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风露杏花如雪;片时春梦江南水阔|《秦楼月》范成大的离歌

引言

周扬青与罗志祥分手,让万千螺丝粉炸锅。唉,为什么要分?不管他。离情别绪总销魂,道不尽的离情,说不完的相思。思妇诗词也是文人常用题材,一曲曲离歌相思曲,唱尽人间离愁相思苦!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有一首《秦楼月》,将离愁相思抒写的淋漓尽致,流传至今,感人至深,你读过吗?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片时春梦江南水阔|《秦楼月》范成大的离歌

原词

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暗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宋·范成大《秦楼月》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片时春梦江南水阔|《秦楼月》范成大的离歌

注释

楼阴缺:高楼被树荫遮蔽,只露出未被遮住的一角。

一天:满天。

烟:夜雾。

金虬:即铜龙,指针时的漏器上所装的铜制龙头。

罗帏:罗帐。指闺房。

灯花结:灯芯烧结成花,旧俗以为有喜讯。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片时春梦江南水阔|《秦楼月》范成大的离歌

△杏花如雪

独家解读:

浓密的树荫遮住了高楼,只能望见未遮住的一处檐角了,一天来我独上高楼凭栏眺望,望断天涯,却总不见您归来的身影。

圆月当空,明光如银,栏杆的影子横卧在东厢房上,屋内我还在独守空房思念着您!

月华如水,静静地泻在东厢房上。

窗外,满天的清风冷露,树树杏花开放,花开似雪。

隔着浮起的烟雾,听见那催促时光的漏壶下,铜龙滴水如泣,声声似我相思的哽咽。

厢房里的床上罗帷昏暗,红烛泣泪,却结出了美丽的灯花,就像当年的花烛夜一样。

烛结灯花,莫非要有喜事儿降临,您要归来了吗?

我做了一个梦,梦里也是春天,我来到了您去的江南,江南水阔天长,总寻不见您的踪影。

可是梦只是片刻就醒了,让我心伤不已!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片时春梦江南水阔|《秦楼月》范成大的离歌

△罗帏暗淡灯花结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作。范成大有《秦楼月》五首,其中以此首最佳。上片描绘园林景色,下片刻画人物心情。整首词感情真挚,情景交融,以自然之景和闺中之况来衬托思妇的寂寞哀愁。此词委婉含蓄,清疏雅洁,是婉约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片时春梦江南水阔|《秦楼月》范成大的离歌

△江南天阔

其中上阕东厢月的意象让人想起李太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思念,想起张若虚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思念,想起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思念……当然也会想到“待月西厢下”的美事。月是团圆的象征,写月多为寄相思。而下阙结尾化用岑参《春梦》诗“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二语,含蓄蕴藉,比韦庄《木兰花》中的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意思更惹人遐思,更意味深长。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片时春梦江南水阔|《秦楼月》范成大的离歌

△片时春梦

结语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片时春梦,江南水阔。一曲《秦楼月》,范成大的离歌打动过多少人。多少离人,从中找到了慰藉。思妇的相思,化成一曲春词,离歌已唱了千百年。有人说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寄托臣子思君王之情,不知您是否认同?这种说法也真够曲折的,若是真是如此,那么这首词也太含蓄隐晦了吧!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片时春梦江南水阔|《秦楼月》范成大的离歌

△范成大像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进士出身。曾充赴金使节。官至四川制置使(掌管边防军务的长官)、参知政事(副宰相)。他是南宋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词,所涉及的面没有诗歌那么广阔,主要写自己闲适的生活,缺少社会意义。今传《石湖词》。

一天风露杏花如雪;片时春梦江南水阔|《秦楼月》范成大的离歌

△喝茶品词

#宋词# #宋词欣赏# #阅读的温度#

☞图片自网,涉权请删。欢迎转发评论。#雅室雕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