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之前,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有多重要?家長快來看看吧

#我的育兒日記#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獨立意識,孩子也是一樣的。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因為孩子本身不具有照顧自己的能力,所以很多時候都需要家長進行照顧,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也慢慢的長大了,逐漸的擁有了一些自主動手能力,而家長也需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慢慢的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避免孩子長大之後依賴心過強,從而對孩子的發展不利。

孩子上小學之前,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有多重要?家長快來看看吧

採用正確方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1.孩子遇到困難,要給予正確引導而不是幫他做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肯定是會遇到不少的困難的,而家長在發現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最好不要代替孩子來完成某件事情,而是需要引導孩子自主地完成這件事情。要知道,引導孩子、教會孩子如何去做這件事,要比代替孩子完成某件事好得多,會讓孩子獲得更多的生活經驗,提高自身的獨立性。如果家長經常喜歡代替孩子做事,那麼就會剝奪孩子自主動手的權利,讓孩子產生較強的依賴心理。

孩子上小學之前,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有多重要?家長快來看看吧

2.讓孩子擁有自主解決問題的習慣

另外,當孩子在生活中準備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家長不要太早的進行干預,應該讓孩子先去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讓孩子能夠習慣獨立的解決問題,千萬不要在孩子還沒開始做之前就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會影響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影響孩子的自主動腦慾望,並且會限制孩子的自主思維等等。

3.尊重孩子對於事物的建議

如果一件事情需要孩子和家長共同去做,或是家長和孩子對於某件事擁有不同的建議,那麼家長就就需要認真地聽取孩子的意見,並且仔細的分析和判斷,如果孩子的意見不正確,或存在一些缺陷,那麼家長也需要向孩子闡明。這是一種對孩子話語權的尊重,只有孩子得到了尊重,才能夠激發自身的自主能力,如果屢屢不受家長關注,孩子自然會覺得自己的看法並沒有什麼用處。

孩子上小學之前,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有多重要?家長快來看看吧

4.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家長需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這件事情會造成的影響,讓孩子自己承擔這些後果。而孩子在瞭解了事情的後果之後,就會考慮自己的行事風格、做事流程等等,儘量讓事情的結果成為自己最想要的。而這,就是責任心的表現。

5.對孩子表現出足夠的信任

另外,要讓孩子擁有獨立性,其實也需要家長給予足夠的信任,只有家長信任孩子了,孩子才會放手去獨立地做一些事情。如果孩子得不到家長的信任,那麼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就會失去積極性,變得難以獨立完成。

孩子上小學之前,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有多重要?家長快來看看吧

培養孩子獨立過程中容易出現的誤區

1.喜歡拿孩子和別人比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比別人更強一些,於是就常常會用一些別人的優點來鞭策孩子的短處。其實,這種做法並不是十分正確的,因為自己的短處是永遠比不上別人的長處的,孩子就會不斷地受到挫折,從而讓孩子的自信心受到影響,降低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上小學之前,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有多重要?家長快來看看吧

2.不接受孩子的失敗

孩子的自主獨立性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礎上的,偶爾的失敗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壞事,而是一個很好的累積經驗的機會,但如果每當孩子失敗的時候,家長就對孩子進行說教、批評或是是嘲笑,就會讓孩子的自尊受到影響,繼而失去獨立做事的動力。

孩子上小學之前,養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有多重要?家長快來看看吧

總結:

一個自主觀念較強的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更有勇氣和自信,能夠更全面的分析做法可行性,對於孩子的性格建立以及行為習慣培養等等,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家長在平時,也需要避免一些影響孩子獨立性的做法,讓孩子能夠順利地提高自身的獨立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