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在線召開“文化益陽”專欄座談會

益陽在線3月16日訊(記者 諶建章)3月15日下午,益陽在線網站邀請我市部分專家學者和文化知名人士,就進一步辦好文化益陽欄目座談討論。

會上,民俗文化研究者魯新民說,他退休後回到益陽三年,尋找到了一百多塊記錄益陽曆史和文化的碑碣與石刻,搜尋了67個消逝的職業和許多民歌及兒歌,這些都是益陽人民的共同記憶,也是我市響亮的文化品牌和精神符號。以撰寫“益陽故事”和“人文赫山”而聞名的民俗作家鄧亞龍說,現代人已不再熟悉的放排、打更、腳伕和煤油燈時代專門點路燈的燈夫,還有湖區一帶盛行的放河燈、燒寶塔和蝦子起拱等民間娛樂,都是益陽曆史的助推器,也是地方文化的一種軟實力和正能量,如果不及時整理,會留下永遠的遺憾。以考證益陽老城和巷子文化而著稱的網絡寫手“原鄉山人”,其本名叫尹益輝,他在會上播放並講解了自己收藏考證的一套1915年版的“益陽故城寺廟、商鋪圖”,引發與會者熱議,將會議氣氛推向了高潮。與會者還就如何辦好文化益陽欄目,提出了不少既有前瞻性又有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市委外宣辦主任、益陽在線總編輯曹榮指出,全市宣傳部長會議對我市文化改革和發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作為主流媒體,益陽在線肩負著推動益陽文化繁榮發展的光榮使命,今後,一定要以辦好文化益陽欄目的實際行動來展示益陽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為全市的經濟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