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小白,如何通过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练笔,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它是写作新手绕不过去的一个过程。

现在,许多自媒体平台付费专栏写作课反复强调“自媒体写作不需要文笔,能直白简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就行了”。

直白、简洁、说清楚,看似简单,不经过刻意练习根本做不到。

练笔,练什么?

练习自己对常用字、词的组合能力,也就是常说的手感,这是写作的基本功。

练习表达能力,就是我手写我心。

通过练笔,学会思考。

写文章不是打字,你心里没有想好,你就说不清楚,说不清楚就写不出来。

零基础小白,如何通过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对于还没有跨出写作第一步的人,大多想的是:我还没准备好,等我准备好了再写。

许多人觉得写作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要反复酝酿。

事实证明,永远没有准备好的时候。

因此,立即写,才是最明智的办法。

我有一个学员,她说她上学的时候最怕写作文。

每逢写作文,她就像挤牙膏,一个字一个字往外挤。

我在微信上问她相关的情况,她回答快速,语言生动有趣。

最后我告诉她:

其实你是写文章的高手!你可以把刚才咱们俩的聊天记录复制下来,把我的提问删除,略加整理看一看,是不是一篇很不错的文章?

这个学员照做了,并把那篇文章发在自己微头条。

几天之后,她高兴地告诉我,她的文章被许多人点赞,阅读了几百次。

她说,原来写文章这么简单啊。

写文章就是写话。这是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话,极简单明了的道理,但是没有人能够相信和运用。

叶圣陶先生提醒我们:写文章就是把嘴巴上的劳动转移到手上,是"心口统一"的快乐合作。

对于下笔犹豫、眼高手低的学员,我的绝招就是让他们用写字跟别人交流。

所有的表达和交流都必须用文字进行,效果神奇。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自然不错,却有些片面。

因为它过分强化了眼睛和大脑的合作,忽视了手指和大脑的合作。

更没有进行必要的写作训练。

读得越多发现差距越大,本来挺有信心的,越读越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写作的料。

这时候怎么办?要写!

一定要让自己的手指头运动起来!

把自己所见所闻和心里的想法、感受写下来。

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奇妙的手感。

手感好了,下笔就真的如有神助了。

用进废退,人身上的所有器官都遵循这个原则。

写作是本能。

手指用起来,每个关节肌肉神经都行动起来,渐渐的就能够心手一致。

然后可以游刃有余。写出有深度和温度的句子。

正如契诃夫那句话:写,只有写,你才会写。

零基础小白,如何通过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从写作小白到大神,一般要经历这样三个阶段:

●日记式流水账

写什么呢?写自己的故事,写身边发生的事。

我觉得对于新手,记流水账就是一个好办法。

把每天经历的事,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拣稍微有意思的写下来。

不管技巧,不管章法,不论文体,先写下来。

有什么写什么,写的好与不好不重要,尽量从细微处写起。

你首先要养成一个不断组织语言的习惯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比如:你今天遇见一件什么事,你就把这件事写下来。

如果实在不知道写什么,这个时候立即拿起一本书,或者观看一部电影,然后写读后感或者观影感受。

甚至找个朋友聊聊天,素材就来了。

你每一天的记录,都会将你的生活生命引向生命的更深处。

●模仿别人

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模仿是人类的天性 。

模仿是自创的必由之路。

人类的发展文明很多就是模仿飞禽走兽:模仿蜘蛛学会了织布,模仿燕子学会了造房子,模仿黄莺学会了唱歌,模仿鸟和蜻蜓学会了制造飞机......

先去看别人的样文,然后照葫芦画瓢。

比如感觉自己语句怎么都写不通畅,这时候就去看别人怎么处理语序的。

写文章是依靠自己的想法获得别人的认同乃至生存的工作。

进行全新的创作是一个挑战。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

就好比书法临帖、绘画临摹一样,写作上模仿也是一条最直接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只要模仿得当,从范文中学习规范的语言和正确的写作方法,可以尽快提高写作能力。

绝对不要照搬别人的文字,进行复制粘贴。

可以把别人的观点换成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其实这也算是写作的一种方法。

在没有能力创新之前,进行模仿。

就像没有学会走路之前,我们借助于外界的力量,扶着墙,慢慢学会爬行的过程一样。

从一篇文章耗上整整一天的时间,后来半天,后来三小时,一小时......

这样死磕几个月,终于可以慢慢进行“直立行走”。

●走出“舒适区”

刚开始,不要一口想吃个胖子。

有的人急于求成,大部分理论书买一堆,没日没夜啃。给自己规定日更两千字。

不到半个月,觉得很痛苦,坚持不下去了。干脆放弃了。

这就叫:欲速则不达

每个人都喜欢待在舒适圈里面。

只要一踏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就会感觉不舒服不自在,感觉遇到的都是困难。

英国政府行为观察小组核心成员欧文.瑟维斯和罗里.加拉格尔的《小逻辑》这本书中,有一个有效做事的方法:从小处着手,实现大目标。

具体做法是:将目标拆分成一个一个待办事项,再一项一项完成。

依据书中方法制定一个写作的微小目标:每天写50个字;确定一个主题,围绕它,每天练笔5分钟。

将写作这个行为养成每日必做的习惯。

写作不难,但难就难在每天写作。

任何事情,只要加上“每日必做”这4个字,就会变得很难很难。

按照21天习惯养成法,每天进步一点点。

一个月、半年、一年……坚持下来,就会养成写作的好习惯,形成了肌肉记忆。

一天不写点什么就感觉缺少了什么。

我的经验是每天晚上睡觉时,利用手机自带的便签功能,写好明天的写作清单。

计划要根据次日的作息来制定,而且要明确到每个时间段里。

这样,在该时间段里,目标非常明确,不会找借口拖延。

注意:制定计划时,一定要把自己当人看,别当敌人或是仇人。

劳逸结合,你比想象中自律的多。

零基础小白,如何通过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总是自写自话,得不到外界反馈的写作是很难持久坚持下去的。

我们可以找一个或几个平台坚持写作。

头条号有一个功能,叫做微头条,

操作十分方便,不用电脑用手机也可以发表。

写300字以上就可以了。

读者的读完率很高,所以涨粉效果也很好。

如果你觉得练笔很枯燥,每天自己一个人在那里瞎捣鼓,也不知道自己写得好还是写得不好,心里没底。

我建议你可以将微头条作为一个切入点,每天通过写微头条来练笔。

平时等车、坐地铁时都可以拿出手机写一篇微头条。

先写短一点的文章,慢慢写长一点的文章。

不管你写什么都有人看,有人读,有人评论。写得好,还有人点赞。

这个办法,不仅加速你写作的成长,而且通过涨粉,也可以增加你文字的势能,为将来的写作变现打下基础。

畅销书《会赚钱的妈妈》的作者克里斯特尔·潘恩,三个孩子的宝妈,创业之初就是从博客上面分享理财和生活感悟开始,一步一步积累,最终实现了财务自由。

写作是一门手艺,必须保持手感,当你开始写作以后,就不要停止了,哪怕每天坚持一二百字,常年坚持下来也是很有效果的。

零基础小白,如何通过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新手写作应该注意什么?

1.定位,明确你的目标

思考我们的写作目标,是我们真正开始写作的第一步。

很多的写作新手,一上来就要求自己写“爆款”。

对自己不了解,盲目定下写作目标,只会让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好的办法就是沉下心来,评估自己的实力,明确合适的目标,不断练习,逐渐提高目标。

你认真思考过自己的定位吗?你想写给谁看?你想吸引什么人?你的客户群在什么平台?

把定位想明白了,一切就简单了,就围绕你的定位去做内容输出,这种以目标思维作为出发点的思考方式,会让你少走许多弯路。

定位错了,步步皆错。

了解你的读者,这一点很重要。

你写出的文章,必须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东西。

要具备读者思维,切忌自嗨。

好比谈恋爱,不是长得帅或者有钱就可以,而是要懂得被追求者的心,你追求的方法必须要是对方所需要所喜欢的,这样才能追上。

写作,一样如此。

经常有人抱怨自己写了好多文章,为什么点赞、评论和收藏都少得可怜。

这种情况,不是你写得差,而是你缺少读者思维。

更直白点,你的内容挺好的,但不是读者想看的。

比如,你今天分享你家里的猫,明天分享你做了一餐饭,后天说你跟老板吵架了。

这关读者什么事?

2.投入情感去写。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诉衷肠。

你的喜怒哀乐。你对强者的仰慕,对弱者的同情,对金钱近乎疯狂的渴望,将这些情感体验写下来,才能打动人。

一般来说有实感,才会有真情。通俗点说就是,必须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你写的内容,连自己都不能打动,怎么能引起读者情感共鸣呢?

冷冰冰的说教,即便是你的文采再好,道理就是真理,但你的文章没有温度,不会令读者有心动的感觉。

就像塑料花,精致,却没生命活力。

比方写母爱,有人这样写:“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她对我的爱如小溪一般永不停息,如烛光一样照亮我 。母爱是无私的,博大的,宽广的。”

有没有觉得这样的文字很敷衍?根本无法触动别人。

所以,文字要以情动人。

3.要有自己的观点。

写作能力,应当包含三个核心要素:思考能力、输入能力、输出能力。

这三种能力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思考能力排在首位。

写作终归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在个性化表达的背后,其实体现的就是写作者的思考能力。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文章内容千差万别?

这是因为每个写作者的思考的内容、思维的方式都不相同。

心理学家会从个体大脑和心理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问题。

社会学家则倾向于从群体和机构出发去思考问题。

历史学家习惯把事件放到过去、当下和未来的视角去看待。

一个全职妈妈同一个职场精英,思考出来的问题也是不同的。

每个人教育程度有高低,专业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得出结论千差万别。

所以,阅读一篇好的文章或一本好书,我们应当去了解为何作者能做到这样,他背后的思考方式是什么,他是怎么样得出来的这个结论。

学会思考,我建议大家看一些心理学、哲学、脑科学方面书。

从更广的层面上掌握一些认知领域的知识,可以让我们的思路更开阔。

当然,我们可以从平常的小事切入,引申出自己的感悟。

推荐:《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清醒思考的艺术》、《思考,快与慢》这几本我个人很喜欢的书。

4.复盘,反复修改

没有文章是一蹴而就的,修改并不代表我们写得不好,它只是我们写作流程当中的一个部分。

写完后至少两个小时以后再修改,或者干脆第二天再修改,这样可以更加客观和理性地看待自己初稿时写的东西,修改得更加完善。

删掉离题万里、可有可无的废话,检查是否有病句、错别字,把有可能产生歧义的长句改成短句。

修改文章其实在动笔那一刻就开始了。

郑板桥的书斋联上写的“删繁就减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意思大家都明白,一要简练,二要新颖。这两条基本上就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标杆了。

5.让你的作品传播出去。

不要藏着掖着,你的正能量要让所有的人都看到。

网络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夸你的人越多,你越自信。批评你的人越多,你越能发现自己的问题,进步得越快。

不反驳,不放弃。

持续写作,积累到一定程度,功力自然就上来了。

零基础小白,如何通过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新手写作容易遭遇这样几个误区。

1.没有灵感就不写作。

灵感,这是一闪而过的一个念头。

如果你坚持只有灵感才会创作,这样的写作,必然赚不到钱。

要养成定时写作的习惯,不管有没有灵感。

也不要去考虑怎样让文章完美。不纠结完美,确保进度。

你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又不是要写什么传世大作,只是私人练习而已。

写作需要耐力。可如果方法不对,再坚持也是浪费时间而已。

一个好的写作者,一定不是呆坐在电脑前,绞尽脑汁的想自己要写什么。

其实,我们不一定要坐在电脑前才能开始写作。

每个休闲时间,我们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构思选题、结构,斟酌用上哪些事例。

比如我在喝茶的时候,脑子里经常还在思考,今天发生的事情,有没有值得提取的素材。

当你养成随时随地思考的习惯,你的时间会多出很多倍。

随时构思好,下笔就非常快,不必坐等灵感。

2.过分自恋。

从第一个字开始就进入了喃喃自语状态。

1000个字的文章里有800个字是对自我心理的描写。

为一点小事,大发议论,文章从头到尾也看不出究竟为什么事纠结。

这样的文章怎么可能有读者喜欢呢?

3.语言啰嗦,面面俱到。

这是写作初期很多人都容易犯的毛病。

一件本来简明扼要就能说明白的事情,非要拉拉杂杂写上一堆。

前后左右、事无巨细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唯恐读者看不明白。

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你写了半天,读者还没有看到实质性的东西,不知道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这样的文章,读者通常是没有兴趣再读下去的。

4.好高骛远。

有些人写文章,喜欢写人类终极命运,写历史的大江大河,写宏大的命题。

不纵横捭阖不罢休,不上天入地不罢休。

但是大多数人因为阅读经验,生活背景,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局限,写出来的作品,是宽泛的,是片断性的,也是苍白无力的。

这种写作,暴露了写作者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的求高求大。

马上放弃那些如影随形的公共话语和约定俗成的语言套路。

我建议从生活中小事写起,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写起。

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写出大多数人感情的痛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情。

其实你的诗和远方,正是别人的苟且。你的苟且也是别人的诗和远方。

掌握了以上这些练笔方法,避开这些写作误区,我们就可以正式写作啦。

我平时在写作前,一般会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对文章的结构做一个简单的设计。比如找一个什么样切入点破题,然后怎样引题过渡一下,接着会提出观点,文章主体部分三段式用哪些事例和材料论证观点,最后总结升华。

当然,也可以列反向提纲,就是先用素材将初稿写好,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再确定主题,之后捋顺一下。

总之,文无定法,怎样顺手怎样来。

零基础小白,如何通过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最后告诉你一个很好用的头脑风暴规则:好点子越多越好。

具体的方法是这样:在你头脑没有清晰的思路,拿不定主意之前,可以画一个九宫格。九宫格居中的格子里,写上你最想表达那部分的主旨句,然后发散思维,将相关领域的关键词,写在其余的九宫格中,能想起多少就写多少,想出的点子越多越好,最后合并这些不同的想法,选出最优方案来。

写作这件事,就是学会了方法,多练,狠练,谁练的多,谁写的好!

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任何创作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创作本身。

然后量变引起质变,最后懂得取舍,学会了技巧。

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来实现,是无法省略的。

泰戈尔说"你今天受的苦,吃过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坚持的意义就是严格自律和持续的努力。

自律不是咬牙切齿的前进,而是怀揣初心的一往无前。

把摇摆不定的“我愿意”,变成清晰的“我会完成”。

如果不懂得坚持,即使你的天赋再好,起跑线再超前,也终将被后来者超越。

人生漫漫,且行且珍惜,且行且成长。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坚持,终将抵达想去的远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