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在秀丽的五峰山之下,有一个美丽的村庄,那就是有着银子洞之美称的行政村——钟家村,传说该村有一个钟氏贵人,家资巨万,因积存在家银子太多,于是用竹垫来晒发霉的银子,这个小小的村子就因之闻名。

名门之后,生活于斯的钟家村人,自古行善积德,和睦乡邻,传扬美德,形成纯朴之民风,彰显善良之高行,村因民风好,俗因人共尊。该村中有一个名叫钟池周的古稀老人,因乐善好施,行医仗义,素有古道热肠,乐为正义张扬,远近闻名遐迩,懿德流芳赞赏。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一、以孝传家,用榜样影响行动

说到中国的孝义之道,我们的宗旨本就是以孝传家,以德服人,强大之国,因承数千年的孝义,用特别的凝聚力打败了别有用心者的阴谋,凭一己之力自信地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池翁作为地方的贤达之士,其孝可嘉,其心可鉴,其行可效,其德高扬,无不令人敬佩。池翁者,系新中国同龄人也,原挑于伯父钟公启元大人门下,启元公先后育有四女,无子,神元公育有四子一女,故将第二子过继其下,俗语云:人怕过房,笋怕过墙,这自是对于人生命运之误解,世事风云之难料。若人甘于平庸,人生钟摆不知会停顿在哪个位置,若能乘帆远航,扼住命运的咽喉,必会开创另一片令人瞩目的广阔天地。池翁的人生转轨从进入新家庭里就开始开挂,命运在岁月的沧桑中发生改变,家业在艰辛的耕耘里兴盛,他用自己的努力,与做人的底气,开创了钟家洞村家庭振兴之路的新辉煌。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以德治国,以孝传家,自古乃中华传统之美德。孝德相邻,孝为首义,池翁之孝,在当地传扬。不彰表家势,只钦佩他的为人,这才是人生最好的财富。其孝父敬母,远近闻名,真是有目共睹,外出务工之所获,不管怎样卑微细小,心中所想必总留着先孝敬父母,让老人咀嚼生活中的美好,乐享天伦,在本地可说是有口皆碑。孝不止于父母,岳父家族也称得上是五角村的大家族,育有一子数女,不知何故,后来存世的岳父不愿呆在儿子家养老,行动不便的岳父流徙在几个女儿女婿家安度晚年之时,但其心中流露出想在子婿池翁家长驻的愿望,可能是想到作为子婿的池翁处事细微,对他呵护备致,子婿之间从未产生过隔阂,这可能也是老人首选的陪伴晚年的人选吧。老人晚年身体欠佳之时,作为女婿的池翁总是照顾得比自己的父亲还要周全,为他洗澡,换洗失禁弄脏的衣衫,甚至端茶喂饭,做出了令人感动惊叹的举止,一度成为远近仿效的典范。人老之言也善,岳父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最终也是在女婿家度过了最舒心畅快的晚年。每每回想经历的过往,池翁总是唏嘘不已。毕竟他作为子婿,曾经尽职尽责,任劳任怨,承担起全部的照料工作,吃喝拉撒,从未让老人感受到生活的遗憾,他用自己朴实的行为,做出了最令人感到温馨的孝顺。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记得有年年终岳父家缺少取暖之柴时,作为堂堂五尺男儿,池翁放下手头事务,又费尽蛮力去山上砍来几担柴木,保他家平安过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用自己的言行,朴素的情感,展现了一个乡野普通人最低处的高贵。直到老人安享幸福晚年,没有带着任何遗憾走完最温馨的晚年,这也成为远近传扬的佳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池翁对待父母的孝道精神,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影响着山村所有人的心境,打造了民风淳朴的底色。你对父母怎么样,以后子女也会对你怎么样,这是中华的优秀传承。正如他的门口所书“幸福之家”所彰显的涵义,他用自己的行为替子孙后代作了表率,现在不管在外打拼的孩子,如何富裕,地位多高,这种孝义之道,已经成为一种最好的传家之宝。居家创业,勤俭兴家,这种以孝为宗的凝聚力,是突破任何阻碍最有号召的精神支柱。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二、以善行世,用真心赢得真心

池翁育有二子四女,个个成家立业,并且都事业有成,大女儿子衣,因裹子衣而出生,人们说此女出生主带贵气,后觅得岳阳武警消防支队警官李楚南为佳婿,虽然生活给予他们的是艰辛,但生活总是事在人为,毕竟农村的孩子都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只要有一颗征服的奋进之心,踏平坎坷成大道,这是历史教会我们的真理。郎才女貌才子佳人故事惊人相似的在他们身上开演。历尽艰难成一世之佳偶,两人夫唱妇随,经数十年之打拼,组建了一家国家级景顺建筑工程公司,个人资产早已实现过亿,在日积月累的打拼中成功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小女儿足衣,得嫁平江小食品之王、面筋食品销冠之李小鹏,他们开创的品牌平江面筋食品已是全国闻名之品牌,是平江小食品中的一张霸道的王牌,业务涉及全国多个省份,带领一大帮人致富,现资产都是过亿的大富豪。两个儿子都是傲立于平江小有名气的小老板,年刚不惑的小儿钟食傲,作为警安消防公司的老总,占据了平江消防业务领域的半壁江山,显示了超强对外经营的业务能力,他的事业涉足平江县城及南江、长寿、伍市等多个乡镇,他的抱负就是在努力的拼搏中,慢慢将事业做大做强。其余的子女也个个不俗,不是小老板,就是极有地位能量的大拿,每每看到如此成器的子女,池翁心里是千分满意,万个称心。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其实一个家族的成功,离不开作为长辈的支持与榜样示范,用自己不怕吃苦的精神作支柱,用坚韧成就他们打拼赚取人生第一桶金的长远目光。其先子女们创业,虽然自家并不富裕,上有双老,下有六个子女,当家怕五口这已是警示的提醒,可见维持一个家的艰难,但池翁却以乐观的精神,带领大家闯过了千难万险,终于迎来了人生好转的曙光。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早年,大女儿家生意不太顺,遭遇创业时最大的瓶颈,作为岳父,池翁没有退缩,自觉自愿为他们哺养子女,长年在外打拼的大女儿一家,没赚到营家之资,真的是连生活都难以为继,面临家徒四壁之困境。池翁想都没想,就将自己仅有的口粮送给处于困苦中的女婿全家,上帝关闭一扇门之后,真的又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亲情所带给他们的温馨。池翁做完这些之后,才又另想办法解决自己的困境,心中装着他人,凡事不顾自家的艰难,这是一种怎样的豁达与宽容。每一个子女不管面临任何艰险,都在父母处能享受到继续奋进的动力,从而让他们在处于人生低潮时快速走出困境,成就现在令人羡慕的成功。

羊有跪乳之恩,鹰有反哺之义。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不但对于父母有报恩之举,对于子女有养育扶持之义,子女们虽然手里有了余钱,也知道扶危济困,用爱回报社会,本次牵动全国的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各个子女都表现了极大的爱心,大女婿李楚南钟子衣夫妇一家,在第一时间就捐款10万元现金,还有无数的抗疫物资,支援抗疫前线,后续还多次追加爱心钱物,将款款爱心回报社会,展现一个有责任有担当企业家的博大胸怀。他们有大爱情怀,并不仅仅表现在今年的疫情时期,而是数十年如一日,从未中断。在平江县梅仙镇的下白村,人们总会经常念到一个给他们送温暖的名字,那就是李楚南,这儿是生他养育过李楚南的家乡,他致富不忘乡邻,除了帮助本村人扶危济困,带领他们致富之外,特别是每到逢年过节,他都会对本村及老家附近年满六十的老人每人送去米油等生活用品外,每人总少不了500元的慰问金,让他们感受到爱心的温暖,如此拳拳爱心,温暖了这一方可爱的天地,用德播送仁义,彰显新时代的良好风尚。好的行为带出了有爱心的后代,他的几个子女,虽然事业都有所成,家境都比较好,丝毫没有为富不仁这些俗套的陋习,却处处表现出如上那种热心公益,大爱天下的情怀。小儿子钟食傲出道比较晚,但他在自己凭努力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并且在平江创建了自己的警安消防公司,几年的运作,已颇具规模,不但安排了家乡无数外出人员的工作,还多次拿出善款来资助家乡建设,救济扶助他人,特别是在教育事业上,先后为长寿、木金及昌江等中小学捐款30余万元,配置消防器材折合资金20多万元,他的善举多次获得爱心大使的荣誉,用自己绵薄之力,撑起薄弱学校教育的一片蓝天,他说过:人生不在于得到多少,而在于付出多少,只要能力足够,继续回报社会的初衷永远不会更改!我们期待有更多这样的企业人士,成为有担当的爱心大使。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有德之人,必有余庆。池翁常说:“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钱要用在有用之处”。他认为“人不分贵贱,只有自己有的,他都会用心去善待”。就是卑微的小贩、讨饭的人,他也会热心的留他们吃饭,他认为他们也是一世人,从未有过厌恶看不起他们的眼光,让这些人感受一丝人世间的尊严与温暖的关怀。他用自己的言行激励着子女,同时也给乡邻带来了缕缕温馨之风,如此乡风民俗熏染,使得本地民风纯朴,善德涌流,生生不息,已成睦邻友善的先声。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池翁最大的善,就在于自己的真诚助人。当别人有难,他总有着一种愿意为他人赴汤蹈火两肋插刀的豪爽。从他用特殊方法治病救人的事迹中可见一斑。

当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烦恼与揪心之事,他们总会寻找精神的依托,如信奉宗教之风,曾经在广阔的农村乡野,成为解决心灵迷途最好的安慰,因此四村八野的寺庙建筑,不管任务多艰,都在近期得到最好的修葺,村组屋堂敬福祈福,忧喜二事储备场所,乡村旅游,心灵景观,这项善事的巩固与维护,确实需要强大资金与艰辛作依托,凡是家里有的钱物,一旦需要,他都会慷慨拿出,池翁知道公益事业的拓展与完善,需要多方筹措资金,加上自己贴付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为当地老百姓做出了许多有如登天之难的大事,粗略统计了一下,近年为恢复和修缮的各类寺庙景观,共计投入数百万元之巨,好多时候资金短缺无以为继时,他就让自己的子女挤资金援助,总会将事情办到令大家满意的程度。由于他的虔诚付出,乡风民俗得到了改观,精神面貌也产生了巨变,此举不但丰富了乡邻的精神生活,也大大增强了乡民的凝聚力。大善之家,福报总会来临,家族的兴盛,各项事业的顺利,家人的平安,一切的安好,或许是上天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三、以医济世,用仁德摆度他人

人生在世,人们往往非常相信命运的演绎,一缘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这也是一个人立世需要顾及的几个环节,我们不迷信,但也还是相信古俚俗语存在些辩证的科学性。

说到池翁的故事,我们也不知他是否凭借着这四个要素,成全了家族的兴旺与阀阅。纵观他的一生,是极富内涵之人。其实池翁之家能成为远近闻名,德馨远播,关键在于他的医者仁心,作为有点医术的当地能人,他用自己神医妙手拯救了无数个家庭。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湘西是一个令人感到神秘充满传奇的地方,其中的苗医因其神秘,可能让人感觉到虚无般的不真实,但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却让人走不出精神的困惑,滋生对神秘的膜拜。池翁在世人的眼里也是充满神奇的人物,他的好多神奇医技,真是让人无法解释,但却又真实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他凭借自己一份热心,治好了许多离奇古怪的疑难之症,成全了无数个残缺的家庭,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中坪村有个名叫许古的,具体姓名我没有去考究,因此不太清楚,但事情却是我从小就知道的真实,他的妻子多年患有癫痫,平静时是一个沉静标致的成年女性,我们都叫她慈大嫂,一旦发作逢人乱说,还暴力伤人,好多举动都超出让人忍受的范围。池翁与我爷爷多次实地研究,考察房屋地向,调研屋场风水摆局,巫医相扶,硬是用特别的方法驱除了困扰他们多年的怪病。将自己多年练就的挼皮接骨,风水堪舆等本领,运用自己的才能,从而治好无数个疑难杂症,妙手回春之术从此远扬。南江还有一个叫做徐某民的小伙子,有间歇性躁动症,发作时用罗绳捆缚,力大无穷时几人也制服不了,池翁凭借一碗水,将阴霾的房屋进行处理,从内心排解患者的问题,还从风水学的角度,将屋向进行加持平衡补偿,外加灵丹妙药,对症下药,很快就治愈了他的怪病,现在已是家成业就,生男育女,身体康健,让本就万分失望的家庭重新开枝散叶,成为当地传颂的美谈,至今他家还是将池翁当作每年必来探望的恩人。本村松毛冲本族亲属翰大公之第二个女儿,长时发疯癫之疫,发作时口吐白沫,见什么就吃什么,更夹大小便失禁,持续多年,家人已对她进放弃了治疗,毕竟当地遍请能人医者,都无人敢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后来池翁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他说自己能治好。他知道此人是心性郁结,遭遇不干净东西的惊吓,需要从最根本的疾病源头着手,慢慢转化,才能产生功效。通过池翁精心的疗治,一年之后此病终于痊愈,现在这对夫妇已七十多岁,古稀之年仍然康健,每每村头巷尾见到他们,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治好了这么多的怪病,池翁从不收受什么金钱财物,要是患者硬要感谢,再三推托不了,他就会善意的劝说,要谢谢,就为孤寡老人多送点油米柴盐,让他们平安度过寒冬,或是为寺庙添点香烛,表达虔敬之心即可,他自己对于得失的看法,真是云淡风清,异常平静。

爱有千种,但大爱无疆。池翁用自己高洁之品行,树起了一村良好的民情风范。事有大小,不拘小节,全在于如何经营平凡人生,他用充满魔术般的如缘巨手,给世人展现了一段华丽的人生。

【人物志】仁孝传家,善德远扬——南江钟家洞村钟池周先生散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