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設定評價指標,全方位引導資金使用方向

為貫徹落實市委、區委關於社區保障資金的系列決策部署,建立“黨建引領、以民為本、精準服務、多方參與、績效優先”的社區保障資金使用評價機制,4月16日,成都市金牛區在全市率先出臺《金牛區社區發展治理專項保障資金工作績效評價體系》,旨在進一步推動社區保障資金“用好、管嚴、增效”。日前,記者就金牛區探索建立社區發展治理專項保障資金工作績效評價體系,專門採訪了四川省社區治理領域知名專家、四川西部經濟與社會發展諮詢院院長劉吾康教授。

創新設定評價指標,全方位引導資金使用方向

劉吾康表示,金牛區《績效評價體系》從黨建引領、群眾參與、特色創新、表彰榮譽等方面創新設定評價指標,全方位的引導資金在使用方向、使用形式和使用績效上持續優化,不斷提升居民參與率、資金使用率和群眾滿意率。

劉吾康指出,《績效評價體系》在完善社區發展治理體系,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方面有三個重要體現:

充分體現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根本要求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13個方面系統總結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把“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放在首位。

金牛區在績效評價標準中明確要求,社區黨組織要帶頭做實做嚴社區保障資金的年度使用計劃和實施方案;社區黨組織要提出黨組織服務群眾的項目;社區保障資金項目優先由黨組織健全的機構負責。

這一系列的評價標準充分體現了金牛區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問題上旗幟鮮明,通過探索建立社區發展治理專項保障資金工作績效評價體系,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水平。

充分激發人民群眾參與社區發展治理的創造活力

金牛區在績效評價標準中明確要求,社區保障資金使用徵集居民需求意見面不低於常住人口戶數的40%;項目的滿意率要達到90%以上;項目培育的社會組織或社區自組織每年不少於1支;社區各院落的院委會、業委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建設覆蓋率達到院落總數的80%以上。這一系列的評價標準從社區保障資金項目的提出、議決、評審、監督、評議驗收等都交給居民審議通過,充分保障居民民主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監督、民主評議的權利,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力。

充分促進多元力量參與社區發展治理的良性互動

金牛區在績效評價標準中明確要求,社區黨組織應通過黨建引領帶動社區自組織、駐區單位、社區居民等多元力量參與到社區發展治理專項保障資金工作中;社區與轄區企事業單位聯合開展社區保障資金項目不少於1個;社區通過保障資金撬動其他社會資金達到當年社區保障資金總量的10%以上。這一系列的評價標準,充分表明了金牛區以區域化黨建為抓手,常態化開展社區保障資金的議事協商和共建共治共享,實現了多元力量參與社區發展治理的良性互動。

金牛區《評價體系》的設計,堅持以為民、利民、惠民為導向,以提高居民參與率、資金使用率、群眾滿意率為重點,以全覆蓋培訓、全過程督導、全方位測評為抓手,不斷增強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唐英傑 李姝 華西社區報記者 吳小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