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作為近代文豪,死後為何沒葬入八寶山,反而埋在荒山大寨?

引言

中國歷史悠久,有著璀璨的文明。聖人先賢,文人武將,是文明的精華所在,是歷史的精髓所在。武將保境安民,護一方百姓安寧。文人揮筆傳情,針砭時弊,為盛世之治殫精竭慮,為後世傳揚精神。文人風骨,後世讀來,依然蕩氣迴腸。“是以怡悵述情,必始乎風;沉吟鋪辭,莫先於骨。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 ,《文心雕龍·風骨》詳盡敘述了文人的風骨與氣節,文可見人,文風即人品。

01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先生所作的《竹石》,至今讀來,其中氣節仍然令人折服。古來文人,青史留名的,或桀驁不馴,或灑脫豪放,或寧折不彎,或天下為先。

郭沫若作為近代文豪,死後為何沒葬入八寶山,反而埋在荒山大寨?

▲鄭板橋畫像

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位為國為民的奮進者。他一生成績卓著,醉心於歷史劇本寫作,也是以筆觸影響了一代人,為國家留下了精神財富。他的所言所行值得葬入八寶山公墓,但他最終卻被葬在一處山野大寨。他就是近代文豪郭沫若。

郭沫若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小農家庭,但自小就彰顯出了卓越的才能,表現出了創作天賦。受過高等教育,認可民主思想,他決定到日本留學,瞭解了民主中的日本人生活,回到祖國,看到了國人的無知與愚鈍,仿效魯迅,他也棄醫從文,以筆為槍,直擊封建,為黎明前的曙光而奮鬥。

郭沫若作為近代文豪,死後為何沒葬入八寶山,反而埋在荒山大寨?

▲郭沫若蠟像

隨著時間的推進,郭沫若的文學風格更顯純熟,新文化運動時期,他的文學創作達到了頂峰,更是奠定了他的中國新詩創始人的地位,最為經典的就是《女神》,滿載他對新時代的希冀和滿腔的奮鬥熱血。後來,他創作歷史戲劇《屈原》,由此,名氣比之前更盛,可謂是一舉成名天下知。

郭沫若作為近代文豪,死後為何沒葬入八寶山,反而埋在荒山大寨?

▲《屈原》話劇劇照

在作品為天下人所知時,人們開始質疑他的人品,原因是郭沫若曾娶過三任妻子,最終都是慘淡收場。所以,他在文壇也是個很有爭的人物。但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旁人八卦輿論即可,其中滋味,也只有當事人才知曉。

02

郭沫若後來加入了革命的洪流,躋身政治領域,在政治和文學間遊刃有餘,一邊繼續自己的文學創作,一邊研究馬克思主義,有力推動了唯物史觀在我國的傳播。就在這段為國為民的奮進歷程中,他創作了《甲骨文合集》,讓我們可以領悟甲骨文的精妙奧義。他真正做到了學貫古今,和歷史對話,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獻。

八寶山革命公墓是在八寶山護國寺的舊址上修建起來的,現在是我國最著名的公墓。可以入葬八寶山的人皆是於國家、於人民有傑出貢獻的志士。郭沫若先生的一生所為,足以獲得葬於八寶山的尊榮,不過,他心心念唸的是山村大寨,是心之所向。

郭沫若作為近代文豪,死後為何沒葬入八寶山,反而埋在荒山大寨?

▲八寶山革命公墓外景

03

1965年,黨和中央發起了建設“農業學大寨”的口號,當時作為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積極響應,帶著科學家們深入山西大寨,他欣賞村民的艱苦奮鬥、簡單樸素的精神,將一窮二白的山寨,打造成了生機勃勃的山村。村民還堅持“三不要”與“三不減”也就是不要國家救濟款、不要國家救濟糧、不要國家救濟物與“不減社員的分配糧、不減集體的公積糧、不減國家的銷售糧”,給郭沫若的心裡留下了永久的震撼。

也許正是因為這段和人民共同生活的經歷,感念于山寨村民的質樸與自立,郭沫若先生才希望在死後可以迴歸大寨,和村民同在。最後,他如願被葬在了靠近大寨的虎頭山,回到了自己心心念唸的大寨鄉村。

郭沫若作為近代文豪,死後為何沒葬入八寶山,反而埋在荒山大寨?

▲郭沫若墓

人生在世,誰能脫離社會的大環境,凡夫俗子誰人不求生前身後名,郭沫若顯然對此並不在意。懷念大山,回到大山,長眠于山寨,這樣的結局,或許是在踏上這片熱土,感受到村民的熱情與勤懇之時,便已奠定的結局。或許,可以和質樸勤勞的人民同在一處,才是郭沫若先生的心之所向。

結語

生前虛名,身後浮雲。前人功過,自有後人評說。行事不應畏首畏尾,前瞻後顧,自當無愧於天地,無愧於內心,這才是文人的風骨,這才是大丈夫應有的氣節。

參考資料:

《文心雕龍·風骨》

《竹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