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適合投資哪個方面?

蝶die


疫情期間,雲計算以及數據中心“默默”支持了全國各地數億人口的協同辦公、在線上課、遠程醫療、遊戲衝關等等。上個週末,One World雲演唱會盛況空前,全球上千萬的觀眾通過網絡觀看,背後離不開雲服務的支撐。

4月20日,我國最大的雲計算服務商阿里雲宣佈,未來3年將再投入2000億元,用於雲操作系統、服務器、芯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麵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

阿里雲這一大手筆投資計劃,極大帶動了產業鏈信心,省廣集團、達實智能、龍宇燃油漲停,英維克、南興股份、數據港、證通電子、神州數碼、美利雲紛紛大漲。

阿里雲3年2000億加碼新基建

重點佈局數字經濟發達地區

公開信息顯示,阿里雲在全球21個區域部署了上百個雲數據中心,並廣泛採用液冷、水冷、風能等節能技術降低能耗,目前,阿里雲飛天操作系統管理的服務器規模在百萬臺。

3年再投資2000億元,意味著阿里雲的數據中心和服務器規模再翻3倍,將衝刺全球最大的雲基礎設施。目前,阿里雲在全球市場排名第三,但每年的增速超過亞馬遜和微軟。

據介紹,阿里雲未來建設雲基礎設施將重點佈局在中西部、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等數字經濟發達地區。

經濟發達地區對數據中心和雲資源的需求高,但與此同時,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能耗限制趨嚴,數據中心向環一線城市周邊佈局已成趨勢。不過,距離一線城市越遠,網絡延遲以及網絡帶寬成本也會越高。很多企業用戶和雲資源距離不是很近,網絡的延遲和帶寬成為企業用雲的一大痛點。

阿里巴巴基礎設施首席架構師、IDC總經理高山淵此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阿里雲會從用戶需求出發,選擇資源豐富的地方,同時綜合考慮土地、能耗、電力等因素來建設和投入雲計算基礎設施,未來更多會在華北、華東、華南等核心城市周邊佈局。

高山淵介紹,目前雲計算數據中心建設存在著核心城市需求旺盛,但土地和能耗有限,人才以及核心技術緊缺的短板,希望這個行業能夠增加一些技術指標的要求,同時希望在未來城市建設過程中,為雲數據中心新基礎設施建設預留相應的配套和發展空間。

雲計算仍保持高景氣度

近期,谷歌、美團等相繼關閉或收縮雲計算業務,讓不少人對雲計算行業前景產生擔憂。

事實上,今年仍然會是全球雲廠商資本支出的大年。

中信證券分析,從全球角度來看,亞馬遜、微軟、谷歌等雲廠商均表明2020年在數據中心方面的資本支出會加大,市場一致預期北美雲計算巨頭2020年資本支出同比增速為18%,顯著好於2019年水平;預計國內雲廠商資本支出的週期性復甦也將帶來數據中心板塊短期上架率、新增項目合同等指標明顯改善。

美團等參與者的退出,只不過說明雲計算賽道的競爭更為激烈,市場份額進一步向頭部廠商集中。目前,全球雲計算市場,亞馬遜、微軟、阿里雲穩居前三名,合計佔據了超7成市場份額。

東吳證券研報認為,5G創新應用以及物聯網應用的逐步落地,有望帶動數據流量的百倍增長,預計將帶動雲計算及更上游的IDC、光模塊、服務器、路由器等環節在未來三年以20%~30%的複合增速增長,行業景氣度加速向上具備確定性和可持續性。

數據中心、服務器等相關公司有望受益

雲計算基礎設施的部署離不開芯片、操作系統、服務器、交換機等關鍵設備。

阿里雲認為,只有以創新技術加持的新一代雲數據中心才能應對數據量暴增的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需求,成為真正的數字基礎設施。

據悉,阿里達摩院XG實驗室、平頭哥等最新研究成果將率先應用在阿里雲下一代數據中心。飛天雲操作系統、含光800芯片、神龍服務器、自研雲交換機、高性能低延時網絡、大計算系統集群等核心自研技術,將在雲數據中心大規模部署。

此外,疫情背景下,線上化和數字化轉型的趨勢不斷增強。中信證券認為,雲計算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雲網融合發展,將加速數據中心需求爆發,存儲產品、路由器產品等環節均有望大幅度增長。

同時,數字化建設帶動硬件底層芯片需求,半導體國產替代有望得到強化。運營商DICT數字化服務收入佔比也有望持續提升。5G和雲服務持續推進還有望孕育新的下游應用,AR、VR、IoT增量市場快速增長,雲遊戲進入試水階段。

中信證券建議重點關注雲計算、數據中心、運營商、半導體、雲遊戲等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包括小米集團、用友網絡、金山辦公、浪潮信息、工業富聯、紫光股份、光環新網、神州數碼、中國移動、亞信科技、中芯國際、兆易創新、歌爾股份、騰訊控股、網易、完美世界、三七互娛、衛寧健康等。




偉哥看人生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突如其來,擾亂了全世界人們的正常生活,對全球經濟的打擊也是異常巨大。中國最早受到疫情衝擊,也是防控效果較好的國家。自然也是最早的重啟了經濟建設。由於“傷口”較深,恢復還需要一些時間。但是悲觀者看到的是問題,樂觀者看到的是機遇!

面對特殊的2020年,我們投資的方向應該關注哪些方面呢?

下面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1,醫藥健康、養生保健行業

全球性疫情鬧得沸沸揚揚,千瘡百孔,口罩、消毒水等衛生防護用品,更是成為緊俏商品,充分提現了人們對健康防護的迫切需求。即便疫情過去後,人們的衛生安全意識已經覺醒,對此行業來說將支持長期的利好狀態。

2,遠程協作和辦公

疫情期間,所有的企業無法上班,會議無法開,辦公人員無法當面交流,一系列的弊端顯現。這個時候,一批遠程辦公軟件(例如釘釘、飛書等)大放異彩,遠程會議,在線辦公。隨著這一模式的推廣和實踐,必將改變新時代的商業行為。

3,線上娛樂、短視頻、手遊領域

少聚集,多宅家,在很長時期內會影響人們的意識行為,進而形成一種習慣。這為線上娛樂(電影,手遊等)及短視頻內容創作等領域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4,生鮮電商,在線問診等服務業

以菜場為例,消費者足不出戶,線上訂購,便可吃到新鮮的蔬菜食品,這種強制性的訂購模式,必然會讓人們養成依賴的習慣。

在線問診,幾年前出現的不溫不火局面,這次疫情,直接推進了該行業的進展。

5,在線教育、知識付費市場

這個領域可以劃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學生的線上學習。這段時間,好多培訓機構紛紛開始拓展用戶,例如好未來、企鵝輔導、猿輔導等也免費開放在線授課平臺。

其實這部分在線教育平臺,在疫情之前或多或少的發生過發展受阻現象,疫情的出現提供了空前的黃金髮展時機。隨之相關的周邊產品如學習平板,學習機器人等也會出現購買高潮。

第二部分,是成人的在線培訓。知識付費已經形成普遍接受的概念,大家宅在家,追求自我提升,也會成為更多人的訴求。如果從業者抓住機遇,打造IP ,將會在知識付費的領域斬獲更多的收益。

除此之外,還有好多領域有著不錯的發展前景,例如自媒體內容創業,同城物流,無人零售,無人餐飲,5G強科技支撐下的智能家居和大數據領域等等

展望未來,互聯網線上的生意,要比線下傳統生意的發展機會和空間更大。

2020年,既是“危”,也是“機”機遇需要睿智的預判和成熟的投資理念去抓取。祝你投資成功。


所長手哥


2020年的投資,肯定要為未來5-10年進行規劃。從當前的形勢和對未來的判斷來分析,我認為從4方面來考慮比較具有吸引力。

投資有風險,從自己懂的和自己的資金實力入手。

金融領域投資

金融領域可以投資的產品或者項目很多,所以最好選擇自己熟悉的和生活必需的。

有一點必須要強調,這裡說的投資,並不是一切都以收益率作為衡量標準的,需要覆蓋生活各個角度,同時要兼顧自己的資金佈局和各類產品權重。

1、保險類產品。針對生命健康的投資,比如:意外險、重疾或者醫療險。根據家庭成員情況進行計算清楚就可以,也不需要過度花錢。

2、公募基金。提醒一點,務必採用“定投”的模式,不要追捧熱點,享受一時的刺激。因為庚子年的變局比較多,所以務必保證資金安全,注重流動性。不要貪圖蠅頭小利。

3、股權投資。風險很高,但是有好的項目時值得參與。但是請務必研究項目發起人的運營能力和平時做事風格,成也在人敗也在人。

4、期貨市場投資。小散們不用關注這個方面。產業型客戶需要借用期貨市場做套期保值,學會利用金融工具保護遠期貨物的價值,將是各位要做的功課。

中國傳統文化領域投資

運用很多中國傳統文化的方式進行分析。

今年是庚子年,很魔幻的年份,只要我們好好活著,應該有機會見證很多歷史奇蹟。

1、可以考慮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元素的東西,目前在很多品牌或者領域都備受追捧,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依然有其神秘感。走文創這條路應該行得通。

2、不要考慮的:傳統文化不是裝神弄鬼,所以大家也需要回避一些靈脩之類的東西,容易被歸類為控制他人思想的領域,缺少正氣,不能投資。

培訓教育領域投資

這個就不過度解釋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AI技術的日趨成熟,知識付費以及網絡產品將是一波機會,線上線下可以同時考慮,但是需要考慮受眾群體的市場覆蓋率。

1、線上教育:最好做普及型的欄目,要有產品思維,關注小而美,適合平常百姓,有趣的、搞笑的、長見識的都可以。不要搞什麼精英文化,我不認為精英們會每天抱著手機天天刷各種節目。

2、線下教育:側重精英群體。至於內容就不贅述了,只要老師棒,內容有用,平時忙於工作的各路精英們,還是願意抽時間安心面對面學習的。順便認識些人脈,花錢買資源。

藝術品投資

對於投資客來說,藝術品投的是眼光。

提醒一句:藝術品投資風險很高,投入很大。

這方面投資沒有什麼具體標準,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慢慢研究吧。

我倒不建議參加拍賣會花巨資收藏大師真品(特有錢的除外)。投資者可以投資一些年輕的藝術家,不要只看技術,要觀察那個人的品行及格局。藝術這個圈子裡,技術高的大有人在,但是具備商業價值還需要其他方面的支撐。

有很多種增值的辦法,這裡不再舉例。因為沒有太多可複製性。

綜上所述,投資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因此,項目要好,運營的人要對,要符合社會大環境的整體發展,要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但是,投資有風險,錢是賺不完的,從自己能弄明白和有資源的領域入手,也許更容易獲得持續性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