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道理是不行的

好多天不写了,几乎懈怠了。之前说的常更也没有做到。实在是最近太忙。就连上个周末也没有好好休息,都在加班。今天其实也困,刚才都躺下了。但想想还是起来了。

不讲道理是不行的

为什么要写。一半是出于放松。写作的时候,也是自己和自己聊天的过程,非常的自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比起日常起草处理的那些八股文、命题作文不要爽太多,简直是一种精神上的spa。另一半是为了女儿。现在小孩,没有不爱玩手机的,只有家长带头,才能让他们把注意力收回来。约定好了,在家里不看手机、不看电视。那多出来的时间,除去陪她写作业,就是泡杯茶、看看书。看了几页,有点感想,记下来就是了。如果能够带动他也多看书,那是更好了。

不讲道理是不行的

吕老先生的《中国通史》,读的差不多了。今天看的是第四十五章《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不讲道理是不行的

蒙古大帝国可算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武力巅峰。吕老的说法,蒙古人崛起,“适值天幸”。我倒不敢质疑吕老的判断,但也有些自己的看法。

不讲道理是不行的

任何一个大帝国的形成,都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外部有适宜的条件,能够使他顺利的崛起、扩张。更关键的是,内部有强有力生命力,能够充分的向外延展。蒙古大帝国的外部,并不都是残兵弱旅,有些骨头也不好啃。而内部,虽然时常发生内乱,但那个性质和中原王朝可能还不一样。草原民族,迫于生存压力,更强调强者为王,虽然也有继承制,但如果能力弱,也意味着风险很大。能力强的会主动出来带领大家打天下,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是草原版的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家对这种内乱的容忍度可能也比较高,打完了,除了被灭的那一支,其他人还是一家人,一致对外。这种内乱,有的时候不但不会引起衰弱,甚至还会促进强大。这就跟中原王朝不一样。他们这么搞,也算是靠自己的努力多一些。

不讲道理是不行的

成吉思汗带着草原骑兵,东征西讨,在创造了辉煌大帝国的同时,也给各处的老百姓带来的灭顶之灾。好多年前家里还有一本法国人写的《草原帝国》,印象深刻的是,里面有很多草原骑兵屠城的细节描写,还记得有一节,写的把南亚(?)哪儿的俘虏,塞到麻袋里,用马给踩平了。其实,金庸小说里面也有描写。只不过真实的历史上,肯定没有武功高强的大侠。

不讲道理是不行的

在当时的人眼中来看,草原骑兵简直是不可战胜。打野战,他们的骑兵灵活机动,追不上打不到,只能挨揍;守城池,他们队伍里好多工匠苦力,制造攻城器械现场直播,俘虏百姓打头阵,打不得也守不住;投降吧,比轮子高的都杀光,大人都杀完了,小孩也活不下去。这遇见他们,简直是毫无办法,除了绝望,还是绝望。西夏人就是被他们杀光的,是真的杀光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花剌子模也是被他们推平的。打到欧洲的那一支,把欧洲的骑兵都杀光了。要知道,欧洲当时能当骑兵的,可都是贵族,身披重甲、手握长枪、腰悬宝剑。这样的选手,打仗跟盛装舞步似的,哪里是草原骑兵的对手。以至于后来苏联把东线红军调往西线,队伍中出现了很多亚洲面孔的时候,德国人还以为成吉思汗复活了。这心理阴影得有多大。

不讲道理是不行的

可这么强大的国家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内乱?确实挺乱的,周边能打的都打赢了之后,就开始自己人打着玩,这都是传统艺能了,以前在草原上,也是经常互砍的,并不影响日后拓地千里。外忧?周边也没有那个国家或军队能挑战草原骑兵的武力。他们可是把能打的地方都打下来了——日本要庆幸那时候没有蒙古国海军司令,不然万世一系肯定保不住了。

不讲道理是不行的

那怎么卷铺盖跑了呢?不讲道理,不按规矩来。治国是有规矩的。该搞的建设不搞,搞抓的生产不抓;上层整天互相砍,外面的就会搞隔离;钱收起来没个数,实事倒是一件都不干。“可谓无一善政”。那还搞啥?

不讲道理是不行的

凡事总得讲个道理,说话、办事都要按照规矩来。你不能胡来。尤其是不能因为胳膊粗、嗓门大就可以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胡作非为。你要知道,你能长的如此强壮,是因为当年有人比你还要混蛋,而且你又非常努力。并不是你天生丽质、就该人见人爱。让人怕你很简单,举起屠刀就可以。让人敬你就很难了,你得跟大家沟通,加深感情,有时还得为大家做点事,给大家解决点实际困难,祸事临头的时候,你还得挡在前面。即便这样,也得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这么复杂是不是?是的,但既然定下了当老大的决心,就该承担这艰巨的责任。这就是天理,是每个想当老大的人都必须遵守的天理。否则就要遭到报应。成吉思汗的后代们做的不好,相较而言,努尔哈赤的后代就要强得多。


例行求关注VX:一说一乐。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