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樓道竟替業主找到遺失的18件黃金首飾,這個街道開足馬力“煥然一新”

伴著和煦春風,石泉路街道不少居民樓也有了種煥顏新生的既視感。

嵐皋西路285弄,樓道變明亮了;

秋月楓舍,樓道變寬敞了;

蘭田片區多個老舊小區,樓道變乾淨了;

有些樓道,還增添了盆景,增添了綠意和生機……

然而就在一個禮拜前,這裡的樓道還被大衣櫃、鞋架、鐵皮箱佔領著,個別住戶門前的廢紙箱從地面一直摞到屋頂。

記者從石泉路街道獲悉,為還百姓整潔、安全的環境,此前,普陀區以視頻形式召開“三創”工作會議。之後,石泉路街道立即全面啟動爭創全國文明城區、鞏固國家衛生區、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區等相關工作。石泉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嚴格落實區“三創”工作會議精神,聯合居民區、片區力量全力推進鎮坪、銅川和蘭田三大片區的居民區樓道和社區環境整治,一舉消滅存在了多年已久的“頑疾”。

截至到記者發稿,石泉街道1473個樓道中,已有1315個樓道完成整治,還有158個樓道的整治工作正在加速進行中。目前總完成率達89.27%。

整治樓道竟替業主找到遺失的18件黃金首飾,這個街道開足馬力“煥然一新”

整治樓道竟替業主找到了遺失的18件黃金首飾

這天,忙了一天的秋月楓舍樓道整治小組成員從樓道中走出來,板車拉走了當天最後一車廢棄物品,秋月楓舍29棟樓此輪樓道堆物整治就大功告成了,不僅比計劃中提前了一天,而且組員們紛紛感嘆相較去年一天整一棟樓的進程,“今年實在是好太多了”。

在秋月楓舍小區,樓道中的配電箱、水錶箱類似於兩個近兩米高的櫥櫃,設施僅佔據了一小塊空間,剩餘的空間就被很多居民“理所當然”地用來堆積家中不常用的雜物。

29棟樓,每棟樓6至32層不等,僅僅是每層樓的水錶箱和配電箱清理起來都需要花費一定的功夫。樓道整治小組的成員們花了三天的時間,“累得腰痠胳膊疼”,但看到恢復了寬敞整潔的樓道,而且水錶箱、配電箱這些較為隱蔽的地方也全部清理乾淨,大家還是覺得滿滿成就感。

而值得一提的是,樓道整治小組這次整治的“速度”並沒有以降低工作細緻程度為代價。街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了照顧居民的感受,每一件堆物在清運前他們都會檢查還有沒有用處,如果碰到有用的物品則會敲門向居民當面確認。

例如,在清運的過程中,有幾塊瓷磚已經放入了廢棄物品中,物業管理部副經理劉紅珍又拿起來看了看,覺得成色較新,決定再敲門問問業主,無奈屋內無人回應。於是她把這幾塊瓷磚拿回去,豎在了業主門口,並在排摸表上做下了回訪記號。就是這樣細緻小心的工作態度,上一輪的樓道整治中,整治小組還在樓道堆積物中替業主找到了遺失的18件黃金首飾。

整治樓道竟替業主找到遺失的18件黃金首飾,這個街道開足馬力“煥然一新”

齊心協力整堆物,推進樓道“零”堆物

石泉街道的蘭田片區多為老舊小區,居民觀念陳舊,且多個小區物業收費低,管理滯後,這一現狀無疑為小區樓道整治帶來阻力。

為了打通“生命通道”,蘭田片區聯合居委工作人員、志願者等力量,充分發揮“白+黑”、“5+2”精神,開展“地毯式”集中整治。

蘭田片區常務副片長、城管中隊副隊長施衛兵告訴記者,為了本次集中整治,居委會幹部、城管中隊等事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宣傳消防安全知識、排摸居民拆除意向、清理樓道堆物、分發整治告知書等。同時,還在小區各樓道張貼告知書,要求住戶限期對樓道公共部門堆放的破舊沙發、紙板箱、衣物等物品自行清理,逾期將以無主垃圾統一清除,得到了大部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除此之外,還對私裝鐵門的居民開具《責令改正通知書》和《法律後果告知書》,限期當事人自行整改拆除,及時消除居民樓內的消防安全隱患。

所幸的是,由於事先張貼了告示,在集中整治前,不少居民都已經自覺清理出自家擺放在樓道內的雜物。對於居民的理解配合,他很是感激。而對個別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工作人員就一遍一遍進行解釋和勸導,讓他們理解雜物亂堆亂放的危害和隱患。

沒有及時清理的樓道堆積物,都是由居委會以及片區的工作人員分工清理。幾個人一起抬抬搬搬,將雜物運走不算,工作人員還回過頭替居民將樓道清掃一遍。

建築垃圾、生活雜物,其實光抬就已經很累了,加上老房子沒有電梯,我們都是一層層樓自己抬下來的。天氣不熱,但大夥個個汗流浹背。

整治樓道竟替業主找到遺失的18件黃金首飾,這個街道開足馬力“煥然一新”

拆除樓道違建鐵門,保障“生命通道”暢通

這段時間,在石泉,週六集體大掃除已似乎成了慣例。

上週六的中午,片區服務隊清理樓道至4樓時,大約已是中午,本想著吃完午飯後再行整治。誰料這時居住在嵐皋西路285弄的周女士回來,看到自己放在樓道內的櫃子被強拆後非常不滿,甚至阻擾現場工作人員的整治行動。對此,片區執法人員在現場與周女士進行了談話勸誡,並對其進行宣傳教育,強化居民愛護住宅小區環境的責任意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並最終取得周女士的的理解和支持。

“不知道你們對樓道的清理整治是全覆蓋,這樣我沒話說了。”在經過居委幹部、片區服務隊多番宣傳教育之後,周女士終於答應將門前堆積物徹底清理乾淨。

在清理樓道雜物、堆物的過程中,大多數居民還是非常配合的,很多居民表示非常理解這樣的行動,同時也自覺把自己堆放在樓道中的東西進行了及時清理,並表示以後不會再隨意堆放在樓道。

施衛兵如是說。

據介紹,整個整治工作儘量講究人性化,但遇到原則問題,工作人員堅持統一標準,絕不徇私。

根據居委會前期排摸發現,不少小區居民為了儲物方便,打起了樓道公共空間的主意。在樓道里安裝了鐵門,搭建了“自留地”以此來增加房屋使用面積和維護自家安全。

可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一旦低樓層發生火災,向下的安全通道被火勢封堵,向上的‘逃生通道’又鐵門攔截,使得居民無法上到樓頂進行避難,也阻礙消防部門進行救援,活活斷了鄰居求生的活動。為此,拆除鐵門勢在必行。

於是,執法隊員挨家挨戶排查,找到當事人瞭解情況。與居民進行多次約談,並和居委幹部一起同當事人做了大量的溝通工作,告知他相關法規條例。最終,得到廣大業戶的同意,並配合整改。

據瞭解,整治期間,片區服務隊利用電鋸、鐵錘等工具,將居民私建的鐵門全部切割拆除,總計達40餘扇,打通了樓道這條“生命通道”。居民們對整治後的樓道紛紛拍手稱讚,困擾居民多年的樓道堆物問題,終於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解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