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的神祕力量,"黃金"變"廢水"背後,是什麼在操縱市場?

近日,在經歷罕見的全球疫情衝擊後,全球人民又經歷了另一個堪稱"活久見"的歷史時刻:4月20日晚上,原油期貨WTI的5月合約一路暴跌,接連跌穿從10美元到1美元九道整數位心理關口,終於,在距收盤不到半小時前成功跌為負值!

-37美元/桶!盤中甚至到了-42美元/桶!

曾經價比"黃金"的原油一夜之間跌跌下神壇成"廢水",徹底轟動了股市。負數油價意味著:賣家願意為了讓買家接貨,不僅原油不要錢,還願意倒貼。

原油的神秘力量,

然而,僅僅過了幾天,在4月24日早上人們卻發現,美油WTI期貨兩日累計上漲竟又超過了42%。

如此跌宕起伏的經歷不禁令人再次感慨,"原油"到底是什麼?背後操縱"原油"漲跌的那隻手又在哪裡?

身份非比尋常:"原油"竟動搖著全球經濟

我們從一些歷史事件中不難發現,以"原油"為導火索引起的戰爭不在少數。為何原油能成為多國激烈競爭的產品?為何沙特等中東國家被稱為"富得流油"?其實,正是原油在全球經濟增長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原油的神秘力量,

全球有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是依賴原油出口支撐,在油價持續崩跌的狀況下,收入自然銳減,對這些產油國的國家財政很快就構成威脅。而且,除美國外,OPEC成員國和全球其他主要產油國都未列發達國家序到;而主要發達國家如西歐、亞洲的日本、韓國甚至美國都是石油純進口國,世界經濟第二大體中國也是石油純進口國。

傳統原油進口區域也是經濟最發達地區,正是他們在推動全球經濟的發展。這些年來,OPEC和純產油國與以美國為首的純原油進口國之間的爭鬥就是圍繞兩個字——"油價"展開!

通貨膨脹會導致普遍物價上漲,而油價與通貨膨脹的關係又相當密切。為什麼?我們從美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的組成來分析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原油的神秘力量,

能直接看到,能源價格對CPI的影響比重約8%,為第三大影響因素。但事實上若加計周邊相關的影響因素,包括食物、新車、交通等,影響權重將近四成,所以油價一路下探也讓美國對達到1%的通膨預期一再推延。

從這個邏輯上看,低油價必促進全球經濟增長?不一定。

疫情期間原油價動盪,特朗普打錯算盤

為何"原油"價格會在一夜間暴跌?

在2020的疫情影響下,禁止旅行,在家工作,取消假期以及供應鏈中斷,全球主要社會幾乎同時停擺,20多億人居家躲避病毒,導致原油需求斷崖式下跌。

2019年的石油平均需求0.98-1億桶/日。現在越來越擔心的是,2020年石油需求可能創下史上最大跌幅,輕鬆超過2009年經濟大蕭條期間近100萬桶/日的跌幅。

全球汽油需求減少了30%,美國城市交通出行比平日減少五成。航空燃油需求減少了70%。有權威機構預測4月至4月的需求跌幅將超過2400萬桶/日 。

經濟下滑在另一能源大品---煤那裡也得到了驗證:2019年中國能源版圖中煤佔61%、石油佔19%,天然氣為4%,其餘佔16%。今年以來,動力煤由600元/噸也暴跌至490元/噸。

4月份,原油需求將減少2500萬桶至3000萬桶/天之間,相當於全球消費的四分之一。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嚴重、速度最快的需求破壞,至少是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的六倍。

中國的石油石化行業企業也陷入整體虧損。需求下滑導致的價格大幅下跌使中國煤炭行業虧損,儘管國內動力煤年內跌幅不足19%,但時隔四年再次擊穿500元/噸大關,創下2016年8月以來新低。煤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45.6%,行業虧損己達到42.3%。

考慮到歐洲、美國、印度等海外地區疫情高峰期正在到來,很難想象需求會在短時間內大幅回升。

原油的神秘力量,

美國總統特朗普一開始還為油價暴跌帶來的汽油價格走低沾沾自喜,但很快就被千萬美國人失業這個驚人的事實給了當頭一棒,現在終於改口催大家減產了。

可是,誰都未曾想到的是:貿易商瘋狂囤油,儲油空間很快就要耗盡。產油國們己不得不減產,現在就是一損俱損的難堪局面。

這次疫情對這些年來一直順風順水的歐美各國打擊實在太大,對美國的社會和經濟的打擊是911事件的10倍起跳。

"油價"變動背後的操控之手

油價下一步是漲是跌,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原油的神秘力量,

曾記得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所有機構都對油價一致悲觀,認為在經濟衰退的大背景下原油需求將一蹶不振,價格會長期在低位徘徊。結果油價卻從2009年2月的低點39美元扶搖而上,快速站到了100美元/桶。

2014年油價暴跌時,各路專家都信誓旦旦地說油價一定不會跌破80\60\40美元,並從美國頁岩油公司的成本線和OPEC國家的財政預算等全方位無死角的論證了這一判斷。結果油價卻一路俯衝到30美元以下,等所有機構都緘口結舌後才停下了腳步。

時至如今,油價的波動似乎更無邏輯可尋。每天紛紛擾擾的新聞都在告訴我們OPEC準備限產了,需求開始復甦了,可油價卻始終徘徊在低位。

我認為決定油價的漲跌的是供需!供需失衡是根源,金融投機放大了價格的漲跌,人們對油價未來的預期更加劇了這種波動。

油市史上最大供給過剩已難避免!

想想看,過去的兩年,全球石油產能保持在1億桶/天,而需求在9500-9600萬桶/天,供需差在4-5%,從而讓團結一致的OPEC成員國成功地將油價穩定在55-65美元/桶的令人愉快的價位, 高油價導致最大需求國美國拚命開發比這個價格低一截的頁岩油,也倒逼著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拼命發展新能源。

過去的10年,頁岩油及新能源發展加劇石油供需矛盾,人口老化導致中國需求峰值己過;主要產油國從未停止增產,美國進口量逐年大減;而大型油公司不斷降低的邊際成本決定了未來國際油價基本面將圍繞20-40美元/bbl波動。 OPEC+對基礎能源的壟斷屬性終於被替代能源與目標能源的競爭關係轉變為價格殺手關係。

突如其來的大疫讓全球對原油的需求突然不見了遠不止2000萬桶/天,供需差突然由4-5%變成了20-30%!

2020年,中國因疫情對原油的大級別需求減少加上疫情蔓延至全球勢己引起產油國恐慌,當他們發現減產救不了油價、更救不了自己經濟時,"減產聯盟"必崩,況且最大產油國美國根本沒打算減產。現在產油老二也不願減產了,因為缺錢用。

我們又發現,金融投機不失時機充分 "放大了油價的漲跌" 。

創立於20世紀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對沖基金就是幹這活的,目前全球約有8000家,管理著15000多億美元的資產。如果加上貪婪的投機分子,金融層面足以左右短期油價的暴力漲跌!

原油的神秘力量,

在一個投資者對收益率十分飢渴的世界裡,任何宏觀消息都會導致投資需求激增/劇減,現貨升/貼水,沒有人可以忽略投資者渴望尋求正的滾動收益的眼光。

"原油寶"靠譜嗎?原油期貨到底怎麼買

關於原油期貨,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當數布倫特和WTI。布倫特雖在期貨、場外掉期、遠期和即期現貨市場上被廣泛交易,但其在現貨市場的影響力更為明顯。數據顯示,全球65%以上的現貨原油交易都是依據布倫特體系定價。

原油的神秘力量,

如果您是一位現貨交易商或者油企,您更應該關注布倫特油。

然而,美國經濟巨大的向心力和美期貨市場全球的影響力,使得美國以WTI為基準油的原油期貨交易,成為全球商品期貨品種中成交量的龍頭。

如果您是一位期貨交易者,您更應該關注的是輕質原油--WTI作為石油基準的作用已毋庸置疑。在未來,WTI的作用可能會變得更為重要。

期貨與現貨不同,在交易規則允許範圍內出現負值不值得大驚小怪,可現貨永遠不可能出現負價格交易。穿倉、爆倉、逼倉、對敲,這些期貨專業術語你知道嗎?如果不明白,還是不碰期貨的好。

原油的神秘力量,

至於某銀行"原油寶"。這個產品設計上本身就有大問題。期貨在交易時間內交易量和價格分分秒秒在變,你炒的是美國原油期貨,由於時差十二個小時,你晚上十點就關了,不參與交易,十點鐘之後價格變動造成損失誰抗?你可以搭平臺,讓參與者在交易時間自己玩、類似期貨公司;或者受交易者委託集中玩。如果是後者、整個交易時間你得在、釘著、操作。如果二者都不是,當然還是不要乾的好。這輪國內太多因為聽說油比水便宜而去抄底原油的了,說到底其實就是什麼也不懂的人太多了,僅僅是因為覺得便宜而已,殊不知便宜從來不是那麼好逮的。

原油的神秘力量,

還有,全球跟蹤油價的被動型原油ETF基金都不會真正交割,已經成為華爾街狼頭的獵物。特別是美國最大的原油ETF基金USO持有美原油06合約規模約為數十億美元,關鍵是,該基金不會交割,只會展期啊,這樣就有可能被空頭在臨近交割的某個時點按在案板上,什麼異常的價格都可能出現。

實際上,期貨是生產企業規避風險最好、最公平的金融工具(沒有之一!),如果因疫情漫延導致對原油的需求崩盤式下滑,原油市場價格下跌是不可避免的,這個時候,原油生產商一定是天然的空頭,這是因為它們做期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對沖原油價格下跌的風險,在如此大幅度的下跌情況下,如果他們從事了原油期貨交易,毫無疑問,這將給他們帶來巨大投資收益。

全球疫情下的經濟動盪:下一步油價是漲還是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看看原油現貨市場:

你知道嗎,沙特阿美集團五月份對亞洲的阿拉伯輕質原油比迪拜/阿曼均價調低了7.3美元/桶,比4月份下跌了4.2美元/桶之多;儘管運往西北歐的阿拉伯輕質原油從4月起價格不變,但仍較布倫特原油折讓高達10.25美元/桶。業內普遍將沙特阿美官價(OSP)視為原油漲跌的風向標。

從沙特阿美官價(OSP)顯示亞洲需求異常疲軟。由於對西北歐的折價幾乎佔了布倫特原油價格的三分之一,顯示未來幾周原油現貨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並不大。

我們還是以遠東的價格為例,沙特各油種例如沙超超輕、沙超輕、沙輕、沙中、沙重的貼水分別達到了3.65美金/桶、-7.40美金/桶、-7.30美金/桶、-7.40美金/桶以及-7.40美金/桶,請記住,是貼水,深貼水!粗粗看,還是不錯的,但是環比情況,就未必如此了。

環比4月份,沙超超輕、沙超輕、沙輕、沙中、沙重的貼水變化分別是-5.50美金/桶、-4.30美金/桶、-4.20美金/桶、-3.35美金/桶、-2.95美金/桶。

可沙特對運往全球的原油掛靠的是不同的價格體系。例如,運往美國的原油是基於ASCI+/-(官價);運往歐洲的原油是基於ICE Brent+/-(官價);運往遠東的原油是基於Oman/Dubai+/-(官價)計價的。

原油的神秘力量,

實際上,沙特運往全球各地的離岸價格是差不多的,而且,按照沙特的策略,運往歐美的沙特原油有極大的優惠;而運往遠東的沙特原油基本無優惠;這個就是常說的"亞洲溢價"。我們以沙特重質原油為例,2020年3月份,運往全球各區域的沙重離岸價:遠東的沙重原油離岸價(粗算)=34.273+0.55=34.823美金/桶;歐洲的沙重原油離岸價(粗算)=34.17-6.00=28.17美金/桶;美國的沙重原油離岸價(粗算)=27.661+0.70=28.361美金/桶。

這樣看來,同是加工沙重原油,遠東的煉油廠比美國的煉油廠成本至少高6.462美金/桶,如果再考慮3月份"中東到遠東"的運費較"中東到美國"的運費高,實際的成本還要高得多。

商品市場的規律:需求穩定、供應減少, 價格必升; 供應穩定、需求減少, 價格必降,除非壟斷; 供應增加、需求減少, 價格必降、大降!

原油的神秘力量,

四月份全球石油產量是過去三年最高的,需求卻是過去二十年最低的, 整體需求下滑預示因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己成事實。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4月21日報道,在全球石油供過於求、儲存空間不斷減少的情況下,租賃用於儲存原油的船隻成本飆升。在交易商和生產商爭相尋找新地方儲存石油之際,一艘能夠儲存200萬桶石油的巨型油輪的日租金與一年前相比已飆升6倍,至15萬美元。報道稱,80多艘巨型油輪漂浮在蘇格蘭、得克薩斯州和其他地方的近海,每艘都裝著多達8000萬加侖(約合27萬噸)石油。能源情報公司克普勒公司說,目前海上漂浮著1.41億桶石油,關鍵是、預計這一數字還將繼續增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收縮3%,創出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大降幅,今年全球GDP下降總量中,預計美國將佔31%,是美國在全球經濟產出中所佔份額的兩倍以上。從IMF的預測來看,原油需求前景非常糟糕,目前油價後市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可能。

各國持續的高失業率意味著經濟的恢復可能沒那麼快?澳大利亞格拉頓研究所報告指出,目前有工作的澳大利亞人中可能將有17%至28%的人在幾周內失業,即最多或有360萬人失業,而澳大利亞總人口約2500萬。

原油的神秘力量,

而在國內,受供需關係影響,煤炭庫存高企,煤價出現了恐慌性下跌。

從一月底到九月初,可能完全都是不正常的。所以市場對供應鏈的負面認識認為:今年的兩個季度甚至三個季度"可能就沒有了"——而且是真金白銀的損失了。這兩三個季度的訂單跟供應鏈的損失,將會帶來大量的實體企業的破產和倒閉。

我們已經看到,全球很多政府釆取了政府補貼企業及企業僱員的方式,但政府補貼也沒能力補貼全年,最多補貼兩、叄個月,個把季度就不得了了。所以對全球供應鏈的切實損害影響還是巨大的。

原油的神秘力量,

禁足不能出家門之後消費會快速降低,必需品的消費還會有(菜市場熱鬧不代表經濟好,40年前的菜市場同樣熱鬧),非必需品的消費,包括服務業的消費都在大級別下降;在服務業裡面很多企業,資產儲備不大、輕資產居多,大部分都是高流動性的,無論是像餐飲娛樂、航空旅遊都是一樣的,淨資產底子是不厚的、生產和利潤高度依賴每月每週的經營現金流。

如果真的有三五個月,甚至七八個月沒有收益,但固定支出和債務還存在,相當部分會破產,所以服務業的破產力度也不亞於實體企業的供應鏈的破產力度。

有機構放言 "全球儲油空間最早或於5月耗盡,油價恐遭擁擠拋售,跌至-100美元並非天方夜譚"。

可喜的是,全球疫情在緩解中,中國經濟正在全方位恢復中。

然而,只要疫苗沒有面世,我們仍坐在一個巨大的火藥桶上,因為我們未真正形成免疫力,疫情隨時有可能更大規模暴發,沒人知道疫情何時結束。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己成不爭的事實,是否已在全球徹底失控難說,但7月份之前真有可能會在南亞、南美與非洲全面暴發,全球可統計的確診人數真有可能達千萬級別,群體免疫會從理論徹底的淪為現實(德國、英國堅持認為這是最佳選擇)。世界各國為了應對疫情會進一步或繼續關閉國門,國與國之間的人員、資金與商業往來已大幅度的降低,各國政府為了推卸疫情應對不力的責任將會持續到處"甩鍋",互相指責,甚至有發生小規模的局部軍事衝突的可能。失業、破產、債務危機將會在很多國家伴隨著大家。

2020年註定會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經濟下行,誰也逃不掉!我們正迎來經濟下行週期。不管是原料端、還是需求端!都是輸者!

不靠貨幣放水,中國未來靠什麼能頂住經濟的下行壓力?有大佬說未來3年將有1億人失業,你怎麼看?

而在現貨市場,油價可能在15-20美元/桶波動。對中國而言,截止3月26日,青島港到岸的原油價格約為28.20美金/桶。如按照1月26日的價格,降低了約38美金/桶,降幅達到57—58%,相對1月份65.70美金/桶、2月份55.90美金/桶,可謂是大降!

我相信,4月份青島港到岸的原油價格還會降,一定的。大家想想後面會發生什麼,仔細想,我還沒想好。


文章作者:楊向宏 廣州叄思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