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雜談 | 一分為二看待江蘇揚中熔噴布現象

建設雜談 | 一分為二看待江蘇揚中熔噴布現象

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江蘇揚中是著名的河豚之鄉,迄今已經舉辦了十七屆河豚文化節。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緣故,今年的河豚文化節由線下轉場“雲端”舉辦,揚中人民少了些許呼朋喚友、大快朵頤的快樂。

雖然吃的快樂減少了,但是,一場賺快錢的運動卻風暴一樣席捲揚中。

根據澎湃新聞及多家媒體的報道,因為製造口罩的原材料熔噴布的緊缺和緊俏,揚中市、尤其是揚中市的西來橋鎮,幾乎全民投入,加入到一場日以繼夜、爭分奪秒、加班加點地生產熔噴布的運動中。短短個把月的時間,這個河豚之鄉成了蜚聲遠近的“熔噴布之鄉”。

簡單的算術就可以算出生產熔噴布的利潤:一條生產線大約30萬,一星期內就可以生產一噸熔噴布,而一噸熔噴布至少賣35萬元、最高賣到40萬。也就是說,一週回本,之後每天賺5萬,月賺150萬,年賺1800萬。

面對如此豐厚的利潤,誰能不動心?!於是,機器設備潮水般湧入,大工廠、小作坊遍地開花,產業鏈條、銷售鏈條迅速形成並高度運轉。西來橋鎮車水馬龍,人人臉上掛著興奮。孩子沒人接了,爸媽在做布;擁有20臺機器的老闆娘瘦了十斤,驚呼不得了了,再幹下去命就搭進去了;外地客商50個小時不睡覺,滿腦袋想著怎麼賺錢,興奮地根本睡不著。

在生產熱火朝天、熱錢滾滾而來的同時,揚中市生產的熔噴布的質量卻是泥沙俱下,從設備到產品也有假冒之嫌,加上生產環境惡劣,這些問題被曝光,被當地政府關注。從3月20日起,揚中市政府啟動集中檢查,重拳出擊、多管齊下,至4月15日晚,全市所有熔噴布生產經營企業全面停產整頓。

建設雜談 | 一分為二看待江蘇揚中熔噴布現象

不少投資者躲避不及,損失慘重。

這場創富大戲就這樣,黑旋風一樣,忽地就來了,忽地就不見了。

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對一種特殊的現象,也應該一分為二地看。筆者認同揚中市政府維護市場秩序、打擊假冒偽劣的行為,與此同時,筆者也有幾個問題,想和揚中市政府商榷一番。

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揚中人民、尤其是西來橋鎮人民迸發出的拼命精神,是不是一種創富激情,我們該如何對待這種創富激情。

如果筆者的記憶沒錯的話,從黨中央、國務院,到各級人民政府,都是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都希望讓創富的熱流激情奔湧。揚中人民不偷、不搶、不騙,也不搞虛擬經濟、高利貸金融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而是實實在在的弄來設備、原材料,用自己的雙手搞生產。這可是實體經濟啊。

第二個問題,投資者是否願意並接受政府的監管。

這裡面牽扯到的主要問題是證照的申領。根據揚中日報的報道,截至4月10日,該市登記註冊的涉及熔噴布生產、銷售企業共計867戶;而澎湃新聞的報道顯示,截至整頓時,已經有上千人申請營業執照。

也就是說,倉促投入熔噴布生產的投資者,他們中的部分人不過是先上了車,但他們是願意後補票的,是願意踏踏實實地、名正言順地在政府的監管下照章納稅、規範生產經營的。

第三個問題,揚中這些企業生產的熔噴布,質量真的就是那麼不堪嗎,還有提高的空間嗎。

一方面,對於民用熔噴布,國家並無強制性標準,只是對於醫用防護級N95口罩要求過濾效率達到99%。另一方面,揚中市曾隨機抽取了8家熔噴布企業的產品,送江蘇國健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測。結果顯示這些熔噴布質量參差不齊,過濾效率低的是39.4,高的則達到98.6,距離99%的N95口罩級別已經非常近了。

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可能政府居間聯絡、就近支援,讓技術先進的企業幫助那些落後的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或者從省上、國家層面聘請專家提高全市的熔噴布產品質量呢?

第四個問題,如果揚中人民的創富激情再一次迸發,當地政府該如何處理。

揚中日報的報道顯示,至4月15日晚,所有熔噴布生產企業全部停產。而澎湃新聞的報道則顯示,之所以全部停產,是因為4月14日夜裡1點,西來橋鎮統一拉下電閘,工廠強制停產。官方在主要通道設置關卡,熔噴布無法運出。

對於生產經營者而言,拉閘斷電等於是割喉。這招太狠了!

所以西來橋鎮相關業者非常氣憤。有人指著該鎮一位副鎮長鼻子問,憑什麼常州、孟河等其他地方還可以生產,咱們西來橋就只能被關停?尷尬不已的副鎮長只能回覆說,其他地方估計也會整治。

通過這一次事件,筆者感覺到,揚中這個河豚之鄉的人民有一種拼命精神,一有機會就會爆發出來。這一次可以用斷電這種極端的手段處理,如果有下一次呢,下一次揚中人民逮著機會創富激情再爆發一次呢,還還會用這種手段嗎?

綜上,筆者認為,揚中市政府在處理此次熔噴布事件的過程中,既有合理之處,也有值得商榷之處。兩害相權,因勢利導、利用人民群眾的創富激情把這個產業培育起來,似乎更好一些。哪怕這個產業最後培育不起來,也是市場經濟規律發生作用的結果,大家坦然接受就是了。

因為揚中市突然出現的熔噴布企業,絕大多數屬於個體私營經濟範疇,因此,筆者送給揚中市政府一組“六字真言”。

2005年2月,為了培育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國務院發佈了一個《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共36條,簡稱非公36條。

這是一份非常非常重要的文件。

“六字真言”就藏在這份文件的題目裡:鼓勵、支持、引導。

15年了,這六個字依然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依然需要各級黨和政府將相關精神落實到位。

這六個字,與揚中市政府共勉。

END

建設雜談 | 一分為二看待江蘇揚中熔噴布現象

官宣!新基建真的來了,這些城市搶先一步

感知政府脈搏,體察城市溫度

來這裡與我們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