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負增長,“掉”下去該如何“彈”起來

一季度GDP負增長,“掉”下去該如何“彈”起來


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為1992年以來首次單季負增長。這是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2020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從目前經濟運行情況來看,3月份比1-2月份明顯改善,這是一個基本判斷。二季度會明顯好於一季度,這是一個基本趨勢。

受新冠病毒肺炎影響,今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而且是負增長,在一些人的預料之中。因為自疫情1月份暴發以來,出於防控需要實施管控措施後,消費、投資、出口均受到了抑制。而犧牲經濟增長,既是為了14億國人生命健康,也為全球抗疫爭取了寶貴時間。

從統計來看,一季度多項經濟數據是下降的。從生產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4%。從需求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9%。從投資看,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6.1%。從進出口看,一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6.4%,出口下降11.4%。

可見我國為這場疫情防控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但為了人們生命健康,這種付出是值得的。因為人的生命是至高無上的,而經濟增長“掉”下來還可以“彈”起來。其實一季度經濟景象並非一片灰暗,也是有亮點的,如一季度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

尤其是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企業復工復產率不斷提升,以及鼓勵消費措施不斷出臺,我國經濟從3月份起已經有明顯反彈,3月份多項指標降幅明顯收窄就是反彈的開始。而且,3月份製造業PMI環比回升16.3個百分點至52.0%,是經濟回暖的信號。


一季度GDP負增長,“掉”下去該如何“彈”起來


經濟3月份就開始反彈,既說明疫情對經濟衝擊是短期的、總體可控的,也說明經濟基礎牢、韌性強、迴旋空間大,還折射出推動復工復產及刺激消費等措施的時機把握比較好。隨著生產、消費、進出口活動增多,經濟反彈勢頭將更明顯,對恢復經濟我們要有信心。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國內疫情警報短期內難解除,仍存在零星散發或局部暴發雙重風險,這對國內消費、投資等經濟活動仍有影響。從全球看,疫情仍處於蔓延狀態,這對外商投資和出口也會有干擾。所以今年經濟恢復增長面臨不少考驗,對此我們要有心理準備。

筆者以為,要想加快經濟恢復節奏,在GDP“三駕馬車”中,消費應該成為推動經濟恢復增長的關鍵力量。原因是,消費連續多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主引擎”,如201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是57.8%。相比美國等國家,我國消費的貢獻率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另一方面,相比吸引外商投資和促進出口,促進消費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只要充分挖掘消費潛力,消費對我國經濟的貢獻率無疑還會提升。對此,上月國家23個部門聯合印發促消費的文件,多地也通過發放消費券和鼓勵“2.5天休假制”刺激消費。

不過坦率說,促消費措施還有加碼的空間。其一,要讓老百姓有錢消費。這既需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也需要政府和商家發消費券。其二,需要穩價保供。現在看保供應問題不大,但要儘量推進價格合理。其三,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提供更多適宜的消費場景。

當然,鼓勵消費的同時,對投資和出口的鼓勵也不能放鬆。在吸引投資方面已有榜樣,譬如:廣州一季度吸引投資近1.4萬億;北京CBD一季度落戶高質量企業37家,外商投資企業60家。再如,第127屆廣交會將於6月15至24日在網上舉辦,有望促進出口。

可見,只要下決心促消費、促投資、促出口等,就可以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助推經濟加快反彈和復甦。


一季度GDP負增長,“掉”下去該如何“彈”起來

◎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頭條號評論文章,請您訂閱並批評指正,謝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