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雕》:郑川嫦的伤城不仅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

文|阳春三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伤城

张爱玲

《花雕》:郑川嫦的伤城不仅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

郑川嫦上有姐姐们,下有弟弟们,她在这个家中是个可有可无之人。

衣服是姐姐们穿剩下的,吃食也是别人吃剩的,就连她气息奄奄的时候她的母亲郑太太想给她买一个苹果吃也会考虑不要暴露自己有私房钱,父亲郑先生说还要用钱养小老婆,给她吃了浪费。

爱情对于她就更加的奢侈了,经人介绍的章云藩,相处不到两月,只有在她生病的时候以医生的身份来看她,帮她输液,这也是她父母给她介绍医生的好处,省去了医药费。

直到她死去,爱情也只能是她仰望的不可及的流去。

《花雕》:郑川嫦的伤城不仅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


在张爱玲笔下,这个花雕的命运实在是太凄凉,爱情的感觉刚刚在年轻的心里长出就陨落,带着气恼和不甘心她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伴随她二十一年的亲情原来是一场盼望贴心亲近的奢望,一个让外人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的漂亮外壳。

1.她的存在是为了让父母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她做着上学梦,却从郑氏新娘学校毕业。

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多是悲凉凄美的角色,从来没有达成过心中所想和所盼。

亦如她本人一样,出身大家族却没有享受过正常的家庭温暖,原生家庭的不幸,父母离婚,母亲远走他乡,给她幼小的心灵造成不可磨灭的创伤,她的经历致使她以后的作品多是悲离,却很少有合欢。

《花雕》同样是一个年轻女孩在病重时,男友与他人订婚前后的心里和感情纠葛。

《花雕》:郑川嫦的伤城不仅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


女孩有一个看似很完美的大家庭,姐姐弟弟的热热闹闹,其实是金玉其外。

郑先生是遗少,沿袭着旧传统,三妻四妾的,因为本人长得漂亮,年轻,在家在外多跟女人发生关系,有钱时就在外面生孩子,没钱时就在家生孩子,没钱时候多,家里的小姐们经常的因为衣服丝袜吃穿用度弱肉强食,在这种环境下历练过的小姐们个个都是身经百战,当然,除了这个左嘴笨腮的小妹郑川嫦。

小妹穿蓝色好看,所以春夏秋冬川嫦都穿蓝色,夏天穿浅蓝,冬天穿深蓝。转眼姐姐穿剩的衣服却挂在了她的身上,都说这件更显得可爱。

小妹梳着学生头好看,所以川嫦就不用到外面去烫头。因为不适合。小姐们穿不起丝质线质衬衫,有时丝袜还没上脚,就已经被别人穿得漏洞百出。

在这种强化训练的情况下,小姐们跟捡煤核的孩子一般无二。

可每到外人来时,她们却勾肩搭背,温柔知礼,团结友爱起来。

川嫦在这样的激烈斗争中完全被甩出来,就像一只蜷缩在墙角的温顺小猫,看着跟自己没关系的争强好斗。

《花雕》:郑川嫦的伤城不仅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


我们经历过或者看过孩子多的家庭。由于条件所限有时候为了一件衣服,一双袜子,一口吃的都有可能发生“战争”。

但有教养有亲情的家庭却完全相反,近代著名漫画家丰子恺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七个子女个个成才。

几个姐姐纷纷出嫁,川嫦开始做着上学的梦,想着爹爹有钱了会出钱让她上学,可爹爹的钱什么时候才能盆满钵满的外溢呢?

或许他们年轻时候读过书,但他们组成家庭以后不读书。因为他们这样,所以当然认为孩子读书也没用处,尤其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只要把新娘学校上好就可以了。

清末名臣曾国藩说: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他们对于孩子们读书的事情根本就不关心,他们的眼光只停留在每个女儿所嫁的未来女婿的身上,找一个好女婿,好为他们服务,实现她们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至于心不心疼女儿,女儿幸不幸福不关他们的事。

忽然想起那个叫李星星女孩的性侵案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星星的母亲在把孩子交给一个那样的人的时候,其实就是想让自己女儿变成那个利益最大化的孩子。

也许你说是为了孩子好,以后她会幸福,幸福以后她会感谢你的,可利用别人培养自己年幼的孩子,这种推卸责任其实就是对亲情的淡漠。

《花雕》:郑川嫦的伤城不仅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


曾仕强说:亲情像空气,平凡又可贵。

人的生命中在未成年或者成年以后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在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而作为父母也更应该把自己应当付出的时光给自己的孩子,陪伴他们渡过无知,渡过迷茫,直到他们长成参天大树。

涂磊说:亲情远比爱情的温度更高,更和平,更让人舒服!

无论怎样父母跟子女的亲情关系是永远存在的,父母心疼孩子,孩子孝顺父母自古以来是天经地义的,而这种天经地义都来自于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对他们的关心、教育和照顾。

郑太太郑先生没有用多少成本就养大女儿,再让女儿趁早出嫁,这个生意还是很合适的。

郑太太一直想着给小女儿介绍男朋友,她说如果自己选将来就不会领她的情了。

在郑先生郑太太心里,亲情只不过是他们用来实现自己利益的砝码而已。他们培养女儿是让她们实现自己利益的,以便他们以后年龄大了吃香的喝辣的,不再操劳。

《花雕》:郑川嫦的伤城不仅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


于是川嫦的大姐夫就给她介绍了章云藩。

2.她的爱情就像一阵风,在准确的气象预报的时间里悄悄来临

刚开始见面的时候,章云藩不像川嫦心中所想的那样,黑黑的有力量,而是白皙的面颊,话语不多,只会说好或不怎么太好。

时间一长,她也适应了他的不言不语,心里悄悄的喜欢他了。

川嫦得了肺病,每天云藩都会到家里看她,并给她看病,川嫦心里渴望她能跟自己亲近,可惜他没有,他怕传染,所以每一次他来,都是轻柔的给她掖被角,从不挨着她的皮肤。

云藩有一回轻声对她说自己会等着她的,两年过去了,川嫦越来越瘦,如果站起来就能被风吹到。

云藩有了女朋友,她在冥冥之中听到了妈跟姐姐说的。

在川嫦一再的要求下,她终于见到了云藩的女朋友,在川嫦看来谁都配不上云藩,更何况是那个胖胖的女人。

可是她没有办法站起来跟云藩结婚生子,她的想法只是一个实现不了的梦而已。

《花雕》:郑川嫦的伤城不仅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爱情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对自己对家人都有一个交代,在对方没有离开的情况下,即使在最后也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感到爱意和温暖。

可惜,章云藩已经找到了另一半,即使川嫦再舍不得也不能怎么样了,想到这,觉得川嫦实在是太可怜了,亲情对于她没有温度,爱情也在她面前陨落,病魔缠身的她只是在娇喘微微中数着不甘。

就像寂寞中找到胡兰成的张爱玲,即使人们认为她嫁得不值,无端灌注上汉奸妻子的名份,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并且爱到尘埃里,还能开出花来。

她说:人的一生注定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所以后来她遇到赖雅时,年龄比她大那么多,即使不要孩子她也能陪着他渡过最后时光。

《花雕》:郑川嫦的伤城不仅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


这就是一个人把爱情看做是对方给自己的施舍,完全沦陷,不能自拔,而对方即使有任何的举动,哪怕是伤害到自己,却还在一往无前的爱。

3.不被亲情和爱情光顾的川嫦,其实也有她可爱的一面

她对亲情没了牵挂,因为她听到父亲即使用钱养着小老婆也没钱给她吃一个苹果,她对爱情没了感觉,因为云藩的女朋友咱坐着他的车每天来看她,他感到自己是个累赘。

她想死,却拿着手里仅有的五十块,在电影院里坐看半天电影。街上看到的花花绿绿,跟她都毫无关系了,人们只是看到一个大白蜘蛛趴在保姆身上,说着这女人真瘦嘞!

然而,川嫦也曾美丽过,年轻过。

她曾有过极其丰美的酮体,尤其是那一双花泽的白肩膀。川嫦不聪明,毫无出众之点,她是没点灯的灯塔。

她看过了上海这个过去没好好看过的地方,最后气喘吁吁回到家。

她趴在母亲背上想寻到最后一点温暖,已无能为力。

《花雕》:郑川嫦的伤城不仅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

她在身心的双重压迫下,看不到自己的阳光,她想反抗,可是已经不能像健康的时候那样,不被家庭重视的孩子,实在是太渺小了。渺小到想自己独立起来也无能为力。

张爱玲在人格上是独立的,生活上更是要强的女人,她将自己的稿费给胡兰成,甚至离婚了还在关照他。虽然痛苦,但生活独立还是靠自己。

作家王小波说:张爱玲小说中有种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她对女人的生活理解得深刻。

《花雕》:郑川嫦的伤城不仅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

这些都是因为她的生活经历释然。

写在最后:都说文如其人,张爱玲的文章渗透着她的气息,她的风格。

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下,有些女性享受西化教育,有些女性被封建残余侄酷却不能解脱,无论任何时代都在于自己是否想真正的走出来,真正的成就自己,这与任何环境无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