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為學與做人

梁啟超:為學與做人

梁啟超

梁啟超先生1922年在蘇州學生聯合會上發表演講,主題是:為學與做人。節錄如下:

問諸君"為什麼進學校?" 我想人人人都會眾口一詞的答道:"為的是求學問。”再問"你為什麼要求學問?" "你想學些什麼?" 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諸君阿!我替你們回答一句 "為的是學做人。" 你在學校裡面學的數學、幾何、物理、化學、生理、歷史····等等,不過是做人所需的一種手段,不能說專靠這些便達到做人的目的,任憑你把這些件件學的精通,你能夠成個人不成個人還是個問題。

人類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這三部分達成的狀態,我們先哲名為“三達德”-----智、仁、勇。為什麼叫做"達德"呢?因為這三件事是人類普通道德的標準,總要三個具備,才能成一個人。三件的完成狀態怎麼樣呢?孔子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所以教育應分為智育、情育、意育三方面---現在講的智育、德育、體育不對,德育範圍太籠統,體育範圍太狹隘---智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憂,意育要教到人不懼。教育家教育學生,就應該以這三件事為究竟;我們自動的教育自己,也應該以這三件事為究竟。

怎樣才能不惑呢?

最要緊的是養成我們的判斷力。想要養成判斷力,第一步,最少須有相當的常識;進一步,對於自己要做的事須有專門知識;再進一步,還要有遇事能斷的智慧。

怎樣才能不憂呢?

為什麼仁者能不憂呢?想明白這個道理,先要知道中國先哲的人生觀是怎麼樣?"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觀的的全體大用都包在裡頭。"仁"到底是什麼?很難用語言說明,勉強下個解釋,可以說是:"普遍人格之實現。" 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的人格和宇宙無二區別,體驗得這個道理,就叫做“仁者”。

仁者為什麼就會不憂呢?大凡憂之所從來,不外兩端,一曰成敗,二曰得失。

我們得著“仁”的人生觀,就不會憂成敗。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遠不會圓滿的,正因為這永遠不圓滿的宇宙中,才永遠容得我們創造進化。我們所做的事,不過在宇宙進化幾萬萬里的長途中,往前挪一寸兩寸,那裡配說成功呢?然則不做怎麼樣呢?不做連這一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失敗了。再者我們得著“仁”的人生觀,便不會憂得失。為什麼呢?因為認定這東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連人格都不是單獨存在,不能明確地畫出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然則哪裡有東西以為我們所得?既已沒有東西為我所得,當然也沒有東西為所所失。我只是為學問而學問,為勞動而勞動,並不是拿學問、勞動等等做手段來達某種目的----可以為我們“所得”的。

怎樣才能不懼呢?

這屬於意志方面的事。意志怎麼才會堅強呢?頭一件須要心地光明,第二件不要為劣等慾望之所牽制。

講到學校裡的教育嗎,第二層的情育、第三層的意育,可以說完全沒有,剩下的只有第一層的知育。就算知育吧,又只有所謂常識和學識,至於我所講的總體智慧靠來養成根本判斷力的,卻是一點兒也沒有。

諸君啊!你千萬不要以為得些斷片的知識,就算是有學問呀。我老實不客氣告訴你吧:你如果做成一個人,知識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個人,知識越多就越壞。

為學與做人,仍然是現代教育沒有解決好的大問題,甚至在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盛行的時代裡,有過之而無不及。知識越學越多,更新越來越快,競爭越來越激烈,知識分子的壓力也越來越來大,但是如何做人的問題,越不越得不到重視。大學生殺人等事件觸目驚心、“精緻的利已主義”等新的名詞不斷湧現,的確應反思教育方面的問題。

回頭看梁先生在百年前對這一現象講得已經非常透徹,但仍沒有解決好。

百年前的中國,正處在除舊佈新的轉型期。梁先生眼光獨到,融合中西,切中時弊。乍一看講的是儒家的仁義道德,其實不然,“知情意”、“普通人格”以及宇宙觀、人生觀等等,是現代觀念,西方理念,全球視野,只不過用傳統思想來闡釋而已。

梁啟超:為學與做人

省學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