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靚村,桃林富民!看新沂市時集鎮郝湖村綠色發展強村富民路

4月中旬,桃花落了,桃園裡少了賞花的遊客,安靜了許多。在新沂市時集鎮郝湖村的一片桃園裡,十幾位桃農正忙著給桃樹施肥。再過兩個多月,又大又甜的水蜜桃將陸續上市,桃農們又將迎來豐收的時刻。

桃花靚村,桃林富民!看新沂市時集鎮郝湖村綠色發展強村富民路

△郝湖村民給果樹授粉。

2016年,郝湖村被定為省級經濟薄弱村。窮則思變,郝湖村將目光聚焦到臨近的小青山林場的水蜜桃產業上,他們通過將農民土地經營權和貧困戶精準扶貧資金量化入股合作社,走出了一條“水蜜桃產業+股份合作社”產業發展新路徑。2018年,郝湖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100萬元,從省級經濟薄弱村一躍成為集體增收明星村。

致富路上也走過一段彎路

郝湖村位於新沂市時集鎮西北5公里,現有耕地8926畝,966戶,4020人,人均耕地2.5畝。傳統種植結構以小麥、玉米、山芋、花生為主。上世紀70年代旱改水有四分之ー農田栽植水稻,80年代初因水源問題和農業體制改革分田到戶,水稻種植隨之取消。

新沂盛產石英砂,時集鎮儲量尤其豐富。上世紀90年代,時集鎮開採石英砂的企業迅速發展。1996年,20多歲的小夥子郝其選自己開起了石英砂廠。

“當時每噸才賣十幾元,但隨著國內國際市場需求加大,到2010年的時候每噸賣到300元,我最多一年賣到2萬噸,廠裡工人就有100多人。”郝其選說起當年的成就還有點興奮。當時,僅郝湖村就有石英砂廠12家,從事石英砂開採、運輸等相關產業的村民近千人,幾乎家家都有人從事和石英砂相關的工作。

正當石英砂產業紅火的時候,由於環保不達標,2012年,時集鎮24家石英砂廠全部停產關閉。“開採石英砂要用鹽酸洗、粉塵也多,對環境汙染嚴重。”想到當時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郝其選記憶猶新。

沒有產業基礎、沒有村集體資產,紅火一時的郝湖村一夜又回到了從前。2016年,郝湖村被省定為經濟薄弱村。

2014年,村民選舉郝其選為村主任,後來又當上了村支書。帶領大家儘快脫貧致富,是他這個支書和村支兩委的首要任務。

外出考察,想到過種植中藥材、種植花卉,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利用郝湖村背靠小青山的獨特地理環境和土地肥沃的優勢,走綠色發展之路,種植水蜜桃。他們想的是,水蜜桃開花和採摘季節,可以帶動鄉村旅遊。

桃花靚村,桃林富民!看新沂市時集鎮郝湖村綠色發展強村富民路

△郝湖村的水密桃花開時的美景。

走上生態優先的幸福路

從2014年起,郝湖村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建成了水蜜桃產業園,千方百計提高土地經濟效益。村裡成立了匯康果蔬專業合作社,集體流轉土地栽植水蜜桃400畝、核桃園420畝。在村合作社帶動下,農戶自發積極流轉土地,成立專業合作社5個、家庭農場12個。目前,郝湖村已栽植水蜜桃近7000畝、核桃420畝。水蜜桃早中晚熟品種兼備,每年從5月份開始上市到10月底結束,畝均效益最低8000元、最高20000元,是種糧食效益的20倍。

村民郝尚武以前在蘇州做鞋生意,一年也能賺十幾萬元,“但是一年到頭不能回家,家裡有老人、孩子不能照顧。”聽說村裡發展水蜜桃產業,他積極響應村裡號召回家種植水蜜桃,如今他種植水蜜桃60畝,收入可觀。一些村民把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每年有固定的土地收益,除此之外,到桃園打工一天,能掙80到100元,又多了一份工資性收入。

郝其選說,一部分人富了不算富,要讓全體村民都能脫貧致富才是根本。村裡利用省專項資金200萬元與幫扶資金60萬元,建設800畝水蜜桃基地,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資金入股,其中400畝由村集體按照股份合作自主經營,經營收益40%作為村集體收益、30%作為公積金和再生產費用、20%作為全村群眾分紅、10%作為低收入農戶專項扶貧基金。400畝由種植大戶入股經營。同時,盤活二七乾渠兩側土地380畝,採取與群眾合作經營的模式,種植果材兼備的美國山核桃。其中,群眾以土地折價入股份收益分配50%、收益30%作為村集體公積金和再投入費用、收益20%作為全村群眾分紅。

村裡還積極打造水蜜桃農業產業觀光園,發展現代農業,農產品質量追蹤溯源、網絡銷售的電子農業,努力構建郝湖村“人均一畝桃”的產業發展格局。既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加快群眾脫貧致富步伐,又壯大了集體經濟。

桃花靚村,桃林富民!看新沂市時集鎮郝湖村綠色發展強村富民路

△郝湖村58歲路家松種植水蜜桃脫貧。

今年58歲的村民路家松就是通過種植水蜜桃脫貧致富的。路家松一直在蘇州一家企業做模具工,月收入四五千元,家裡生活還可以。但是因為女兒生病手術,不僅花光了家裡的積蓄,還欠下了外債,成為村裡建檔立卡的低收入戶,2016年,在村裡的幫助下,他種植了20畝水蜜桃,年收入有十幾萬元,很快就擺脫了貧困。現在,他家種植了水蜜桃47畝,年收入幾十萬元。他自己也成了桃樹種植的行家裡手,還經常到外地給人家做技術指導。

到2019年,全村185戶489人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今年,力爭實現低收入農戶人均年收入12000元以上。

桃林環抱著秀麗的村莊

村民富了,對生活環境要求逐漸提高。在郝湖村西姜莊,花紅草綠,樹木茂盛,村道硬化整潔,每隔幾米便設有路燈,村民們新建的小洋樓錯落有致。

桃花靚村,桃林富民!看新沂市時集鎮郝湖村綠色發展強村富民路

△郝湖村西姜莊花紅草綠,樹木茂盛,小洋樓整齊明快。

村民高洪德說,別看現在的西姜莊這麼漂亮,以前的環境可差了,家家有豬圈、有廁所,道路泥濘。2017年,村裡開始對西姜莊進行大力整治,才有了今天這個模樣。結合本村土質、氣候等特點,郝湖村發動群眾把公共綠化與自家的菜園子結合起來,每家每戶都種上幾株桃樹,同時村裡統一栽種石楠、冬青等,保證村莊一年四季常青。

桃花靚村,桃林富民!看新沂市時集鎮郝湖村綠色發展強村富民路

△脫貧後的郝湖村西姜莊。

村裡有了集體收入,近幾年又投入到改擴建道路、安裝路燈、建設村綜合服務中心和村民文化廣場等公益事業上來。“我們先後硬化村內水泥路6200平方米,鋪設砂石路3000平方米;拆除豬圈120個、旱廁126個,新建公廁2座;疏浚村內汪溏1500米,貫通排水系統。”郝其選介紹。郝湖村還通過黨建扶貧、水蜜桃產業發展、公共空間治理及“一核三體”的管理體系建設,不僅摘掉了經濟薄弱村的帽子,還基本實現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目標。

如今,走在郝湖村的鄉村小道上,滿眼是鬱鬱蔥蔥的桃樹,空氣變得格外清新甜潤,每年桃花盛開和桃子成熟的季節,很多城裡人都喜歡來這裡遊玩、採摘。“桃樹多了,森林覆蓋率也提高了,綠色發展讓郝湖村百姓嚐到了綠色發展的甜頭。”村民郝榮富滿臉笑容地說。

郝湖村這兩年加大公共空間治理力度,節約出集體土地320畝,用於建設文化廣場和栽植綠化。2018年,郝湖村被列入徐州市級“美麗宜居鄉村”示範村;2019年,被評為“徐州市最美鄉村”。

圍繞時集鎮農文旅相結合的要求,未來郝湖村將和全鎮產業發展更加緊密配合,打造出富有特色的農業旅遊觀光園、現代農業示範園,成為“農村產業強、鄉村環境美、農村增收富”的“桃花源”。隨著水蜜桃產業園等旅遊資源進行提檔升級,將會有更多的遊客前來郝湖看桃花、品蜜桃。


徐報融媒記者:駱耀明/文 劉濱 / 圖

編輯:珊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