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唯独不受猜测的汉人臣子,夹缝中生存58年,终干成两件大事

谈到刘秉忠,就得先谈到元朝的历史。作为仅存活不到一百年的一个王朝,元朝在中国历史上显然如白驹过隙一般,实在过于短暂了。而因为元朝的寿命不长,所以这个朝代不如汉唐、明清一般的让人们映像深刻,所以自然也不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他是唯独不受猜测的汉人臣子,夹缝中生存58年,终干成两件大事

但细数元朝的话,你会发现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建国,这一段历史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因为蒙古铁蹄的能征善战,所以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都被列入中国民族英雄的典册。

谈完元朝的基本背景后,我们再来谈刘秉忠,1216年,刘秉忠出生在今天的河北省,刘秉忠的家庭是世代为官,而到了他这一代,因为连年的战乱,民不聊生,吃喝都是问题,还谈什么入朝为官。

他是唯独不受猜测的汉人臣子,夹缝中生存58年,终干成两件大事

不过纵使是这样的处境,刘秉忠从未放弃出人头地的想法,在他看来,祖辈时代为官,到了他这一代,只能比前一代强,而不能差,又因他天生聪慧,所以8岁就可以对诗词朗朗上口,13岁就能基本写文叙事,在当时还小有名气。17岁时时刘秉忠第一次做官,相当于一个记事的小书记,他感到在如此小的舞台上根本施展不了自己的抱负,遂辞了官,四处云游。

在云游的过程中,刘秉忠不忘发挥自己的特长,他四处云游四处讲学,所到之处都能刮起一股刘秉忠的热风。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被举荐给了当时征战中的元世祖忽必烈。

世祖忽必烈此时正在中原扫荡各种余孽,但他深知非有一个足智多谋的汉人辅佐自己不可,否则一是有可能就根本荡不平中原大地,二是有可能就算打下来也难以守住。

他是唯独不受猜测的汉人臣子,夹缝中生存58年,终干成两件大事

在世祖初识刘秉忠的时候,就对刘的学识十分的赞赏,而在世祖身边此时也不乏一些有名的汉谋臣,但世祖偏听信刘秉忠一人。在随世祖铲除余孽的时间里,刘秉忠劝诫世祖,在攻下一座城池后,一定要善待里面的百姓,百姓是治国的根基,没有百姓,何来的国。世祖一一答应,并在攻下一座座城池后,果然下令不得伤害任何一个平民。

1260年,在随世祖忽必烈征战7年后,大理和南宋基本覆灭,元朝建立,此时年号为中统,意为中华开统。在元朝刚建立之初,百废俱兴,刘秉忠深知恢复生产力的重要性,遂一心谏言世祖在征讨阿里不哥的时候,勿忘振兴岌岌可危的农业,所以从1260年开始,元朝就开始任用汉官,开始逐步的恢复社会秩序。

他是唯独不受猜测的汉人臣子,夹缝中生存58年,终干成两件大事

1264年,在世祖打败阿里不哥后,此时尽数国土都归中统,在此时,刘秉忠又不忘出来谏言,他建议世祖将中统改名为建元。在刘秉忠看来,中统多少有些让汉人听着不舒服的味道,而元朝若想长治久安,则非不得不循汉人的规矩。在刘秉忠的谏言下,世祖将中统该名为建元纪年。

刘秉忠在历史上还做过一件名留青史的事,即修建燕京城,即现在的北京城。元朝在建国后,显然为了进可攻退可守,所以世祖将首都定在了离蒙古草原靠近的地方燕京。

他是唯独不受猜测的汉人臣子,夹缝中生存58年,终干成两件大事

在修建燕京的过程中,刘秉忠作为主持修建人之一,可谓是尽职尽责,也正是因为他的事无巨细,所以一座初具规模的华丽宫殿才能在北京竣工。

公元1271年,在建元纪年的基础上,刘秉忠又为世祖忽必烈谏言,将国号更名为大元,即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他的建议受到世祖的肯定,当即将国号改为元。

公元1274年,在历经58年的岁月后,刘秉忠与世长辞。在他去世后,世祖先是追封他为太师,后又追封为常山王。

他是唯独不受猜测的汉人臣子,夹缝中生存58年,终干成两件大事

在细数刘秉忠的一生,我们能看的出他是一个成功的汉族名臣,在元朝建立初,因为民族之间的猜疑,汉人根本得不到信任,但他却是个例外,不仅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世祖出足了谋划,还做了两件名留青史的事情,他的智慧不可谓不让后人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