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無論是在央視熱播的綜藝《經典詠流傳》還是在湖南衛視熱播的綜藝《聲入人心》中,我們都能在評委席上看到一個人,他就是廖昌永。

作為享譽國內外的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古典音樂領域取得的成就足以讓許多專業人士望而卻步,而他的成功,得益於許多貴人相助。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廖昌永

母親與大喇叭

1968年10月25日,廖昌永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7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留下母親獨自帶著他和三個姐姐。

雖然日子越發艱難,但母親對孩子們的功課抓得很緊,尤其是對家中唯一的兒子廖昌永。母親的思想並不保守,他覺得上大學才是唯一的出路,可以讓兒子跳出“農門”,所以她總是對廖昌永說:“你要用心讀書,媽媽再苦都支持你……”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廖昌永與母親

廖昌永從小就被母親嚴格要求,經常在家旁邊的小竹林裡學習,那時唯一的樂趣就是村裡的高音大喇叭,生產隊用它廣播出工消息,預報天氣,平時還會放音樂。“有幾次大喇叭裡放了些西洋音樂,當時我也聽不懂,只覺得很好聽,後來才知道那是多明戈、帕瓦羅蒂的歌。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我的音樂啟蒙老師就是村裡的大喇叭。”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廖昌永母親

周維民

但是,上高中時,廖昌永成績最好的是體育,他一門心思想考體育學院,畢業後當體育老師。

高二那年,學校裡舉行唱歌比賽,廖昌永唱了一曲《那就是我》,竟然拿了獎。後來他又代表學校,去縣裡唱了李雙江的《再見吧!媽媽》,得了一等獎,廖昌永一下子成了學校的小明星。

一位老師見廖昌永有唱歌的天分,建議他考音樂學院,並把他推薦給了自己的朋友——四川省歌舞劇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周維民,讓他拜師學藝。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廖昌永

廖昌永帶著介紹信,到成都去找周維民老師。儘管17歲的廖昌永沒有什麼音樂基礎,但是周老師還是收下了這個一腔誠懇的學生,甚至在瞭解他的家庭情況之後,免了他的全部學費。從此,廖昌永斷斷續續地接受了一年多音樂專業教育。

從四川郫縣到成都上課,廖昌永要騎一個多小時自行車,上課時間把握不準,周維民從不責罵他,廖昌永說:“他每次都會把上課的東西準備好了等著我”。對於他這個幾乎從零開始的學生,周老師也會耐心地用幾倍於他人的時間來教導他。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周維民

1988年,廖昌永一口氣報了三所國內一流音樂院校,帶著周老師為他準備的兩首歌曲走進了考場。高考結束,廖昌永苦等錄取通知無果後,打算去縣文工團。當晚,正當廖昌永要與縣文工團簽約時,他接到了大伯從老家郫縣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是大伯激動的聲音:“收到上海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了!”。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周維民(左)

羅魏

那一年,廖昌永是四川考區100多名考生裡唯一被上海音樂學院錄取的學生。

9月的某一天,廖昌永揹著母親準備好的鋪蓋卷,攥著上海音樂學院發往成都的唯一一張錄取通知書,一路風塵僕僕地來到了夢中的學府。那天正巧下雨,廖昌永害怕雨水泡壞母親親手為他做的新鞋,索性脫了鞋塞進揹包裡,赤腳踏進了校門。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廖昌永的准考證

進入學校後,廖昌永發現班裡的同學要麼是從少年宮考進來的,要麼是當地文工團考進來的,每個人都接受過專業、系統的學習,除了他自己。沒過多久,學校組織考試,廖昌永是倒數第一名。

後來,新生們有一場演出,老師們可以根據學生們的表現來挑選自己想帶的學生。廖昌永高音唱不上去,低音低不下來,並沒有老師選他。

不久,從意大利留學回來的羅魏到上海音樂學院任教,成了學院裡最年輕的老師,於是廖昌永被分配給了羅魏。那時的廖昌永自信自尊都被擊潰,羅魏安慰他:“你的聲音挺好的,是會唱歌的,你肯定能唱得出來,將來一定會好的。”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羅魏和廖昌永

就這樣,羅魏老師成了廖昌永在上海音樂學院的第一位老師,羅魏家裡的客廳,也成為了他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唯一有歸屬感的地方。

“在羅老師的精心培育下,我的音域很快從一個八度拓寬到了兩個八度,換聲也能順利換過去,低音也低了下去。短短一個學期過去了,我的名字從成績單的最後一行換到了第一行,並一直保持到研究生畢業。而我也把羅魏老師當成父親、兄長,他讓我做的任何事情我都願意做,我希望學好專業,不讓他失望。”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羅魏近照

周小燕

“如果說父母給了我生命,我的恩師周小燕老師便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藝術生命。”

一年後,羅魏決定到美國深造,於是他帶廖昌永去了自己的老師周小燕那裡。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周小燕和廖昌永

當時,廖昌永心裡緊張極了,擔心周先生不肯收自己。周小燕聽廖昌永唱了一曲,打趣地說:“羅魏,這孩子你教得不錯啊,看來我教完兒子得教孫子了!”

在許多同學心中,周小燕是神話般的存在,能成為她的學生,廖昌永激動不已。為了不辜負周老師的信任,他更加刻苦地學習。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周小燕和廖昌永

“周先生教我的時間最長,我從她那兒受益最大。周老師常說,做人就是做藝術,藝如其人,做人不好,藝術怎麼會好呢。這句話我一直銘記在心。”

1999年,周小燕的學生們為她在上海大劇院組織了一場音樂會,廖昌永站在臺上,深情地望著臺下的周小燕老師,唱了一首《老師,我總是想起你》。為了這一刻,他排練了無數次,但當音樂響起時,他卻情難自已,淚水奪眶而出。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廖昌永深情歌唱《老師,我總是想起你》

或許是因為周小燕,廖昌永懷揣著對教師職業的崇敬,畢業後投身於音樂教育中。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廖昌永和周小燕

2018年4月,在聲樂課錄製現場,學員梁正周帶領大家為廖昌永演唱了一首自己創作的歌曲《送給您,我的廖老師》。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學員們齊唱《送給您,我的廖老師》

那時廖昌永腿部受了傷,只能坐在輪椅上。聽著學員們深情的歌聲,他滿含熱淚,激動不已。當年,他在排練歌劇《弄臣》的時候,周小燕也是坐著輪椅去現場探班。這兩輛處在不同時空的輪椅,隱喻著一種傳承,廖昌永將教書育人的重擔,從周小燕身上接了過來。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周小燕探班《弄臣》

多明戈

在廖昌永的音樂之路上,另一位對他來說有特殊意義的“貴人”是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

1997年,29歲的廖昌永前往東京參加“多明戈世界歌劇唱歌比賽”。作為世界頂級的聲樂大賽,參賽選手們可謂是精英雲集。聽到現場選手們的演唱,廖昌永逐漸失去了信心,甚至一度後悔參加比賽。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多明戈

頂著巨大的壓力,廖昌永還是勇敢地走向了舞臺。面對自己的偶像多明戈,廖昌永愈發緊張,甚至唱到一半就不想唱了。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廖昌永和多明戈

廖昌永勉強唱完,心中充滿了失望。離開舞臺後,一位女士迎面走來,經過他時向他豎起了大拇指。後來另一位中國選手告訴他,那是多明戈的太太馬塔爾·奧爾內拉斯。得知那位女士是偶像的夫人,廖昌永的緊張情緒才得以緩解,自信也慢慢恢復。

隨後的兩輪比賽,廖昌永一路過關斬將,順利奪冠,並受到多明戈的賞識,成為了多明戈的弟子,在多明戈的幫助和指點下,逐漸成為國際級的歌唱家。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多明戈和廖昌永

2002年,廖昌永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辦獨唱音樂會時,多明戈還專門從華盛頓趕到紐約給他加油。

王嘉

“好女人是一所好學校”,廖昌永覺得自己一生的發展離不開妻子。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王嘉和廖昌永

“我上大學的時候還不用交學費,但生活費總是要的,因為學音樂,常常還要買音像資料、演出服、譜子……一個農村家庭,每個月要拿出六七十塊錢在當時是很不容易。我三位姐姐每月輪流給我寄60元當生活費。為了不想別人看到我吃得不好,我常常是最後一個去食堂,肉菜平時一般不吃,只有等到第二天要考試或演出才捨得買一份吃。我沒錢買樂譜就用手抄,那時我所有的樂譜都是用手抄的。”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廖昌永和妻子王嘉

那時,在別人眼裡,他是個孤僻的人。廖昌永說:“有時候跟同學一起吃飯,別人請了你,到時候還要回請,但是我又沒有能力回請。有時候宿舍裡丟了錢,甚至還有同學冤枉說是我偷的,因為我家裡最窮。其實,在這方面我還是有些自卑的。為了讓自己不自卑,就只能努力讓自己在專業上比別人更好。”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廖昌永和妻子王嘉

有一天,廖昌永收到一張50元的匯款單,留言欄裡寫著“多買點菜吃”,匯款人是空的。廖昌永收到錢很意外,有時候一週收到一次,有時候一週收到兩次,無法找到匯款人,錢也退不了。

這樣持續了半年後,廖昌永才發現是同學兼老鄉王嘉揹著他暗地裡匯的錢。“我很感激我太太,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是我最困難的階段,我都不知道她為什麼會看上我。”

與王嘉相識前,廖昌永也談過戀愛,因為家境貧寒,被女方家裡棒打鴛鴦。但王嘉家中卻沒有這樣的事。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廖昌永和妻子王嘉

王嘉家境殷實,父母也是搞藝術的。等兩人確定關係後,王嘉把廖昌永的一切情況都告訴了父母。後來王嘉的父母來學校看他們,看到廖昌永的皮鞋跟都磨偏了,王嘉媽媽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下來,她轉身跑到鞋店買了一雙新鞋給他換上。

廖昌永記得,自己第一次帶著準岳父岳母回家時,那天下著雨,路上泥濘不堪,車都開不進去,老兩口都傻了。廖昌永說:“他們對一個窮得一塌糊塗,要什麼沒什麼的農村孩子如此好,我一輩子心存感激。”

他受周維民、羅魏、周小燕、多明戈等恩師指點,在母親和妻子的支持下,跳出“農門”,成為享譽中外的男中音

廖昌永一家三口

現在,廖昌永無論到哪裡演出,都會收到各種各樣的讚美聲,只有回到家裡,在妻子面前,才會有人跟他分析哪裡有欠缺,需要怎麼改進。

“遇見妻子是我這一生的幸運,這種感情,不是用一個愛字可以形容得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