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也要“好好長大”

在《少年的你》首映那天,漫天遍野都是對於這部電影的誇獎,他們的誇獎大都著力於易烊千璽這個名字上,讓我印象最深的評價是:易烊千璽是今年電影界有力的影帝候選人之一。於是我帶著對這部電影的好奇和對易烊千璽超高的期待走進了影院。但是今天不講小北,也不講易烊千璽。

少年的你,也要“好好長大”

《少年的你》

故事的開篇,是我最喜歡也覺得是最有電影藝術感的片段之一,在一所復讀學校,馬上要征戰高考的高三學生胡小蝶跳樓自殺了。所有學生一湧而出,在以胡小蝶身體為圓心,半徑約為五米的地方圍成了一個圓,他們不敢再近一步,遠遠的看著,冷漠的做著旁觀者。只有陳念走進了半徑內,脫下自己的衣服,用自己的體溫蓋住了冰涼的身體,也蓋住了周圍人的眼光,同時這也是她遭受和結束校園暴力的開始。

胡小蝶在死前問陳念“她們一直在欺負我,你們為什麼不做點什麼?”。我想這句話一直衝擊著陳念,所以她,才會告訴警察胡小蝶自殺的原因;才會在看到小北被群毆的時候打110;才會陪從施暴者變為被施暴者的小渺回家。

少年的你,也要“好好長大”

《少年的你》

陳念是一個複雜的人。她有著強烈的願望,想要通過高考走出這個地方,同時也走出當下的生活牢籠。她像大部分高考生一樣,期待著用高考改變自己和家人的命運。

她很聰明,她之所以在學校裡不交朋友,不僅僅是因為她想要專心備考,還因為她清楚自己走出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交朋友對她來說,可以但沒必要。 她敢於反抗,同樣被魏來欺凌,同樣椅子上被灑滿了血漿,胡小蝶選擇了坐下去,選擇被別人嘲笑,而陳念選擇站在那,告訴老師。所以她最後救了自己。她脆弱又堅韌,在要債人哐哐哐敲門的時候,她把自己縮成一團藏在一個小角落裡,不敢出聲;在被魏萊三人追著欺凌的時候躲進垃圾箱裡,但她從來不會把這些告訴媽媽,她不想讓媽媽本不易的生活變的更不易。

少年的你,也要“好好長大”

《少年的你》

如果說陳念這個角色是八十分,那周冬雨的陳念就是一百分。整部電影中,有好幾場哭戲,最打動我的一場戲是陳念抱著衣服破碎的自己,在小北面前哭的像個孩子,原來陳念也只有17歲。

17歲少女的哭是不同於其他年齡的,17歲少女的哭不是像小朋友一樣哇哇大哭,也不是像走進社會的人一樣默默流淚,而是像小動物一樣吭哧吭哧的哭,讓人知道她的委屈,她的脆弱和她的堅強。

周冬雨的這場哭戲完完全全把一個17歲少女遭遇欺凌後看到可以保護她的人那種情緒演繹的淋漓盡致。我都懷疑演這場的周冬雨是不是17歲的周冬雨。

故事最後的結局是陳念陪她受欺凌的學生回家,小北依舊在後面保護她,不同的是這次小北露出了臉。說實在話,我不是很喜歡這個結局。整部影片都有一種斷裂感,這種斷裂感讓我感受到強烈的電影藝術氛圍,但這個結局瞬間讓我抽離了這種氛圍,有一種強行圓滿的感覺。

在我心裡電影最後的結局是“

人形公路上,兩輛警車相駛而去”。

最後,希望世界上多一些陳念和小北,少一些魏來和李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