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昆明的炊煙

故鄉昆明的炊煙


故鄉昆明的炊煙

生活在城市,遠離了炊煙,但炊煙卻一直嫋嫋地升騰在我心裡,溫暖著我的記憶。

想起炊煙,就想起鄉村那些青紅土瓦房,說青紅土瓦房其實不甚確切,因為經歷了風吹日曬,瓦的顏色已變得有些古舊了,說成灰色的褐色的更恰當些。伴隨著聲聲雞鳴犬吠,以及灶膛深處母親亮閃閃的咳嗽聲,炊煙在高高低低的屋頂嫋嫋升起,盤旋,又在清風的吹拂下,向四處飄散,瀰漫在整個鄉野間。

故鄉昆明的炊煙

無論早晨、黃昏,炊煙都給我一種寧靜溫暖的感覺。那淡灰色的縷縷炊煙在房頂與高大的梧桐樹枝繚繞飛昇,讓你覺不出那是炊煙抑或雲彩。每每這時,母親總在灶前忙碌,蹲下身子往灶膛裡續上柴火,在灶膛裡燒著,火光把母親的臉龐映得格外生動,點燃心中的希望,還有知足和一種淡淡的憂傷。做飯,燒菜,續火,都是母親一個人的事。她們樂於這樣做,從未覺得苦和累。

炊煙是鄉村生生不息的希望,就像生生不息的莊稼一樣,看見炊煙,山裡人覺得踏實。清晨的日出把炊煙塗抹成一縷縷金黃,門吱呀一聲開了,喚兒聲,雞叫聲,新的一天開始了。上學的,上山的攪得小村沸騰了。孩子們揹著書包上學,男人扛著鍁趕著牛兒上山下田,女人目送他們離開,心裡有碩大的希望上升著。

故鄉昆明的炊煙

傍晚,夕陽湮紅了山村,炊煙緩緩地蠕動著,像是一幅水墨畫,塗抹著安寧與閒適。老人們站在平房上,翹首盼著親人迴歸,就如心有靈犀一樣,似是聽到了家人的呼喚。村裡的燈火次第亮起來了,灶膛裡的火也越發亮了,把山裡人的嘆息憂傷與壓抑的情感和對生活的嚮往全部吞進去了,過濾成縷縷炊煙,嫋娜升起,像母親低垂的睫毛,把一切心事和夢想細緻收藏。

我的童年少年時光是在鄉村度過的,看到炊煙總會想起母親慈祥的臉,想起我離開鄉村求學時的情景,假如你沒有在鄉村生活過,你沒有感受到炊煙的繚繞、滲透、溫潤,你就不會懂得炊煙一詞的真正含義,你就無法理解鄉村生活的恬淡、質樸、安寧和憂傷。現在的鄉村以老人居多,村子裡的孩子們長大了,都離開了鄉村,離開了炊煙,走向了大城市,村子裡,空巢老人越來越多了,炊煙升起的時候,已經很少聽到母親呼喚兒女回家吃飯的聲音了。

故鄉昆明的炊煙

曾反覆勸說母親離開鄉村,到城裡來住,但她從未曾產生離開村子的念頭,她說有雞鴨鵝的,有菜園,有熟悉的鄰居,她離不開了。她說就是踩著泥土、糞土,心裡清涼。去城裡悶得慌。母親沒有多少文化,她說的話卻像哲學家一樣深刻,耐人尋味。

我想母親這一輩子是離不開村子,離不開炊煙了。

故鄉昆明的炊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