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何必較真

孔夫子:何必較真

今天聽到顏回輸冠的故事:顏回有一次去集市,聽到賣布者和買布者爭論的不可開交,賣布的人說三八二十四,你應該給我二十四文錢,買者說三八二十三,我只能給你二十三文錢。顏回馬上過去對買布的人說,老哥,三八是二十四不是二十三,賣布者說的對。買布的人很生氣:你是誰,你有什麼資格評論我們的事,我又為什麼要相信你的話呢?顏回很憋屈,問道:那誰說你才信呢?買布者說,要說我敬重的人,非孔丘莫屬,我只信他的話。遇上個二愣子,顏回很無奈,就說:那走吧,咱們找夫子評評理,要是我錯了,我把我的帽子給你,要是你錯了,怎麼辦?買布者氣呼呼的說,我錯了把腦袋給你。


孔夫子:何必較真

於是二人來見孔子,孔子很詳細的詢問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沉思了片刻,對顏回說:顏回呀,是你算錯了,把帽子給了人家吧。買布者一聽很高興,搶過顏回的帽子揚長而去,顏回從來沒有頂撞過老師,雖然很不情願,但也沒有辦法,只好認栽。他想:老師這是老糊塗了,跟他還能學到什麼呢,於是決定請假回家另謀出路。孔子看透了顏回的想法,但卻沒有點破,只是在顏回臨走時囑咐了兩句話:“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

孔夫子:何必較真

路上遇到傾盆大雨,顏回看到空曠的野外只有一顆大樹可以躲雨,於是就到了樹下避雨,可他忽然想到老師臨行時告誡的話,

“千年古樹莫存身”,半信不疑的冒雨繼續趕路,剛走了不遠聽到後面巨大的雷聲,回頭一看雷電把樹劈成了兩截,心想還好聽了老師的告誡。回到家已是晚上,顏回怕打擾家人就沒有敲門,用劍挑開門栓進了屋,家裡頭很暗,他發現自己床上睡著兩個人,怒從心頭起,拔劍就要刺,忽然他又想到老師的另外一句話,“殺人不明勿動手”,於是他將燈點著,藉著微弱的燈光,他看到床上熟睡的是妻子和自己的妹妹,心裡一陣後怕,馬上退出來,連夜回到老師家。

孔夫子:何必較真

見到孔子,顏回倒頭就拜,並將遇到的事做了簡要彙報,顏回後悔的說:要不是老師,我將會鑄成大錯,請問老師您怎麼知道我會遇到的事情呢?孔子說,你走的時候天氣馬上就要有雷雨,因此我囑咐你,“千年古樹莫存身”;我知道你是帶著氣走的,又隨身佩劍,怕你遇事不冷靜闖出禍來,所以叮囑你:“殺人不明勿動手”。孔子又說:我知道帽子的事你很生氣,可是你想一想,我說你錯了,你只是輸掉了帽子而已,如果我說他錯了,他就會輸掉一條命呀,你說我又能怎麼辦呢?顏回聽了恍然大悟,從此至死也沒有再離開過老師。

孔夫子:何必較真

這個故事裡,顏回較真了,而孔子沒有較真,結果是前者使得爭執,後者使得和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人,在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上,非要和你理論個誰對誰錯、誰高誰低,我們也不妨學學孔子的處世之道:不必較真。不是原則性的事情,對錯真的沒有那麼重要,笑笑即可,因為面對面的兩個人往往不在一個素養層面上。

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