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東西,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東西的佔有慾嗎?

教育原理


孩子偷東西,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對東西的佔有慾嗎?

孩子去鄰居或朋友家竄門,回來時不經意間,偶爾還會帶些積木、小球等自己喜歡的玩具回來,這是現實生活中時常發生的事。

有的人就認為孩子偷東西,大聲訓斥。

有句古訓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

說的就是小時候偷東西,長大後一不小心就走上歪路。

其實,孩子偷東西,是他還不有建立起物權的意識,沒有“偷”的概念,認為拿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是偷。

對於孩子“偷”東西,我們該怎麼辦呢?

1、幫助孩子建立物權的意識

每次給孩子買玩具時,告訴孩子,這是屬於他自己的,並且給他保管玩具的小空間,讓他感覺自己是玩具的真正主人。

同時,也要讓他知道,別人的東西也是屬於別人的,讓他明白什麼是自己的。

還有值得有注意的是,當其他人拿孩子東西時,一定要經過他的同意,哪怕是爸爸媽媽,這樣的話,他就能明白,拿別人東西時,要尊重他人的意見。

2、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偷東西,是因為沒有意識,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偷,不能以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貼上“偷”的標籤。

曾在商場中見過一個小男孩,手裡拿著玩具專心致志在玩,出門是警報響了。

此時,才發現孩子手裡的玩具沒有付款,媽媽臉上掛不住了,開始大聲訓斥孩子,“這麼小,就知道偷東西。長大了你該怎麼辦……”

那一刻,我看到孩子眼中委屈的淚水。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偷東西時,不要給他貼上標籤,應該維護好孩子的尊嚴,正確引導他。

那些“小偷小摸”的標籤一旦被打上,對孩子來說,是一生的傷害。

孩子眼中的世界,跟我們大人看到的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一定要多站在他拉的角度去想想。

都說孩子是一張白紙,而我們就是在那張白紙上作畫的人,我們的言行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別讓你的一時衝動害了孩子。


紫竹媽媽


偷東西的孩子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內心的一種“匱乏感”。這種匱乏感來源於物質滿足的匱乏或者關心關注的匱乏,或者二者兼有。


鍾戀教育諮詢


不一定,也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控制感或者更多的灌注。偷東西有很多的象徵,要具體情況來看,任何行為背後都是有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