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北大才女, 在八寶山為其告別,撒貝寧為她致悼詞

上帝賦予她滿腹的才華,她是北大才女,但命運又給了她太多的苦難,飽經磨難的她,最終沒逃出厄運,病魔過早奪去了她年輕的生命,令人扼腕嘆息,唏噓不已。年僅24歲的她,北京大學破例在八寶山為其舉行了遺體告別儀式 ,撒貝寧為她致悼詞。

24歲的北大才女, 在八寶山為其告別,撒貝寧為她致悼詞

命運多舛

1979年,張培祥出生在湖南一個小山村,父親體弱多病,母親自小患上小兒麻痺症,一隻手幾乎癱瘓,還做過乳腺切除手術。她還有一個比她小5歲的弟弟。

如此家境,讓張培祥上小學都成了一種奢侈。10歲時幾乎輟學,姑父姑母把她帶到他們所在學校讀書,張培祥才讀完了小學。

1991年

張培祥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醴陵一中,由於家庭困難,她只能勉強上完初一,然後只能轉學到鄉下才能繼續學業。

24歲的北大才女, 在八寶山為其告別,撒貝寧為她致悼詞

高二那年

父母實在無力承擔女兒的學費了,一狠心就離開了校園到外地打工,如飄零的樹葉隨風飄蕩,“身世浮沉雨打萍”,冥冥之中,不幸中她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時任校長羅定中,正是在羅校長的幫助下,她才得以完成了學業,並以文科株洲第一,湖南第五的優異成績,考入北大法學院。

2003年夏天,非典”來了。

而這位歷經磨難的才女,卻迎來了生命中最大的磨難,不可逾越的災難。 她得了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2003年8月27日,“飛花”真的飛走了, 零落成泥碾作塵,惟有香如故。

24歲的北大才女, 在八寶山為其告別,撒貝寧為她致悼詞

同年9月2日

北大為張培祥在八寶山菊廳舉辦隆重追悼會,撒貝寧到場為其致悼詞。北大為一位學生在這樣的地方舉辦追悼會,是非常罕見的。張培祥留下的遺願比較特殊:將她的骨灰分成兩半,一半留在北京,這裡有她可親可敬的同學老師;一半帶回老家,家中有她慈愛的父母還有她放心不下的弟弟。


24歲的北大才女, 在八寶山為其告別,撒貝寧為她致悼詞

天才出於勤奮,寒門出才女。

讀書是她的嗜好,勤奮是她的法寶。去市裡的名牌高中讀書,就意味著更大的生活壓力,張培祥極力縮減自己的生活成本,沒錢買書,只能去書店“蹭書”。她一有空便去當地的新華書店看書,書店員工不下班,絕對不回家。其實哪裡有什麼天才,只不過是比別人多了幾倍的努力。家境的貧寒沒能阻擋她讀書求知的腳步,儘管一路艱辛,但她含著淚帶著笑 ,一路跌跌撞撞走了下來。

24歲的北大才女, 在八寶山為其告別,撒貝寧為她致悼詞

正是這份執著和勤奮,造就了一位傑出的北大才女。

在北大那幾年,張培祥如魚得水,文思泉湧,出版了長篇作品《大話紅樓》。

譯著有《所向披靡》《你像你的狗一樣快樂嗎》等等,創作和譯著有百萬字之巨。

除了寫作和翻譯,她還給北京電視臺寫電視腳本,湖南衛視品牌欄目《新青年》剛創立的時候,她協助欄目組精心策劃了前幾期節目,並擔任嘉賓主持。

2001年,張培祥以優異成績獲得法律學士學位,並選擇繼續深造,那時,她是北大唯一考上本校民商法碩士的女生。

24歲的北大才女, 在八寶山為其告別,撒貝寧為她致悼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紀實小說《賣米》,權威文學雜誌《當代》署名“飛花”發表了張培祥的這篇紀實小說《賣米》,被《新華文摘》轉摘,一度引起轟動。後來獲得北京大學首屆校園原創文學大賽一等獎。

24歲的北大才女, 在八寶山為其告別,撒貝寧為她致悼詞

結束語:帶著太多太多的遺憾,這樣一位才女悄然離去,花開花落,香消玉殞。但她那種不畏坎坷,不向命運低頭的執著,將激勵我們勇敢前行,勇往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