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為什麼日本人對“少女”有著病態般的喜好嗎,原因是這樣的

首先得明確一點,少女這個詞在日本,沒有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清晰。不能簡單地少女等同為“年幼的女性”,少女這個詞代表著一種幻想的投射,少女的形象在日本往往會和純真、處女、無垢、浪漫等詞聯繫在一起。大塚英志將少女定義為

被禁止使用的身體。正是這種禁止使得少女有了魅惑的氛圍,說明這種氛圍有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在侵華戰爭爆發後,原名寶冢少女歌劇的著名舞劇團被改名為一直延用到今天的“寶冢歌劇團”,因為在戰爭下,與浪漫和幻想結合在一起的少女被認為是“不合適”的。

知道為什麼日本人對“少女”有著病態般的喜好嗎,原因是這樣的

村瀨ひろみ強調,少女這個詞是一種極為“客體”的詞彙,少女不會稱呼自己為少女(注),這個詞可以被認為一種同化的對象,通過這個詞,少女將自己“客體化”。

注:如果日本的少女稱呼自己和同齡的少女的情況下,會用女の子,而不是少女這個詞。

橫川美壽子認為少女和女の子的區別就在於,少女這個詞更多是被男性視線使用的,為的是把少女的肉體“客體化”。須川亞紀子說:不同時代對於少女的社會性期待,只有通過少女這個表象才是可能的。也就是說,少女這個詞不僅對於男性來說是一個他者,對於少女自己來說也是一個他者,是幻想的容器。少女必須要認同這個容器裡的內容,與之同化。

知道為什麼日本人對“少女”有著病態般的喜好嗎,原因是這樣的

所以,回答為什麼日本人對少女有一種痴迷,需要這樣說:因為只有被痴迷的客體,才能被稱為少女。不是少女讓人痴迷,相反,是讓人痴迷的,才能被稱為少女。

這樣我們就已經強調了少女和社會的緊密聯繫,在渡部周子的《被製造出來的少女們》這本書名即劇透的書中,以一種福柯式的方式,追溯了少女在日本的起源,她是這樣定義少女的,少女是:在女子中等教育制度化下出現的,擁有具備生育能力的身體但仍然在上學的,處於“生殖待機期間”的人。

知道為什麼日本人對“少女”有著病態般的喜好嗎,原因是這樣的

近代日本女子學校的教育以“賢妻良母”為目的培養女學生,把純潔視為美德,女學校剛成立時談戀愛是嚴格被禁止的,這讓少女成了慾望的對象,近代的重要日本作家田山花袋就有小說《少女病》來描寫中年男人對於少女的慾望(這個故事講白了就是一個痴漢的故事)。這些學校會培養少女的母性,並且鼓勵她們化妝,這樣就可以在失去了少女的身份之後依舊保持著男人慾望對象的地位。這種對於母性的重視即使在今天的動畫中也可以看到,《美少女》裡面的少女們,最終的目的並不是打敗,而是“淨化”敵人,起到一種母性的“治癒”作用。

知道為什麼日本人對“少女”有著病態般的喜好嗎,原因是這樣的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現在日本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蘿莉控,當JK(女子高中生)發生性關係不是被禁止的時候,她們的魅力就減少了,因為純潔喪失了,這樣就只能把慾望的對象轉移到年齡更小的、更“純潔”的少女(蘿莉)身上。這其實更多的是禁令位置的轉移,而不是單純的審美觀的改變。同樣,我們也發現,為什麼現代日本少女的年齡越降越低,即使有的節目仍然把JK稱為少女,但會引發人們的違和感,因為JK失去了禁令的保護後,也就失去了那部分的魅惑的氣息。少女則是給這種氣息命名的容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