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最近,網上流行一個段子說“中國修地鐵最慢的城市是西安,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段子固然是段子,但是從側面說明了西安文物古蹟之多。


西安作為世界久負盛名的文化古都,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西安擁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年的建都史,先後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2011年國務院根據《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將西安確定為“全國曆史文化基地”。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十三朝建都西安一覽表•坤庭書房


日前,陝西省文物局公佈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全省文物資源2020年版最新統計數據。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2020陝西文物資源概況•陝西省文物局


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西安目前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點有3246處,其中有級別文化保護單位392處,

世界遺產2處6個點,可以說是“一步一文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安的建成區與遺址區高度重疊,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建設之間是如何協調共存的,我們來一探究竟。


西安文物保護歷程回顧


1950年到1980年間,西安市人民政府分別對鼓樓、大小雁塔等文物古蹟進行了修葺工作,編制了西安市第一輪城市總體規劃。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20世紀50年代的西安鐘樓•新華網


根據城市發展的歷史沿革,規劃沿襲了唐長安城以來所形成的棋盤式路網和軸線對稱的整體格局。


另外,城市發展特意避開了周、秦、漢、唐四大遺址地區,避免了城市現代化建設對這些歷史遺蹟的破壞。


這也為現在遺址的開發復原等建設提供了可能,為今後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了良好堅實的基礎。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20世紀80年代的西安大雁塔•NEWS


1982年,西安市被確認為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隨後的城市總體規劃中,重點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進行了說明。


1980年到2000年,規劃提出了“保護現存明城的完整格局,顯示唐城的宏大規模,保護周、秦、漢、唐的重大遺蹟”的保護戰略,對文物古蹟、歷史街區、城市風貌進行了全面保護。


這一階段為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要階段,該階段實施了明城牆、環城綠化、護城河、環城路四位一體的環城工程,對保護古都風貌特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西安城牆的環城綠化•NEWS


同時該階段制定了各種法規,如《西安市周豐鎬京、秦阿房宮、漢長安城和唐大明宮遺址保護管理條例》、《西安市控制市區建築高度的規定》等。


這些法規使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法制化,確保了規劃的嚴肅性和可實施性。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西安古城牆一角•NEWS


2000 年以來,《西安宣言》的發表,使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利用和世界古城保護運動接軌。自此,開始了全面按照國際準則和國家法規開展保護工作的新時期新局面。


在城市發展格局上,確定了“新舊分治”的規劃思想,疏解舊城,建設新城。這時期,注重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同時,也開始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西安大雁塔的全新風貌•NEWS


西安文物保護新的挑戰


隨著西安經濟體量不斷壯大,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骨架不斷被拉大。歷史舊址與現代新城融合的同時,保護與發展又面臨著新的挑戰。


2011年西安地鐵二號線(北段)通車運營,標誌著西安進入“地鐵時代”。然而地鐵二號線的修建過程中,總是會和各種文物古蹟“不期而遇”。


據統計,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和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對二號線沿線進行考古發現,迄今共發現並清理古墓130餘座,出土器物200餘件。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西安地鐵在規劃建設中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陝西省文物保護條例》及省市有關文件要求。


在西安地鐵二號線建設中,針對地鐵下穿西安城牆、鐘樓等文物建築採取了一系列科學有效的工程保護技術措施。


這些措施包括採取雙向繞行、加大埋深,盾構施工、控制沉降,採用暗挖法,無縫接軌等,對其他地區地鐵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具有借鑑意義,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肯定。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西安地鐵二號線鐘樓站施工剖面圖•NEWS


西安地鐵二號線貫穿城牆北門,鐘樓和城牆南門,地鐵在經過時都採取了避讓措施,除了要規避南門,還要規避永寧門下穿立交和地下停車場。


地鐵在修建時,將其設計的固有頻率和地上建築的共振頻率區分開來,是為了防止對地面建築的破壞。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西安對文物保護的良苦用心。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西安地鐵二號線施工現場•NEWS


同時,在經過古建築附近的地鐵軌道還鋪設減震彈簧以減少對古建築的影響。


二號線用於文物保護工程的投資就有2500多萬元,僅為了避讓明城牆和鐘樓工程措施費用就超過1億元,為了減震使用的鋼彈簧複製板道床1公里就要2000多萬元。


西安地鐵四號線,在經過曲江、大雁塔、大明宮等文物保護建築群的時候也都採取了相應的保護措施。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西安地鐵四號線路線圖•NEWS


西安對於文物的保護可謂是不遺餘力,甚至有時候已經到了近乎“偏執”的程度,但是,寧願城市建設慢一點,也要盡最大努力保護好祖先留下來的瑰寶,這是一種民族情懷,也是一份責任擔當。


西安文物保護全局規劃


我們根據古城區的文物保護,從更加宏大的整體和層次,看看西安城市發展與歷史文化遺存,如何形成交相輝映,和諧共生的局面。


西安的魅力在於古城特色,而特色的基礎又在於古城文化。古城的格局繼承了唐代以來棋盤式方格網狀的道路格局。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唐長安城平面圖•NEWS


此舉同時保護並發展了城市中軸線,保持了城市整體對稱的格局。中軸線以市中心的鐘鼓樓為中點,貫穿北城門、南城門,向南方延伸。


明城牆、環城綠化、護城河、環城路四位一體的環城工程的實施,保護和修復了明城牆,給西安帶來了明顯的環境效益和社會經濟效益,為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做出了很大貢獻。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西安城牆南門夜景•NEWS


保護古建築,不僅僅是維持建築本身的完整性,還要做到與現代城市發展建設和諧共存,相互映襯。


古城牆內建築高度和風格實行嚴格控制,建築高度控制採用分區梯級控制的佈局,建築採用傳統風格,保持了西安明清時代的古城風貌。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西安城牆內建築高度嚴格控制•NEWS


按照《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古城牆內側100米以內建築高度不得超過9米,建築形式應當採取傳統風格;100米以外,採用以梯級形式過渡,過渡區的建築形式採用青灰色全坡頂建築等。


通過建築高度的控制與風格的控制,避免了現代建築對古城視覺的干擾和破壞,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西安鐘樓與現代建築和諧共存•NEWS


在西安城區內,保留了很多標誌性建築,如鐘樓、大雁塔等,為了使這些建築有很好的建築景觀效果,提升城市的古城印象,整體佈局開闢了文物古蹟通視走廊。


按照《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需要對鐘樓至東、西、南、北門通視走廊寬度的控制和其間建築高度進行控制。


如規定城樓鐘樓至東門城樓通視走廊寬度為50米,通視走廊內建築高度不得超過9米,通視走廊外側20米以內建築高度不得超過12米等技術規定,切實提升了通視走廊的景觀效果。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西安城牆內的通視走廊景觀•NEWS


站在永寧門(西安古城牆南門)向北望去,視野中充斥著古城牆的古樸風貌,不會有現代建築干擾欣賞的目光,恍如置身於唐長安城。


這樣的景觀效果極大提升了古城的歷史厚重感。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在這裡和諧共生。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文物古蹟見證了西安的發展,它是這座城市的記憶。經過梳理西安在城市發展與文物保護方面的歷史進程,我們發現,時代在改變,不變的是這座城守護這份記憶的初心。


文章作者:兵馬永

@坤庭長安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如需轉載請在後臺留言申請

歡迎轉發、分享、留言、點贊

「坤地房庭 筆記長安」

與城市,共藍圖;與時代,共發展;與世界,共夢想

西安修地鐵最忙的是文物局?西安發展與文物保護如何和諧共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