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紹,官渡戰役失敗,很大一個原因是識人不清

現在我們大家看三國都知道,三分天下的是魏蜀吳三國。但是不管是曹操,孫權,乃至於劉備,這三個人最初的實力可以說都是非常的弱小。尤其是在當初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劉備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手下也只有關羽和張飛兩人。就是曹操也僅僅只是說得上話,並沒有什麼大的權利。再說孫權自家哥哥孫策去世,自己臨危受命,掌管東吳,可以說也是艱難萬分。但最終正是這三位一開始都不是太厲害的人物最終能夠三足鼎立,實在是讓人感嘆世事難料。

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紹,官渡戰役失敗,很大一個原因是識人不清

那最開始的時候,誰的勢力是最強盛的那,那就不得不提袁紹了。他出自於汝南袁氏,可以說在當時是顯赫一時的世家大族。不僅如此,袁氏一門甚至還有四世三公的稱號,也就是在四輩人之中,甚至出了三個位列三公的大臣。這可以說是底蘊豐厚了。按道理說,擁有這樣家底的袁紹完全能夠在亂世之中有所作為。其實最開始的時候也的確是這個樣子的,作為源氏新一代的領導人,作為漢室的老臣。袁紹登高一呼,說出扶大漢將傾大廈的口號。

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紹,官渡戰役失敗,很大一個原因是識人不清

結果可以說是一呼百應,才成功的召集出了18路的諸侯。甚至當時這十八路諸侯的糧草供給也是袁術負責。可以說這一切的一切都彰顯了,袁氏一門在漢朝末年所掌握的權勢和話語權。但是正是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到最後卻在官渡之戰中敗給曹操,以至於實力不斷下降,最後在整個三國後期沒了動靜。可以說是一副好牌打的稀爛。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分析為什麼袁紹在這樣的家庭支持之下,最後還能夠失敗的如此徹底,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紹,官渡戰役失敗,很大一個原因是識人不清

我們都知道袁紹最終是在官渡之戰中徹底敗於曹操之後才逐漸的退出歷史舞臺。其實最開始的時候,袁紹和曹操的關係可以說非常的親密。甚至曹操發家也離不開袁紹的支持。最初曹操佔據兗州就有著袁紹的手筆。可以說錯交朋友是袁紹失敗的第一個原因,這足以證明原少識人不清。袁紹相助曹操不可能是單純的友誼,而是妄圖扶持一個好的幫手。但是他沒有想到曹操並不是一個甘於人下的人,曹操和他一樣有著問鼎天下的野心。

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紹,官渡戰役失敗,很大一個原因是識人不清

第二點原因,袁紹之所以失敗,我們可以把它轉化成門閥和軍閥之間的戰爭。要知道袁紹出自於世家大族,這些大家族之間盤根錯節,看著勢力龐大,但是其中積弊良多。袁紹在享受了世家出身所帶來的好處,就要承擔著背後所帶來的負擔。反觀曹操作為新生的軍閥勢力就沒有這麼多的拖累。要知道亂世之中,對庶族來說是危險也是機遇,是翻身的一個好時機。但是袁紹的軍隊之中世家的影響多太多,庶族難以得到公平的待遇。而領導人袁紹難以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失敗則是必然的。

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紹,官渡戰役失敗,很大一個原因是識人不清

第三點,袁紹之所以失敗和他自己本身也並非沒有關係,袁紹此人雖有野心,但過於短視。有一個非常直觀的事情,那便是接迎漢獻帝。袁紹雖然說是漢朝大臣出身,但是本身對漢獻帝並沒有什麼尊敬之情,所以在沮授奉勸袁紹時候就表現的無所謂的狀態。因為這個時候的他根本就沒有認識到漢獻帝本身所具有的力量,畢竟劉協在位一日就代表漢室正統。所以我們只能說,挾天子的招數,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使的出來的,否則的話四世三公的袁紹更適合做這挾天子之人。

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紹,官渡戰役失敗,很大一個原因是識人不清

第四點,袁紹失敗官渡戰役的失利可以說是要付很大一部分責任。官渡這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袁紹不僅損失了主力和糧草,更重要的是損失了名聲。袁紹此人剛愎自用,志大才疏,最後難以在三國之中有所作為也是情理之中。其實這也給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一個非常值得思量的道理。那就是家世背景並不代表一切,有時候小人物的發展前途要遠勝於這些世家子弟。我們縱觀整個三國曆史,甚至是整個中國歷史。從市井之中發家家的人物不勝枚舉,劉備曾經販賣草蓆,張飛不過是一個屠夫,就連一代梟雄曹操也不過是宦官的後人。但正是這些曾經被人所看不起的小人物最終在亂世翻身,一鳴驚人天下知,而且聲名遠播,最終流芳萬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