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商鋪嗎親?傾家蕩產的那種喲~

一直以來,只有推銷員當我是個富人——


“哥,地鐵旺鋪有興趣瞭解一下嗎?絕好地段,買到就是賺到......”


這種推銷電話,我已經不記得接過多少個了。每次拒絕,聽到他們失望的語氣,我只能默默說聲抱歉,畢竟你們這個商鋪我是真的買不起的呀。

炒商鋪嗎親?傾家蕩產的那種喲~

一般我們常說商業地產主要包括寫字樓、商鋪、公寓這些產品。


毫無疑問,在大多數人的置業選項裡,商業地產是不受待見的。


有人把商業地產稱作是:樓市韭菜收割機,房地產市場裡的泥石流,無數散戶投資者繞不開的噩夢,一個莫得感情的燒錢機器,一夜創富界的卡麗熙,喧囂浮華藍圖擁有者,最不具升值潛力終生成就獎。


毫不誇張的講,在一眾人眼裡,商業地產這東西就是個坑,除非你的錢是大風颳來的,如果不是要慎重。


等一下,等一下,以前,不是說好了“一鋪養三代,代代高富帥”的嘛。


今天,怎麼成了這幅熊樣?


我書讀得少,你可不要騙我呀,我還想著實現發財夢呢!

炒商鋪嗎親?傾家蕩產的那種喲~

看來很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商業地產風評是怎麼變糟的......


既然是想著投資商業地產,能不能賺錢就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這就是回報率。


如果連回報率都不清楚,那你這顆優質韭菜就等著被收割了吧。


我們拿商鋪舉例,假設你購買了一個總價100w的商鋪,月租是10000元/月,那麼回報率=(10000 x 12個月)/100w X 100%=12%。這樣算來,回報率非常高,比買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高許多。

假設還是100w的商鋪,月租是10000元/月,你只需要用100w/10000×12=8.3。也就是說,只需要八年多的時間你就可以收回100w的本金,而商業地產的產權大多為40年,也就是說後面的三十幾年你是純賺的。


這個時候是不是有人已經躍躍欲試了,要給自己買個商鋪致富呢。


先別急,冷靜冷靜冷靜.....

炒商鋪嗎親?傾家蕩產的那種喲~

理想情況總是好的,現實嘛...


你有沒有留意到,最近你家附近的商鋪,開店一茬接一茬,關店也是一茬接一茬。

幾天前剛吃過的一家麻辣燙,可能你下次再去的時候,已經換了新的老闆。


在這裡肯定會有聰明的小可愛出來槓了:

不對呀,你看那些熱門城市商業中心,你看這樓,多高;你看這燈,多亮;你看這商場,多旺!


眾所周知,地段永遠是投資的要訣


可是一個城市裡商業中心就那麼幾個,每年市面上新推的商業地產項目琳琅滿目。


在國際上,有個人均商業面積警戒線:人均佔有商業面積1.2㎡

在這個警戒線以內,商業供需是均衡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超過這個警戒線,商業就過剩了。


你永遠不知道整個市場背後有多麼龐大的庫存,尤其是現在,商業地產真的爛大街了。


請看下圖↓

炒商鋪嗎親?傾家蕩產的那種喲~

聰明的小夥伴是不是被真實的數據刺痛到了,剛剛興奮的心情被潑了一盆冷水。


不好意思,我不是針對某一個,我是指商鋪、公寓、寫字樓都是垃圾~~

炒商鋪嗎親?傾家蕩產的那種喲~

之所以這樣說,一方面是,網購讓商鋪的價值不斷貶值。


在這次疫情期間就非常明顯。大家都不能出門,各種消費都在網上買,線下的店鋪熬不過去的死了一大批,線上網店生意火爆。

並且現在不論你是在幾線城市,都流行起網購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網購群體中了。


另一方面是,隨著城市的擴張,各種商業區城市綜合體遍地開花,人流也分散了,導致競爭日益激烈,生意越來越難做。


就現在來看,線下門店的前景只會越來越差,只靠附近周邊的人流量,很容易就死翹翹。


還有,因為限購等一些原因,很多人喜歡買住宅式的公寓,有的還是70年產權的那種公寓,但是這個東西除了產權,還有持有成本更高等問題,商水商電,還有不能落戶和沒有學區的問題.......反正除了自住不舒服,其他都挺好。


公寓想賣,交易稅費高,賣不掉。想租,供應過剩,租金又上不去。

進退兩難,太難了...


現在寫字樓的空置率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為什麼想不開還要去湊熱鬧?

炒商鋪嗎親?傾家蕩產的那種喲~


在這裡勸各位在考慮房地產投資的時候,別瞎衝。



不是所有的商業地產買了的都是好資產,有的搞不好就成了負資產,有的買到手就要虧,如果小心臟承受不起,除了住宅,其他最好都不要去碰,只有這樣才可以守護好千瘡百孔的錢包。


那麼現在:


親,炒商鋪嗎?傾家蕩產的那種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