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使用電子琴自動伴奏中ABCD四個變奏和插入“加花”的問題

應一個朋友的要求,來談一談關於電子琴自動伴奏中ABCD四個變奏和插入(“加花”)如何使用的問題。

電子琴自動伴奏ABCD四個變奏,使用過程中倒是有一些講究:這個講究就是要根據樂曲的發展變化來決定。尤其是對於敘事曲類的作品,通常都有一個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個過程,這ABCD四個變奏就是要根據這個變化過程來決定如何變換使用。 所謂開端,通常就是樂曲主歌部分的第一段,這一段通常用A變奏;所謂發展,通常也應該就是主歌的第二段,這一段通常就用B變奏;而高潮,就是所謂的副歌部分了,這個部分,如果可以分為前後兩層,那就按先C後D的順序來變換使用。

至於前奏部分該用哪個變奏,用多少個變奏,這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所謂具體情況,就是前奏有長短之別,以及感情強弱的變化。比如《父親》一曲的前奏,可以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部分可以由B變奏開始,後部分進入高潮,可以用到C變奏;而《母親》一曲的前奏則比較長,感情強弱的變化比較大,我把它分為四個部分,按照從A——B(或者C)——A——B(或者C)的順序來變換。

至於間奏,應該是與 前奏差不多,這裡不需贅述。

至於尾奏,也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有些是在高潮中戛然而止(也可以說是沒有尾奏的尾奏),這種情況不需變換,就如《父親》和《母親》,歌曲直接在高潮中結束;而很多時候都是有一個漸弱的過程,這時候,你就需要注意變換了,要由D(或者C)變回B(或者A),然後再慢慢地結束,比如《姑娘我愛你》、《呼倫貝爾大草原》和《驛動的心》等等歌曲。

最後一點是談關於插入(“加花”)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在變換音色的時候,都要插入(“加花”)的。為了減輕左手的負擔,或者有時候需要縮短左手的操作時間,這個插入(“加花”),可以連同音色一起用註冊記憶保存起來,你一按音色(註冊記憶)鍵,加花就一起插入進來了,好方便呢!有時候是在樂句的轉折或者遞進的時候需要插入(“加花”)。當然,最主要是根據音樂的感情、層次結構來決定是否進行插入(“加花”),但是切記,絕不可興之所至,愛加就加!就比如,食鹽有味道,煮菜需要加鹽:加少了,菜就變得淡淡的沒有味道;加多了,也會適得其反——苦不堪言——反胃呢!如何做?就一句話——適當最好!

—— 一個業餘愛好者的心得體會。

說得不到的地方,請大家補充;說得不對的地方,敬請各位大師批評指正!

附:參考歌曲——

1)《父親》:
http://www.365yg.com/item/6448725738722951694/

2)《母親》:
http://www.365yg.com/item/6448374509647954445/

3)《姑娘我愛你》:


http://www.365yg.com/item/6451738872580669966/

4)《呼倫貝爾大草原》:
http://www.365yg.com/item/6450600494762033678/

5)《驛動的心》:
http://www.365yg.com/item/644986414640083815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