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元好問的《驟雨打新荷》:人生百年有幾,休放虛過

鑑賞元好問的《驟雨打新荷》:人生百年有幾,休放虛過

元好問,金朝出名的文學家,他從小就天資聰穎,在他年少時,就被人們成為“神童”。但是,他在後來的科舉考試中屢次不第,十六歲就開始參加科舉考試,一直到三十五歲才中舉。他的一生十分坎坷,生活清苦,輾轉於官場,直到金朝滅亡。接下來,筆者跟大家一同鑑賞的是他的《驟雨打新荷》

綠葉陰濃,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海榴初綻,朵朵簇紅羅。老燕攜雛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驟雨過,珍珠亂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鑑賞元好問的《驟雨打新荷》:人生百年有幾,休放虛過

綠葉繁華茂盛,池塘中到處都是水閣,這裡是最涼快的地方。此時石榴花才剛剛盛開,十分妖嬈豔麗,還散發出一股濃郁的香氣。老燕子帶著自己的小燕子,正在嘰嘰喳喳地說著話,高高的柳枝上蟬正在鳴叫著,和燕子們發出的叫聲相和。驟雨突然降臨,就像珍珠一樣隨意飄灑,打在池塘中的每一片新荷上。

人生一共有多少長時間,想想那一番番良辰美景,就像剛做了一場夢,命運是好是壞都是由自己的前生定的,何必要讓自己苦苦操勞呢?邀請自己的賓客朋友一起玩賞,喝酒玩樂,暫且先讓自己喝個酩酊大醉。任憑日月輪轉,來去不停。

鑑賞元好問的《驟雨打新荷》:人生百年有幾,休放虛過

這首元曲的上片寫的是盛夏時分,人們納涼時流連光景的故事,主要寫景。通過分析作者鋪敘的各個層次,可以用漸入佳境四個字來形容。作者先是大力著筆描寫池塘水閣的一片片綠蔭,寫了“偏趁涼多”,輕微地點出了夏令。緊接著,作者在這片萬綠叢中,描繪了石榴花,朵朵花都呈現出紅色,可謂是鮮紅如羅,讓讀者覺得這番景緻讓自己的視線也明朗了起來。

進而,作者寫了鳥語和蟬鳴,這裡的鳥兒主要指“乳燕與雛鶯”,也就是在春季誕生,這個時候剛剛孵化出的新雛。這些鳥兒的聲音稚嫩而又嬌軟,蟬兒也是剛剛從蟲蛻中鑽出來,為池塘水閣增添了不少生趣。

鑑賞元好問的《驟雨打新荷》:人生百年有幾,休放虛過

到了此時,作者便開始妙筆生花,在熱烈且喧鬧的氣氛當中又敘寫了驟雨。這場雨並沒有煞風景,它是一場過路雨,不僅為盛夏增添了涼意,又為畫面潤樂色。

下曲作者開始即景抒懷,宣揚了自己應該及時行樂的思想,主調是比較低沉的,又顯得十分曠達。從用筆上來看,作者結束了上半部分的丹青描寫,換成了白描。“良辰美景”這句作者概括了前文,說這樣美的景色應該盡情欣賞,不要虛度。“窮通前定”說的是命運的好壞是前世註定的,這是宿命論。作者之所以會這樣說,意在指出“何苦用張羅”,也就是他反對鑽研心機之人。這樣曠達的外表之下,作者實在是按耐不住自己心中的苦悶。

鑑賞元好問的《驟雨打新荷》:人生百年有幾,休放虛過

“命友邀賓”兩句,說的是人生的樂趣就在於流連光景與杯酒。從六朝開始,封建的士大夫能有這樣的人生態度,元好問是第一位。因為歲月不等人,光陰如梭,總是讓人覺得心驚,若是終日沉浸於“酩酊”大醉裡,便可以短時間內忘懷。

應該指出這首元曲的後半部分所表現出的思想,即便是在封建古代也不會顯得高明。但從對自然美的發現和創造上,作者做的十分出色。

鑑賞元好問的《驟雨打新荷》:人生百年有幾,休放虛過

幾百年來讀者們所津津樂道的,並不是曲中論道的語言,而是那驟雨打新荷的盎然,以及流露出那份濃厚的生活情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