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野史之婚外情:初次約會

說起這乾隆與當世貴婦孫佳氏的再次見面,已經是幾個月以後的事情了。

從客觀的情況來說,作為一國之君的當今皇帝,乾隆是有很多的家國大事需要處理的,真正是日理萬機,憂國憂民。但是乾隆皇帝與多數歷朝皇帝略顯不同。乾隆25歲即位,正值青春韶華,可謂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也即是精力最為充沛,生命力最為旺盛的繁茂之年,這一點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其寶貴甚至惜之如金的年華,更何況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那真是如日東昇、氣象萬千、大可作為的年華。在乾隆皇帝即位之初,天下太平,國庫充盈,國家財力雄厚,政局穩定,普天之下海晏河清。所以朝廷上下,基本上沒有什麼事情會妨礙乾隆穩固帝位,君臨天下。而這一切,都是他的父皇預先為他佈置好了並遺留給他的。


乾隆野史之婚外情:初次約會

乾隆皇帝畫像

乾隆的父皇雍正皇帝在位之時,不僅勤勉政務,而且極富管理國家、特別是極善於打理國家財政等諸事務的才長。所以,雍正在位之時,雖長期囿困於“謀父弒兄篡位’傳聞的侵擾,但是對於國家的管理工作,卻是一刻也沒有停止和懈怠過,甚至有時日批奏摺幾千上萬言。這是清朝任何其他皇帝都辦不到的事情。正因如此,有清一代,經過雍正一朝十三年的兢兢業業,革故鼎新,不僅掃除了康熙後期以來的諸多積弊,並理順了國家政府機構關係,疏通了國家財政命脈,特別是軍機處的設立,更是促成了皇帝號令上傳下達的迅即和暢通,國家實力進一步加強;並且為後世乾隆朝的國運昌隆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對於這個時期的的褒獎和肯定,一般叫做康乾盛世,但是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康雍乾盛世,因為雍正皇帝在這個盛世形成的過程中無疑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關鍵性作用。

而較之於乾隆皇帝來說,似乎從出生伊始,就富於做天下天子的天賦、秉性和資格:康熙鍾愛,養於宮中,親自教導;雍正看好,期許有加,墨定儲位。待到弘曆,也就是乾隆,成年之期,更是稟賦突出,嶄露頭角,亦顯現出大氣磅礴、氣定神閒、剛毅果決、並能夠乾綱獨斷、駕馭有餘、四方擺佈的做皇帝的才智。所以,乾隆皇帝即位之初,斷然將先朝舊臣,一個一個革的革,攆的攆,然後獎掖先進,安插親信,寵任權臣——傅恆就是乾隆看好的親信重臣之一——很快組成了自己的管理班子。故此,乾隆君臨天下,天下大定不成問題。

乾隆野史之婚外情:初次約會

孝賢皇后畫像


所以,生性風流倜儻的皇帝乾隆,喜歡上個把女人,並與之搞一搞婚外情,無論從時間上還是權利上甚至財富銀兩方面來說,都有著至高無上的優裕條件。或說不從,那只是死路一條。何況這事是乾隆和孫佳氏兩廂情願的,幾乎就是好事一雙,錦緞紅花,算不上一件稀奇的事,也大可不必大驚小怪。

閒話少說。

這天,乾隆與孫佳氏終於等到了一個再次見面的機會。

乾隆與孫佳氏約會的地方,叫做“萬方安和”,是一個鏡殿。它建在一個極大的水池中間,四面以橋與陸地隔離;而最為美妙且妙不可言的是,這個殿宇的內部,其四壁全部安置鑲嵌了從外國進口的、當時最為先進的水銀玻璃鏡,高可一丈,明亮清晰,彼此可照,四面可見。

這個鏡殿是他的父皇雍正的傑作。因所謂篡謀皇位的事情困擾雍正多年,所以雍正他雖身處帝位,卻是日日提心吊膽,謹小慎微地提防著誰誰會謀害他等等,由於類似如此這般的諸多原因,雍正命人建造了這個鏡殿,它的妙處是,任何人都不能私下接近並偷窺竊聽,是一處處理國家機密大事,以及能與心腹重臣隨心所欲地說話論事的好地方;據說雍正召幸極其愛寵的女子或嬪妃,也是在這裡,為的是一身化為無數身,便可嬌態盡顯,才能享受酣暢的豔福,

在這個陌生而又幻象重生的鏡殿約會,孫佳氏頗有點驚慌,不知道單獨和一個家庭以外的男人約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何況這個男人,是當今聖上。俗話說,伴君如伴虎,這個平日看上去孤傲不羈,威風凜凜,八面玲瓏的皇上,在與人單獨面對,或者說在與一個有家室的少婦約會調情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神態和行為。

她又有些興奮,因為這個地方對她來說太陌生和神秘了。但是今天,她又終於可以大大地開開眼界了。

乾隆皇帝宣旨的時候,是在下午。而於皇帝,原本是沒有任何理由宣召一個外婦的,何況還是一個一品重臣的夫人。如果沒有足夠的理由,比如說,非得如此做,才能處理好一件再棘手不過的軍國大事!否則,與禮制是完全不合的,朝臣們有上本參折言事的權利,甚至還可以請旨面諭規諫,說是作為萬方儀表、正人君子的皇帝,竊不能私自、私下裡他人之婦單獨會面,這樣一來將有毀皇帝的清譽,亦對於世道人心有著不可言喻的不良影響云云。

乾隆野史之婚外情:初次約會

乾隆皇帝與孝賢皇后畫像


但是乾隆皇帝是誰人?乾隆皇帝非其他皇帝。乾隆皇帝的天賦秉性,就是極善於乾綱獨斷,他以一個實在是足以說服天下人的、無可辯駁的理由,宣旨召見傅恆夫人孫佳氏,而朝廷上下竟也無人無以為對。關於這個理由,我將在其它文字另作敘述,那將是另外一個有關乾隆皇帝的更富於傳奇色彩的故事。

話說孫佳氏這次來與皇帝見面,竟然還是由其丈夫傅恆親自送來的。但是到得傳旨覲見時,卻被隔離開來,傅恆未準騎馬入宮。原來,傅恆是御賞紫禁城騎馬的重臣之一。

等孫佳氏惴惴不安地來到鏡殿所在的水池邊,便有太監上來請安,說:“萬歲爺已經等著了,請跟我來。”

孫佳氏很有點不安,只能硬著頭皮,跟著太監跨上朱欄曲橋。

待到臨近厚重華貴的雕花木門,太監說:“你自個兒進去吧,皇上就在裡面”,末了還強調一句,“並無他人。”

孫佳氏就因為這最後一句,而更加驚慌失措起來,既緊張恐懼,又興奮異常。這樣的感覺對她來說,是從來就沒有過的,但她卻又莫名其妙地產生一些期盼的心情,這實則是因為,她就要身處一個前所未有而又倏然降臨的場面,而且還是與一個陌生的男人單獨相處。而這個人卻是一個皇帝,與皇帝單獨見面,且是隔絕於外界,那還不得由他怎樣就怎樣啊。這樣想來,孫家氏還真的害怕起來。

孫佳氏因為穿的是“花盆底”而站不穩,在令人眼花繚亂、氣象萬千的鏡殿裡,踟躕不前,左右搖擺,而這樣的身態,要全靠腰肢扭動,方能保持平衡,真正如風擺楊柳,婀羅多姿,氣象萬千。

而身處暗處的乾隆皇帝,卻禁不住心旌盪漾,情不自禁地在心裡說:“她的腰真是活絡啊!”

於是,處於異常興奮之中的乾隆皇帝,更是情難自禁地,親切而溫柔地喊了一聲:“孫佳氏!”

孫佳氏大驚失色,轉身發現了皇帝,不由得以手拍胸,為自己壓驚。然後才跪下說:“臣傅恆之妻孫佳氏叩見聖駕。”

這一跪下去,雙腿被旗袍繃住,花盆底又難著力,竟站不起來。

而皇帝乾隆似乎有意惡作劇,伸出手去,卻不說話。

如此一來,一支白皙、豐腴、溫潤而小巧的手,最終交到了情濃意盡的皇帝的手裡。

乾隆和孫佳氏緩緩地坐下來。

乾隆說:“你在閨中時的名字,叫福如吧,‘千祥百福,三保九如’?”

對於皇帝的善頌善禱,孫佳氏不免顯得十分得意,因為這是天下第一人的皇帝,在對自己大唱善贊之歌,還有誰能夠享受這般的福祉呢?於是,孫佳氏立刻起身謝恩,“多謝皇上寵賜嘉言。”

皇帝微笑著,拉住孫佳氏的手說道:“以後在私下的時候,我就叫你福如吧。”

於是,皇帝一連好幾聲地叫著“福如”“福如”……

孫佳氏覺得“私下”二字很刺耳,便即說道,“體制所關,奴才不敢奉旨,請皇上收回成命,仍舊叫奴才孫佳氏。”

皇帝似乎聽而不聞,喊道:“福如!”

孫佳氏不能應答,但是又十分畏懼,只得把頭低了下來。

但皇帝卻顧不了那麼多,還提高了聲音,好像自言自語地喊著“福如、福如”。

孫佳氏依舊不答;皇帝也就不再出聲了,而是靜靜地,卻又楚楚地看著孫佳氏。

就這樣互相僵持著,沉默得令人窒息。

孫佳氏不由得長長地呼了一口氣。

“福如!”

皇帝突然又叫了一聲。這一次皇帝的聲音尤其溫柔,孫佳氏彷彿被這個聲音俘虜了。卻又馬上清醒了。

“孫佳氏在!”孫佳氏的回答,似乎仍舊在有意識地表明她的本意。

於是皇帝也不再堅持,而是與孫佳氏泛泛地、有意無意地談一些並不相干的事。

皇帝顯得很有些心猿意馬。

而孫佳氏因為多多少少的提心吊膽,以及強壓住的表面的鎮靜,即使面對的是當朝的皇帝大人,卻也只能答非所問,言不及義了。

這一點乾隆全都看在了眼裡,看她那種誠惶誠恐、畏首畏足的神態,還有她那雖然表面上抗拒,實際上終究顯得柔弱溫順的、可人兒的模樣,乾隆皇帝不得不由裡到外地產生一種難以遏制的愛意。這樣的愛意,使得他既想努力地去發起攻勢,乾點什麼,卻又身不由己地剋制著自己,儘管他是君臨天下的一國之君,沒有他幹不了的事情,但是從男女情感的角度來看,乾隆真正由衷地對眼前的這個美麗婦人,的確是又愛又敬,說穿了,是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對於美麗女人的尊重。甚至乾隆深深感到,這一份尊重,是至高無上的,無人能及的……

皇帝和孫佳氏,就這樣似是而非、漫無邊際地說著話,都在暗中猜度著對方的心思,卻都能夠保持著各自的矜持,以至於達到一種互不侵犯各有餘地的境界。

突然,皇帝站起身來,背手蹀躞;頎長的影子,若隱若現,隱現聚散 ,包圍著孫佳氏,使孫佳氏覺得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終於皇帝又坐下來,將一件早前約定的大事說定。這個大事,也是他們能在鏡殿安然會面的唯一理由。

於是,皇帝取出一隻金燦燦的懷錶看看,吃驚地說:“啊,只怕已經下鑰了。”所謂下鑰了,即是說乾隆皇帝所居住的寢宮之宮門,或者是這個鏡殿所處之宮的宮門就要關閉了,是時任何人都不得隨意進出,所以乾隆便有此一說。

皇帝拉動一根黃絲繩,鈴聲鏗鏘時,總管太監奉詔而至,說是並未下鑰。因為未奉旨意,不敢擅專。

孫佳氏鬆了一口氣,皇帝也放心了;否則傳出去這是宮門下鑰,內有命婦,這個名聲若傳將出去,是很難聽。

所以,乾隆皇帝與孫家氏這次的見面,這天就到此為止。

雖然這次,乾隆在孫佳氏那裡並沒有如他所願,不過乾隆想,時間有的是,太過操切和魯莽,是不智的事,只得慢慢再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