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聯金融 緊抓科技力量謀發展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明白了許多,這些年來國內金融發展出現重大變化,有金融機構令萬人矚目,也有金融機構一蹶不振甚至被市場淘汰。當下眾多的金融機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現在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招聯消費金融就在當下漸露頭角。

隨著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消費金融行業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金融分化場上,招聯消費金融嶄露頭角。

在25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銀行系是絕對主力,由銀行控股或參股的達19家(文中把銀行控股、參股均按銀行系消費金融統計),既包括國有行、股份行,也有不少城商行。

面對當前消費金融行業的競爭,金融分化格局已經是初步形成。

從營業收入看,10億以上的有5家,招聯消費金融是唯一一家營收在100億元以上、淨利潤超過10億的銀行系消費金融公司。

招聯消費金融牢抓科技致力創新

隨著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消費金融行業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中國消費金融年度報告2019》就指出,生物識別、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正在消費金融的資產獲取、資金對接、用戶體驗等各環節滲透,有效解決了服務效率、風控水平、客戶體驗等痛點問題。

國內首家以“互聯網金融”為定位的消費金融公司,就是招聯消費金融。從其貸款餘額結構來看,35歲以下佔比超70%,貸款餘額在2萬元以下的客戶佔比75%,具有較強的普惠金融屬性。

這家公司在成立初就完全依託互聯網模式獲客、經營,一個明顯的特徵是員工人數比其他靠前的公司要少很多。究其原因,是已實現99%以上信貸審批自動化率,真正實現“秒級放貸”;95%以上客戶服務由智能機器人客服完成。

在招聯消費金融之後,越來越多消費金融公司開始注重互聯網消費金融模式。不過,純線上的消費金融模式,如何去下沉獲客?

招聯消費金融和股東聯通創新推出的“沃信用分”,打造了一套KS值超過40的評分體系,應用到了多個業務場景中。

對科技的運用程度使得行業分化加劇,在同行業線下展業模式遭遇瓶頸時,一些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近年來實現了加速超越。

據輕金融瞭解,截至2019年底,招聯消費金融構建的“好期貸”、“信用付”兩大產品體系累計註冊用戶已經突破1億戶,用五年以來的實踐證明,科技讓普惠金融更加行之有效。

當前,消費金融業務模式日漸成熟,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和銀行、互聯網等多方協作局面逐漸形成。在此過程中,頭部機構開始對外輸出系統能力。

比如,招聯消費金融就致力於同業輸出與創新,提供了一套覆蓋授信、風控、交易的全業務流程和消費場景的解決方案,在資金管理、資產管理、風控管理、智慧職場四大領域取得多個同業合作案例。

招聯消費金融以互聯網模式“逐鹿”

目前,還有兩大方面在制約消費金融公司的發展,一是融資渠道受限,決定了普惠金融服務的空間;二是服務徵信體系外的客群,需要很強的風控能力。

招聯金融 緊抓科技力量謀發展

對比上述產品不難發現,招聯消費金融3.1%的金融債發行利率,是可比公司的最低水平,凸顯了市場對其近五年來穩健經營、優良的盈利能力、互聯網模式的高度認可,有利於進一步提高資產負債管理能力。該公司年化利率低至10%左右的背後,就有賴於比同行更低的融資成本。

當前,零售信貸的不良壓力越來越大,風控壓力驟增,消費金融機構的風控水平決定了能走多遠。

招聯消費金融,一方面,招行在2019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打造數字化的客戶信息共享平臺,打通信用卡貸款和招聯消費、對公業務的數字化,精準識別客戶,藉助這一平臺其風控能力大大增強。

另一方面,公司自主打造的“風雲”風控系統,實現了實時數據源毫秒級的高性能實時計算和每秒數萬次事件的處理能力,把欺詐風險控制在千萬分之五以內,即欺詐率達到0.005BP,遠低同業平均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