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T加鹵素燈泡的奔馳GLB是豪華品牌的底線嗎?

1.3T加鹵素燈泡的奔馳GLB是豪華品牌的底線嗎?

近日,奔馳GLB推出了4款新車型,包括兩款180和兩款200。原本只是常規的新增和改款,卻因為某些配置過低在網上引起熱議,甚至有觀點認為奔馳GLB已經刷新了豪華車的底線。那麼,究竟是哪些配置讓原本風評就不算太好的GLB再惹爭議?

讓GLB受到質疑的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全系1.3T的動力配置,二是低配車型使用鹵素大燈的做法。

1.3T加鹵素燈泡的奔馳GLB是豪華品牌的底線嗎?

在此次新增兩款180車型之前,奔馳GLB全系標配的是1.3T高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120kW,最大扭矩250Nm。

由於GLB有7座版本可選,因此即便是高功率1.3T發動機,也一直被詬病為“小馬拉大車”的典型代表。雖然GLB的車身尺寸不算大,但既然提供了7座車型,那就應該配置與7座車定位相符的動力水平,但奔馳反而給GLB全系搭載了1.3T發動機,這也讓GLB成為所有豪華品牌中唯一一個全系排量低於1.4L的車系。即便是定位相對更低的奔馳A級,也還有2.0T的高配車型用來“鎮場子”。

1.3T加鹵素燈泡的奔馳GLB是豪華品牌的底線嗎?

出於對GLB動力水平的不滿和疑慮,部分持觀望態度的消費者都在等待更強動力版本的上市,然而這次新增車型非但沒有使用更強的發動機,反而搭載了和A級相同的1.3T低功率版本。

1.3T加鹵素燈泡的奔馳GLB是豪華品牌的底線嗎?

雖然未來不排除GLB也會像A級一樣增加一款2.0T的車型,但1.3T無疑還是這個車系的主流配置,而GLB無論從定位還是實際情況來看,動力水平都不應與A級看齊甚至更低。此外,A級2.0T車型的價格是29.98萬元,而GLB的起售價都要29.28萬元。

那麼,奔馳GLB的動力與其它豪華品牌入門產品相比由是什麼水平呢?

1.3T加鹵素燈泡的奔馳GLB是豪華品牌的底線嗎?

從表格中不難看出,奔馳GLB無論是與寶馬奧迪的入門級轎車還是入門級SUV相比,其排量、功率和扭矩都是最低的,但價格上無論是起售價還是最高售價卻又是最高的,與其說GLB是小馬拉大車倒不如說GLB是小馬拉貴車。

除了全系標配1.3T外,GLB的另外一個槽點就是低配車型配備的鹵素大燈。

通常來講,大燈光源的從低級到高級的排序是鹵素、氙氣、LED、激光,而鹵素光源即便是放在合資品牌10-15萬緊湊級車上都已經是低配車才有的配置,在豪華品牌上基本已經絕跡。

1.3T加鹵素燈泡的奔馳GLB是豪華品牌的底線嗎?

在寶馬和奧迪方面,X1、1系、Q2L和Q3均為全系標配LED大燈,而A3低配車型標配氙氣大燈但可選裝LED、高配標配LED大燈。因此在寶馬和奧迪的入門級車型中,鹵素大燈已經不再進行配備。

但在奔馳的產品中,使用鹵素大燈的倒不只是GLB一款車,在A級、GLA以及進口B級的低配車型的配置表中都還能看到鹵素大燈的身影。

雖說寶馬和奧迪在發動機排量和大燈上要優於奔馳,但這並不代表兩個品牌就不存在為豪華品牌刷下限的行為,畢竟奔馳對於產品的處理也一定是在考量了競品之後才決定的。

1.3T加鹵素燈泡的奔馳GLB是豪華品牌的底線嗎?

對於寶馬而言,最大的槽點無非就是1系、X1、X2等車型所使用的前驅平臺以及1.5T的三缸發動機。前驅平臺被質疑更多的是因為寶馬與後驅幾乎劃等號的品牌形象,但三缸機的使用也讓寶馬成為第一個在中國使用三缸機的豪華品牌,這甚至比GLB全系1.3T的影響更大。

至於奧迪,被diss最多的自然就是被稱為“換殼高爾夫”的A3了,同樣的MQB平臺、同樣的動力總成,到後來甚至連價格都差不多了。回想一下,豪華品牌被稱作是換殼車的不多,A3算一個,但同樣出自MQB平臺的奧迪車還有Q2L和Q3。

1.3T加鹵素燈泡的奔馳GLB是豪華品牌的底線嗎?

眼看著奔馳和寶馬都拿到了“第一”,奧迪似乎也有些“眼紅”。就在前不久日內瓦車展前夕,奧迪發佈了全新一代奧迪A3,其中有一項配置讓人大跌眼鏡,在外媒對海外版A3的描述中說到:“新一代A3將只會在高配置動力的車型上使用獨立後懸架,低配車型將採用非獨立後懸架。”當然,鑑於大眾在中國吃過非獨立懸架的虧,所以不排除新一代A3引入國產後仍會全系標配獨立懸架,但倘若國產A3沿用了海外版的做法,那“第一個使用非獨立懸架的豪華車”的稱號非新一代A3莫屬了。

在諸多的豪華品牌中,有一個另類的存在那就是特斯拉,而特斯拉刷下限的方式也和ABB不一樣。

從最早自燃後拒不道歉,到在芯片上以舊充新,再到最近故意隱瞞新款Model3上市時間等等,特斯拉的下線既不在配置上、不在平臺上,也不在裝配工藝上,而是在於對待消費者的態度,一系列的套路和唯利是圖的做法讓特斯拉刷新了一個品牌的道德底線。

1.3T加鹵素燈泡的奔馳GLB是豪華品牌的底線嗎?

一類產品的發展方向最根本的是由供需關係來決定,豪華品牌的產品價格和品質之所以不斷下探,是因為消費者對於豪華品牌需求量的增加,而當消費者對於豪華品牌的需求只剩下一個車標時,一些產品力達不到豪華車標準的豪華車也就應運而生,而此時豪華車滿足的不再是消費者對品質和品牌的追求,而是品牌和低價的需求,如果這樣的供需關係在未來成為主力,那最終消費者和車企究竟是受益者還是受害者?


文/王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