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造物當隨時代,正如清代學者錢泳《履園叢話》中論銅匠曰:“鑄銅之法,三代已備,鼎鍾彝器,制度各殊……則知古人之精於此技者,代不乏人,如梁之開皇、唐之開元鑄有造像,宋之宣和、明之宣德鑄有爐瓶,則去古法漸遠矣。”可見古人已清楚的認識到,鑄銅之法,造器之形,均須因時而變,每個時期的銅器都要有當世之風貌。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履園叢話》又提到:“近吳門有甘、王兩姓,能仿造三代彝器,可以亂真。又嘉定有錢大田者,能仿造壺爵,與古無異。”錢泳雖誇讚當時的仿古之功,但即便做到與古無異,也難入文人之法眼,那些能夠入古出新的匠人,才會被識者尊崇。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錢泳所推崇者,其有述曰:“又有江寧人馮錫與者,為餘鑄如意百柄,蟾鐙一具,及帶鉤銅璧、靈鍾清磬、鐵簫、鐵笛、書鎮之屬,亦能仿商、周之嵌金銀,此又甘、王、錢三家所不及也。”匠人馮錫與為他定製符合當時文人審美之器物,而又能以獨特的工藝加入個人的創造與設計,師古而不泥古,這才是大匠風範,使得他在文人的心中得到了更高的評價。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如今的巧生爐第三代傳承人陳冠丞,便也是具有如此眼界的匠人。由於上世紀資料的缺乏,老一輩的傳人只能根據有限的素材進行復刻,以復原古代的宣銅爐,傳承這種寶貴的文化。而到了陳冠丞這一代,資料信息極為豐富,他常常往來於各大博物館,出沒於無數拍賣會,逐漸建立起了自己的收藏體系,成立了巧生爐博物館,也積澱了對銅爐文化的理解。“在大師倍出的時代,要有做一輩子學徒的準備。這個學徒是向這個社會各界傳統手藝人學習,板凳甘作十年冷,文章不做半句空”陳冠丞如是說。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在多年傳承祖業的積澱中,他逐漸意識到,要在當下將巧生爐發揚光大,不再是靠做仿古的宣德爐,而是要以傳統的工藝,製作出符合當下生活需求和理念的銅爐作品,推陳出新,用銅爐來反映時代——這才能將銅爐製作上升到藝術的高度。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陳冠丞的作品分為三類:一類是在傳統的摹古造型基礎上,對銅爐線條加入符合這個時代審美的創新以及自己的理解;第二類是燻爐類,傳世老爐中帶銅蓋的燻爐所佔比例不大,其製作難度要高於一般銅爐,但在技術發達的今天,陳冠丞將這類大氣富貴的銅爐重新發掘,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第三類是創新的主題性作品,不拘泥於傳統爐的造型形式,而是當下時代風格的表達,體現了高超的技藝。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老的事業為什麼能永葆青春,是因為永遠關注當下社會的需求。”這是陳冠丞的理念,相信傳統的巧生爐,將在他的傳承中與時俱進,發揚光大。

古韻新生,一品香爐


(本文來自:文人空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