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講道理是不行的

好多天不寫了,幾乎懈怠了。之前說的常更也沒有做到。實在是最近太忙。就連上個週末也沒有好好休息,都在加班。今天其實也困,剛才都躺下了。但想想還是起來了。

不講道理是不行的

為什麼要寫。一半是出於放鬆。寫作的時候,也是自己和自己聊天的過程,非常的自由,想到哪裡寫到哪裡,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束縛,比起日常起草處理的那些八股文、命題作文不要爽太多,簡直是一種精神上的spa。另一半是為了女兒。現在小孩,沒有不愛玩手機的,只有家長帶頭,才能讓他們把注意力收回來。約定好了,在家裡不看手機、不看電視。那多出來的時間,除去陪她寫作業,就是泡杯茶、看看書。看了幾頁,有點感想,記下來就是了。如果能夠帶動他也多看書,那是更好了。

不講道理是不行的

呂老先生的《中國通史》,讀的差不多了。今天看的是第四十五章《蒙古大帝國的盛衰》。

不講道理是不行的

蒙古大帝國可算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武力巔峰。呂老的說法,蒙古人崛起,“適值天幸”。我倒不敢質疑呂老的判斷,但也有些自己的看法。

不講道理是不行的

任何一個大帝國的形成,都有內外兩方面的因素。外部有適宜的條件,能夠使他順利的崛起、擴張。更關鍵的是,內部有強有力生命力,能夠充分的向外延展。蒙古大帝國的外部,並不都是殘兵弱旅,有些骨頭也不好啃。而內部,雖然時常發生內亂,但那個性質和中原王朝可能還不一樣。草原民族,迫於生存壓力,更強調強者為王,雖然也有繼承製,但如果能力弱,也意味著風險很大。能力強的會主動出來帶領大家打天下,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是草原版的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家對這種內亂的容忍度可能也比較高,打完了,除了被滅的那一支,其他人還是一家人,一致對外。這種內亂,有的時候不但不會引起衰弱,甚至還會促進強大。這就跟中原王朝不一樣。他們這麼搞,也算是靠自己的努力多一些。

不講道理是不行的

成吉思汗帶著草原騎兵,東征西討,在創造了輝煌大帝國的同時,也給各處的老百姓帶來的滅頂之災。好多年前家裡還有一本法國人寫的《草原帝國》,印象深刻的是,裡面有很多草原騎兵屠城的細節描寫,還記得有一節,寫的把南亞(?)哪兒的俘虜,塞到麻袋裡,用馬給踩平了。其實,金庸小說裡面也有描寫。只不過真實的歷史上,肯定沒有武功高強的大俠。

不講道理是不行的

在當時的人眼中來看,草原騎兵簡直是不可戰勝。打野戰,他們的騎兵靈活機動,追不上打不到,只能捱揍;守城池,他們隊伍裡好多工匠苦力,製造攻城器械現場直播,俘虜百姓打頭陣,打不得也守不住;投降吧,比輪子高的都殺光,大人都殺完了,小孩也活不下去。這遇見他們,簡直是毫無辦法,除了絕望,還是絕望。西夏人就是被他們殺光的,是真的殺光了。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花剌子模也是被他們推平的。打到歐洲的那一支,把歐洲的騎兵都殺光了。要知道,歐洲當時能當騎兵的,可都是貴族,身披重甲、手握長槍、腰懸寶劍。這樣的選手,打仗跟盛裝舞步似的,哪裡是草原騎兵的對手。以至於後來蘇聯把東線紅軍調往西線,隊伍中出現了很多亞洲面孔的時候,德國人還以為成吉思汗復活了。這心理陰影得有多大。

不講道理是不行的

可這麼強大的國家怎麼說沒就沒了呢。內亂?確實挺亂的,周邊能打的都打贏了之後,就開始自己人打著玩,這都是傳統藝能了,以前在草原上,也是經常互砍的,並不影響日後拓地千里。外憂?周邊也沒有那個國家或軍隊能挑戰草原騎兵的武力。他們可是把能打的地方都打下來了——日本要慶幸那時候沒有蒙古國海軍司令,不然萬世一系肯定保不住了。

不講道理是不行的

那怎麼捲鋪蓋跑了呢?不講道理,不按規矩來。治國是有規矩的。該搞的建設不搞,搞抓的生產不抓;上層整天互相砍,外面的就會搞隔離;錢收起來沒個數,實事倒是一件都不幹。“可謂無一善政”。那還搞啥?

不講道理是不行的

凡事總得講個道理,說話、辦事都要按照規矩來。你不能胡來。尤其是不能因為胳膊粗、嗓門大就可以顛倒黑白、指鹿為馬、胡作非為。你要知道,你能長的如此強壯,是因為當年有人比你還要混蛋,而且你又非常努力。並不是你天生麗質、就該人見人愛。讓人怕你很簡單,舉起屠刀就可以。讓人敬你就很難了,你得跟大家溝通,加深感情,有時還得為大家做點事,給大家解決點實際困難,禍事臨頭的時候,你還得擋在前面。即便這樣,也得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這麼複雜是不是?是的,但既然定下了當老大的決心,就該承擔這艱鉅的責任。這就是天理,是每個想當老大的人都必須遵守的天理。否則就要遭到報應。成吉思汗的後代們做的不好,相較而言,努爾哈赤的後代就要強得多。


例行求關注VX:一說一樂。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