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他正在悄悄的遠離你,你察覺到了嗎?

隨著孩子步入青春期,父母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像是變了一個人。脾氣變得陰晴不定,時不時的就要和父母吵上幾句。他們越來越沒有耐心聽父母講話,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願意和父母交流。面對這些現象,家長們充滿了疑惑,不知道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他正在悄悄的遠離你,你察覺到了嗎?


朋友華姐最近說起了她的煩心事,她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非常的叛逆說什麼都不聽。孩子經常不打招呼的出門,一問學校裡面的事情就開始煩躁,也不願意和他們夫妻倆溝通。

有一天,家裡的親戚過來做客,她發現孩子反而跟他們什麼話都說,當面對自己的時候,一句話都不願意多說。這讓華姐非常難過也十分疑惑,孩子是討厭他們了嗎?

於是,華姐便去醫院諮詢了醫生,醫生知道之後讓華姐放心,青春期的孩子都是這樣,容易煩躁、叛逆,家長要給予耐心和幫助。

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他正在悄悄的遠離你,你察覺到了嗎?


華姐向醫生問出了自己的疑惑:“為什麼孩子有些話不願意和我們說,反而願意對別人說呢?”

醫生想了想告訴華姐:“孩子想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可能父母干涉太多了,他想逃離你們的干預”。華姐聽了之後後悔不已。

孩子不是觀賞園裡面的植物,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心思會變得比較敏感和難以琢磨。青春期的孩子就像是急著往上衝的苗苗,有想法、有勇氣。他們迫切的想要獨立,迫不及待的想要展開翅膀飛出去獵奇,想要成為一個像父母一樣的大人。

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他正在悄悄的遠離你,你察覺到了嗎?


這個時候,父母就不要過多幹涉,適當的給予孩子鼓勵就可以了,讓孩子知道,父母其實是理解他們的,否則,孩子會離父母越來越遠。

很多孩子和父母不和的時間都是在青春期,一邊孩子希望父母適當的放鬆對自己的管束,畢竟自己又不是一個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而另一邊父母又希望孩子像自己想的那樣成長。兩邊誰也不先鬆口,矛盾也就越來越深。

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他正在悄悄的遠離你,你察覺到了嗎?


家長了解這3點,孩子會拿父母當知己

一、身體變化

孩子步入青春期身體也開始慢慢發育起來了,面對身體上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孩子的心理上可能會有點壓力,因為這種變化對他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家長要告訴孩子,這些變化都是正常的,因為他們一直都在長大。

女孩子在面對第一次初潮時多多少少都會有點害怕,家長要對孩子普及必要的知識,身體發育的時間大家都不一樣,有些孩子時間早有些孩子時間晚。家長應當向孩子解釋,每個人都會發育這是成長的必要階段,只是時間問題而已,讓孩子不要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而自卑。

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他正在悄悄的遠離你,你察覺到了嗎?


二、友情、愛情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會情竇初開,以為自己喜歡上了哪個人。如果孩子告訴家長,他喜歡班級裡面的哪個人時家長不要立即就想到“早戀”這個詞。孩子通常會分不清,他們之間到底是友情還是愛情。

家長要給孩子講一講友情和愛情的區別,不要一上來就訓斥孩子不把精力放在學習上,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

學生時代的友情是最純潔最不摻雜質的,對於友情告訴孩子應當珍惜、重視;而對於愛情,可能只是一時的憧憬懵懂和好奇。不要讓自己的觀念先入為主,多聽聽孩子的想法。

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他正在悄悄的遠離你,你察覺到了嗎?


三、未來規劃

問問孩子,以後想做什麼工作或者想幹什麼,有沒有什麼特別擅長或者喜歡的事情。在孩子的青春期,他們很容易迷茫,沒有目標。家長應根據孩子的意願給孩子樹立一個目標,讓孩子有動力。最重要的是,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價值觀。

青春期易受外來影響,那個時候孩子的接受能力很強,而且他們對外界的一切都充滿好奇,非常容易受到外面世界不良价值觀的侵蝕。家長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也是必不可少的,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教養和非常溫馨的家庭氛圍,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都會是積極開朗、樂觀向上的。

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說明他正在悄悄的遠離你,你察覺到了嗎?


青春期的孩子並不是一直都是無理取鬧的,他們只是還不知道如何去調節自己的情緒。當孩子煩躁不安時,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公園裡面散散步,或者給孩子報一個興趣班,讓孩子跟同齡人在一起互相傾訴。

家長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也要剋制一下自己的情緒,不能以強克強,要懂得以柔克剛,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也多聽聽孩子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