,和他的谈话就更少了。听烧饭的杨师傅说,拜师傅就要拜像他那样的。他平时生活讲究,穿着整洁。

“这儿空气不好,我们每天都吸进不少煤灰,以后多做些紫菜汤,这对身体好。”

一次饭桌上,他提到多吃些紫菜时,大家无不点头称是。

喝茶、喝好茶,在这儿已是一项共识。若逢谁有了好茶,就会招呼着大家一起喝。忙碌之余,大家还是不忘泡杯茶,坐在办公室里说说家常,真是有了些家的味道。

杨师傅,四十来岁,虽是徐娘半老,可颜容间还是会透露出昔日的娇美。现已是有了些许皱纹,时不时会哀叹。她是本地人,家就在这个小区。厨艺虽比不上大师,却也能将比小仙吧!

我喜欢她烧的菜。红烧肉鲜嫩可口、油而不腻,准是叫人含口水。我是没含住的那类——好吃。莴笋削得薄而又齐整,入口柔而爽,微带些劲道。瞧着饭桌上的菜,拼的是琳琅满目,杯盘交错。我喜欢这样的时刻,下班后,大家坐在一起。张师傅发言说些感谢的话语,陆经理应和着。

杨师傅人品如做菜的功夫——地道,对我这个离家的孩子总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有一次,饭桌上大家正喝着酒。

“吴经理,我敬你。”

就这样,我一个个都敬过酒了,心想这下我可就高枕无忧了。突然桌对面张师傅这时起身了,端起了酒杯。这要和谁喝呢?不会是我吧,啊!真是我。

“来,小江,咱俩干一杯。”

说完就干了整整一杯。

“您坐,您坐”

我不胜酒力,此时感觉汹(胸)涌不支了。我这下抿了一小杯酒。

“你要干完啊,不干完我就不坐下了,一直这样站着。”

周工、陆经理也都在旁边吆喝着。

“干完,利索些。”

“干啦,张师傅这还是头一次这样敬酒呢。”

终了我喝了一大杯,还是没喝下这整整一杯酒。

“唉,不能喝了。”

“这是我这么长时间来头一回给别人敬酒,是有很深的用意的。”他抿了一下嘴,接着说

“你是大学本科毕业的,是高级知识分子,我们企业正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你年轻,有后劲。我已经是过了退休年龄的了,仍坚持着岗位。这杯酒代表着我们老一辈对你们年轻人的寄托与期望。”

“对不起,我真不能喝”

看着我痛苦的表情,大家也开始替我解围。

“算啦,年轻人不能喝。老张,你坐下。”

这时吴经理说话了,张师傅终是坐下了。

“好了,这杯酒你没喝下,不要紧,心意到了就好。通过前一阵子的接触,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总是在埋头工作,积极主动。”

饭吃罢,我就回房间躺下了,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随手摆弄着遥控器。这时,杨师傅来了。她坐在了我的床尾,想跟我说些什么。

“不要紧的,张师傅心眼好,不会计较的。”

“要多喝酒,尤其是现在参加了工作的。在领导面前要好好表现,尤其是在酒场上。你们 冶力单位好,大家在一块像一家人,喝喝酒,放松放松一下心情。喝醉了也没关系的,上次陆经理喝醉了,是周工背他的,把脏衣服脱了,给他盖好被子,像亲兄弟一样。”

“你是怕喝醉吗?”

我在一旁听着笑着,直点着头,也怪不好意思的。

陆经理,三十出头,家事已定,事业有成,为公司的年轻干部。最近,因为家里忙着装修房子,老婆在照应,他有些顾不上,只能在工地这个家,对老婆千叮咛万嘱咐,交代清楚注意事项。另外他不忘对装修包工头加以指示,俨然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

450高炉项目经理部,萍钢冶力

在工地现场他亦是如此,工作一丝不苟,也见不得别人的马虎行事。有一次,在陆经理办公室里,他正数落着一个包工头的不是。大致意思是材料报表工作未做细,表格中有些材料项填得模棱两可。那位被他数落的人只是弯着腰、低着头,一副深沉欲改过的样子。我在旁边看了多时,此时开始替那人说了些同情的话,对陆经理言道说算了。

不说还好,这下陆经理就更急了。

“这关系到我们公司的采购,直接影响到成本啊,你说的什么话啊!”

工地现场堆场有限,加上各专业工种同时作业,难免有些混乱。这不情况来了,机电管理部的程经理打来电话了,让城建公司挪腾脚手架。

“程经理,哦,知道,一定让他们挪开,嗯,对,知道了。”

刚通话完,这边城建公司的李经理来电话了。说是要到物资仓库取灌浆料。

“什么?仓库门锁着,钥匙不在他那里?”“这事我来说,好的,一定让他们把门打开。”

每天晚上,陆经理总要按时和他老婆通话。他有个女儿,两岁多了,个子不见长高,他和家人都很着急。他经常上网查资料,搜寻儿童标准身高信息。

我和他是住在一个房间的,房间里布设有两张床、一张办公桌、一个大衣橱,还有柜子一个,柜子上摆着电视机。天天上班的,只有晚上才能自己消遣着。我们已养成了看电视的习惯。他喜欢社交、娱乐类节目,例如湖南台的《天天向上》、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曾几何时,《非诚勿扰》来了,美女佳丽云集,一字排开,有点选妃的味道,另类得说KTV包房里也是这种模式。帅哥陆续登场,过眼云烟般。看得台上台下是耳目翻新。主旋律是美好的——携子之手,白头到老。

他看了后,总是少不了要点评一下。

“这家伙不老实,滑头。”“那姑娘漂亮,生得美。”

我在旁边不时抬起头,笑了笑。

“哪个啊?嗯。”

此时,我是坐在床上,床前搁着折叠桌,桌上摊开着书本,就着笔记本认真地写着。对于电视上在播的内容,我选着了沉默。由于要礼貌相待同室友,我也不时抬起头笑笑。

我呢,迷上了戏曲,包括京剧、豫剧、黄梅戏,还有越剧等。可能是受吕同学的影响,被赤化了吧。每当我独个儿一人时,总要调到中央戏曲频道,欣赏着这哼哼唧唧味,却也乐在其中。还引得隔壁张师傅驻足门外,朝房内笑笑。那种似弥勒佛的神态,还是令人过目难忘的。我曾问过张师傅喜不喜欢京剧,他说道喜欢倒是喜欢,就是节奏慢,等不及,也就不常听了。

张师傅老来发福,身体有些臃肿,毕生工作在冶力。在办公室里,我和他正对着桌。记得我刚来报到时,他在那顶红色安全帽上,写下了工整的“江”字。论书法,他自诩向来一流。张师傅做的笔记工整,丁卯错落,还配有图形,可仿教科书了。

有一次,也许是心血来潮的缘故吧,他在白纸上写下了几组我的名字字样,让我也写上几个,然后叫住隔壁办公室机电部的小张,说是要评比谁的字写得更好些。小张说这字写得好,那是我写的。张师傅开始言道,

“嗯,小江写的是挺好的,自己的名字常常写,没有别人比你写得更好了。”

“小张评价得还是很公正的,没有让着我的意思。”

顿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又一次笑开了花。

张师傅已退休,为公司返聘人员,钢结构工人出生。他常年在外奔波,去了许多地方。吉林通钢、山东莱钢、江苏沙钢、上海宝钢等厂区,都曾有他的身影。他平日里恪尽职守,几无旷工。对待家人虽照顾不周,他还是尽心尽力地在去弥补。

张师傅用钱节省,平日里不怎么买东西,身上穿的衣服、鞋帽大多都是家人买的,最常穿的还是工作服。他有个儿子,常常夸奖到——我儿子是项目经理,去过俄罗斯;儿媳是美国政府驻上海采购处的办事人员。他们工资福利好得很!他常常说道家里有钱,住的是高档小区。

据周工讲,张师傅儿子儿媳能干,估计倒是真的。他(指张师傅)哪有什么钱啊,工人出身,都干了一辈子。前些年工资待遇不好,退休工资低,现在工资倒是涨了。他是前些年退休的,没赶上好时候,退休工资才一千五百多块钱。

每逢吃饭,张师傅总是积极的张罗着,端菜、净碗、拿筷子。每次我们上前帮忙,可都被他说阻了,“我来,你坐着,等着吃饭就是。”弄得我们这些晚辈在旁也只能是随着他,看着他一副认真的样子,肥大的身躯在小餐厅里摆弄着,虽笨拙却也不失一份可爱。

张师傅喜欢打趣,富有幽默感,可亲。他待我这样的小同志也如同朋友般聊天谈笑。也许是环境压抑、工作枯燥的缘故吧,他早已养成了苦中作乐的习惯。也常倚老卖老,说我六十六岁,你二十四岁,都大了好几轮。他爱较真,说到安庆城的由来,古称宜城,在他的解释下,竟说是曹操到此,曰“此地宜城!”。谈到淝水之战,我可是没让着这位老同志,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可不能混淆。张师傅说是三国时期发生的,而我坚称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说是在书上看到的,等我陈述出了淝水之战的来龙去脉,他这方才信服,原来他看过的三国史料书上讲了三国时魏吴在那儿发生过战争。

张师傅平时注重锻炼,每天清晨五点多就起床,梳洗后就到萍钢大厦广场那里去了。他喜欢散步、做做简单的肢体运动,晚上仍是如此,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

每当夜灯初上,萍钢大厦广场热闹不已。健美操运动准点开始了,伸伸胳膊、拍拍屁股、扭扭腿,我们大家一起来做运动,老少咸宜。电子大屏幕播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而后是江西台天气预报。升旗台处已坐满了人,尤其是老同志,看得是不亦说乎。

街道上不乏小商贩的身影,人行道上摆满了各种裙子、首饰,还有儿童玩具。不远处是大排档,扎堆经营着,瞧着老板忙碌的样子,想必生意一定红火得很,这儿有烧烤、啤酒、炒菜、面食云云。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家老字号,南昌瓦罐汤滋补身心。

广场东侧有个舞池,堪比室内剧场,一圈圈台阶错落有致。这儿的雅兴表演,令我迷恋。这儿舞曲在回荡,那儿已经是变换了节奏,舞池中的搭档们都能幻步游走,轻飘飘的,毫无紊乱状。探戈的急促,华尔兹的豪迈,这些诠释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激动不已,被眼前的一幕幕震撼着。是在这儿,湘赣边界的一个小县城里,人们能自如绽放,花儿一样。与自然交融的气息无处不在,感动久久回荡着。

虽然许多年轻人离开了,县政府、萍钢中学已迁往萍水河右岸去了,许多当地人在市区买了房,紧邻炼钢老厂区的这个县城开始有些颓废,留下来的仍在守望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