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木心《素履之往》:微言大義,道盡淡然人生

“所謂萬丈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里。”因為一句詩愛上一本書,因為一本書瞭解一個人。走進木心的世界,便是從《素履之往》開始的。

讀木心《素履之往》:微言大義,道盡淡然人生

《素履之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素履之往》是木心先生的一本散文小札。木心先生在本書自序的第一句就說:“總覺得詩意和哲理之類,是零碎的、斷續的、明滅的。” 此句十分貼切地形容了本書的特點,字數不多,卻雋永悠遠。

誠如木心先生所言,“哲學家,言多必失,失多必謬。”先生惜字,文筆精煉,字字珠璣。故而《素履之往》中的文字給了我一種樸實自然、冷靜平和的感覺,大抵如魯迅先生“從來如此,便對嗎?”那般辛辣諷刺又直抵人心。雖語句簡短,但意蘊深長。

“短見者把遠見者看做瞎子。”腦海裡不由得聯想起董必武為中共一大會址的題詞——“作簡也始,將畢也巨”。1921年7月,在上海極其秘密而又極其重要的會議——中共一大隻有十幾人參加。當時,又有多少人能滿懷信心地肯定中國共產黨能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簡”到“巨”?眼睛能看得到的地方叫視力,看不到的地方叫眼光。許是這樣,短見者譏諷遠見者勾勒出的藍圖是虛空臆想,才認為他是瞎子而已。如此讀來,短短十一個字給人許多感觸。

讀木心《素履之往》:微言大義,道盡淡然人生

木心先生

“許多‘個人’加起來,便是‘時代’。”木心先生為舊中國熟門熟路墮落的青年扼腕長嘆。世界的樣貌與你我有關,當下的中國,青年一代敢於擔當,衝鋒在前,為此句添加了新的時代註解。

讀罷此書,我總在想一個問題:木心的詩為什麼如此短小精悍又深刻智慧?還是在詩中找到答案,“別人的藝術無法使自己成熟,只有自己的,才行。”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沒有對人生冷靜透徹的思考,是寫不出這樣的文字。

藝術如此,詩如此,思想亦如此。

閱讀多看點:

從前慢丨用半生流離 寫一生淡然

來源:國防在線客戶端 作者:李晨 閆珂

很多人對木心先生的瞭解只停留在《從前慢》上,但這首詩還遠不能代表他。

木心的詩充滿形而上的沉思,他所關注的大多是一些存在向度上的問題,比如美、藝術、文化、人性、宇宙等。即使寫日常生活,他也不會只停留在日常上,而往往是從一個極平常的細節開始,直抵根本性的問題。

這讓他的詩充滿了哲學意味,因此有些人便覺得他的文字沒有人間味。實則不然,先生用文字觸及讀者的內心,引起靈魂的共鳴,是更能觸及生命本真的審美體驗。

讀木心《素履之往》:微言大義,道盡淡然人生

木心先生

木心先生的文學作品大體分為散文、詩歌、小說和俳句等,作品既有老莊的氣息、魏晉的風度以及承接自《詩經》的樸素,又有古希臘酒神與日神精神、尼采哲學、西方文學及現代藝術的影響。先生連通了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藝術與哲學,此岸與彼岸,使兩端得以對話、融合。

讀木心《素履之往》:微言大義,道盡淡然人生

木心紀念館

木心的作品既可淺讀又可深讀,淺讀有淺讀的樂趣,深讀可以讀出另一重意義。他就像一片大海,浩瀚而精深,能從中看到什麼樣的風景,取決於讀者自身的才識經驗性情,所以陳丹青才說,閱讀木心,就是在閱讀自己。


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

作者:黃澤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