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視頻會召開

4月20日,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在南寧召開視頻會議,部署全區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錫熹出席會議並講話。

全區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視頻會召開

吳錫熹出席會議並講話

全區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視頻會召開

會議現場

會議指出,2019年我區不動產登記工作成績顯著,全區所有市縣實現了“一窗受理、並聯辦理”,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域不動產登記、交易、納稅“一事通辦”,一般類型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以內;實現了將不動產抵押登記窗口前移至銀行機構和抵押登記即時辦結;“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全面推廣應用,便捷高效的“網上辦理”體系逐步形成;夯實了登記基礎,存量數據整合基本完成。所涉及登記財產的各項營商環境指標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南寧市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改革構建智能服務新體系獲國務院通報表揚。

會議強調,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要明確目標任務,紮實推進統一確權登記各項工作。一是全力推動優化營商環境登記財產指標達到全國一流。各地要持續在登記流程、收件材料上做“減法”、在便民利民舉措上做“加法”,全面提高不動產登記質量和效率。到今年底,要實現法院文書繼承(遺贈)、地下車庫、獨棟居民住宅樓等類型不動產轉移登記(除歷史遺留問題及農村不動產等複雜類型外)2個工作日辦結,辦理環節壓縮至3個以內;企業間不動產轉移登記1個環節0.5個工作日辦結。登記財產所需費用壓縮至財產價值的4.6%以內,土地管理質量指數提高到25以上。

二是全面完成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任務。今年底要全面完成本地農村不動產權籍調查,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率達90%以上,基本實現 “應登盡登”。各地要以未確權登記的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為工作重點,充分利用“三調”和“一、二期登記”成果,靈活開展權籍調查和確權登記發證。要依法依規辦理登記,不得通過登記將農村違法用地合法化。要嚴格登記成果管理,全面收集、整理和完善農村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和農房等不動產登記檔案資料,將各歷史階段形成的權籍調查成果和登記資料數字化處理,納入不動產登記數據庫。

三是規範有序推動林權不動產登記。各地要主動加強與林業部門的溝通銜接,加快推進林權檔案資料的清查和補充完善,確保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以來涉及的全部紙質和電子檔案資料的移交工作。各級要抓緊順暢林權登記機制,按照“申請一宗、核對一宗、完善一宗” 和“急用先辦”的要求,穩妥處理歷史遺留問題,依法辦理登記。各地要按照“邊辦理、邊糾錯、邊整合”的原則,按照不動產登記數據整合標準,對林權登記存量數據進行整理、核實和整合彙總入庫。

四是紮實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工作。2020年,自治區層面要在完成北海紅樹林確權登記試點的基礎上,開展6個自然保護區、11個自然公園,左江、右江、邕江、紅水河等4條江河,以及森林自然資源(7個區直國有林場)的確權登記。各市縣參照自治區做法,完成本轄區內除國家和自治區直接開展確權登記之外的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的統一確權登記,開展森林自然資源的統一確權登記工作。

會議要求,各地要按照今年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的目標任務、時間安排和有關要求,加強工作組織協調,落實經費、人員,做好工作統籌,強化檢查督導,確保如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要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抓好經常性警示教育,持續加大作風建設力度,強化廉政風險防控,嚴防不動產登記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

會上,南寧市、百色市分別作了經驗交流發言。

廳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全體人員,信息中心、自然資源和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在主會場參會。各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和涉及營商環境及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的人員在各地分會場參會。

來源:廣西自然資源廳網站

作者:潘麗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