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病中偶得

散文:病中偶得

人吃五谷杂良,难免不生灾害病。

月有阴晴圆缺,季有春夏秋冬,气有风霜雪雨,于是就有了人的生老病死,于是就有了人的喜怒哀乐。王候将相,或是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如是。

前几日寒流,因雪而喜,遂欣然夜行,岂料次日的感冒再次乘虚而入,一时泣泪交流,鼻塞头痛不止,此之谓“福兮祸之所伏”?于是再读白乐天的《问刘十九》,既了无兴致,也再无半点酒趣。

人只有在病中才能更加深刻体会健康的珍贵,等到病体转安,便很快摁捺不住各种蠢蠢欲动的欲望,一如俗语“好了疮疤忘了疼”。

于是养生和折腾贯穿了人的一生,估计哲学的产生也多少与此有些关系,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又觉得可贵,人生大抵如此,断、舍、离也就成了每个人一生当中都难以圆满解决的难题。

是日晴,阳气骤升,风寒稍减,顿觉神清气爽。

天变乎?时变乎?人变乎?似乎今是而昨非,似乎无古不成今。后者览之,悲喜何如?

饭毕,独坐,冥想……

江山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极目天外白云,金色的阳光从云缝中射出耀眼的光芒,那云愈加纯白晶莹,像极了小孩子吃的棉花糖。

活着,简单而又复杂,复杂而又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