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血壓不穩定,頭暈頭疼頭脹?4個方法保護心腦血管

1、 春氣者,病在頭:頭暈、頭痛、失眠怎麼辦?


上週接診了一位80歲的阿姨,她晨起血壓高壓在170~200,低壓不高。下午高壓在130~140,同時伴有走路不穩、下肢軟的現象。睡眠不佳、易醒 ,脖子發緊,大便偏幹。脈沉細、尺脈偏弱,寸脈大;舌質偏暗紅,苔薄白。考慮肝腎不足、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以給她用鎮肝熄風湯。


春季血壓不穩定,頭暈頭疼頭脹?4個方法保護心腦血管


這位阿姨年齡比較大,因為血壓不穩,比較擔心容易出現的心腦血管病事件,所以在原先服用西藥降壓藥的基礎上,再用中藥進行一下調理。所以我在鎮肝息風湯的基礎上加了息風止痙的蟲類藥和活血鎮靜安神的藥物。針對手出汗比較多等症狀,又治以平肝潛陽,重鎮安神。服藥一週以來,她頭暈頭疼頭脹的情況緩解了,血壓基本也能控制在150~160,能夠平穩下來,睡眠也得到了改善。


春氣者,病在頭。春天這個季節常出現頭暈、頭痛、失眠這種情況的,很多高血壓的病人在這個時間容易出現血壓不穩定,也容易出現心腦血管病。所以在春天這段時間一定要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2、 春季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1、"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春季氣溫回升,但是不要急於全身換薄衣服,養生又舒適的穿搭是"下厚上薄":褲子穿厚一點,上衣可以穿薄一點,出門隨身攜帶外套,防止氣溫驟然下降和早晚的溫差。避免忽冷忽熱,減少血壓波動及心絞痛發作。


春季血壓不穩定,頭暈頭疼頭脹?4個方法保護心腦血管


2.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適當鍛鍊,精神愉悅。

《黃帝內經素問》中說:"春三月(農曆),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這講的就是春天的養生之道,勸誡人們應該入夜即眠(不熬夜),早些起身,披散開頭髮(古人束髮),解開衣帶(穿著裝束要寬鬆舒適),使形體舒緩,放寬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悅,胸懷開暢,保持萬物的生機。


這樣可增強心臟活動耐量,但活動量應因人而異,也要注意霧霾天不在室外活動。疫情期間,儘量居家活動。


春季血壓不穩定,頭暈頭疼頭脹?4個方法保護心腦血管


3、 飲食有節:"管住嘴"。

飲食上講究低油、低鹽、低脂、低糖,控制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防止超重,而且不可暴飲暴食,因為吃得過飽會造成心臟血液供應不足,大腦負荷加重,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4.按時服藥

心腦血管患者要遵醫囑按時服藥,不得擅自停服。一旦有胸悶胸痛等不適的症狀,及時就醫。


總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腦血管疾病預防和保健的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