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生解讀心理疾病——開朗的人也可能患抑鬱症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

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

抑鬱症並不是矯情或者心情不好,他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很多開朗微笑的人,內心也可能正在經歷巨大的痛苦和煎熬。據2019年的統計,我國有心理問題的人群,包括需要心理干預和藥物治療的,達到了16.6%。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如何判斷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什麼樣的情況下應該就醫?記者採訪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支部書記邱昌建。

記者:我們經常覺得工作壓力大、生活不易,情緒低落,這樣的狀態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邱昌建:感覺到工作壓力大,生活不易等等,這是很多人的共同感受。不過,有抑鬱情緒不等於是抑鬱症,抑鬱症的病因非常複雜,到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發病機制。抑鬱症是一種病理心理性的抑鬱障礙,常持續存在,不經過治療難以得到自行緩解,症狀會逐漸加重甚至惡化。

如果,當人們出現了失眠、焦慮,甚至嚴重影響到生活工作,並且持續一段時間就需要考慮抑鬱症,應該及時就醫。

記者:如何區別抑鬱症和抑鬱?

邱昌建:人遇到悲傷的情緒都會抑鬱,這是人之常情。比如說家庭、生活出現重大變故等等。而抑鬱症,則是沒有明顯的原因,持續兩週以上的情緒低落,引起自生痛苦,這樣就應該考慮抑鬱症了。

如果有了抑鬱情緒該怎麼辦呢?抑鬱是一種負性情緒,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我們要學會監測自己情緒的變化。對負性情緒,要分析它出現的原因,正視它、接納它,觀察它持續的時間和嚴重程度。積極採取轉換注意力、調整想法、適量運動、健康飲食、規律作息,以及傾吐、尋求專業幫助等手段,讓負性心理反應順利過去,防止發生抑鬱症。

即使被診 斷抑鬱症,只要在正規的專科醫生的幫助下,選擇合適的藥物、心理或物理治療方法,堅持全病程規範治療,抑鬱症不是不可戰勝的。有些患者還是可以恢復到生病前的正常狀態,擁有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記者: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看心理醫生?

邱昌建:以華西醫院為例,心理衛生中心包括了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精神科醫生等等,主要是根據患者病情的程度決定醫生。如果很長一段時間因為情緒低落嚴重影響到了生活和工作,就應該及時就醫。醫生可以通過心理疏導或者藥物治療的方式幫助患者。

記者:如何調整情緒,避免抑鬱?

邱昌建:情緒比較低落的,建議多出去走一走,與大自然多親近親近,也可以與自己的好朋友聊聊天,訴說一下心中的苦悶這樣情緒就會得到改善;也可以做一些有益的運動,這樣對於情緒的調整也是很有幫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