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為綏芬河市民“支招”:接受現實並讓自己變得充實

黑龍江網4月21日訊(記者 白林鶴)疫情發生以來,綏芬河市市民長時間宅在家裡,這使得一些人產生了焦慮情緒,對於市民在自我心理調節和疏導方面有哪些建議?今天,在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綏芬河口岸跨境輸入疫情防控情況第四場新聞發佈會上,牡丹江南山醫院心理科主任宋淑玲給出了相應的指導建議。

心理專家為綏芬河市民“支招”:接受現實並讓自己變得充實

  據宋淑玲介紹,在全國復工復產之際,綏芬河市因為國外輸入性病例,給市民的生活工作以及心理都帶來了影響,市民難免會產生焦慮、抑鬱、壓抑、甚至是憤怒的情緒。

  面對這些,市民要試著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人在應激的狀態下出現這些負面的情緒都是正常反應,要告訴自己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

  儘快調整自己的預期,接受重新被隔離的現實,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設。接受疫情對自己造成的干擾和影響,重新調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目標,重新做出規劃,併為疫情結束後的工作和生活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儘量減少疫情對自己帶來的影響。

  要給自己重新隔離賦予意義。這次重新隔離,是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為抗擊疫情出力。

  做好個人防護。要按照防控的要求,少出門、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做好消毒和隔離。保證自身安全,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

  保證規律的作息,正常飲食及睡眠。按時起床、按時睡覺,不要過度上網、熬夜,要吃好睡好,增強身體的體抗力,讓生活有規律,增加對自己的掌控感。

  保持與外界的溝通聯繫,獲得親人和朋友的心理支持。可以給親人朋友打電話聊聊天,吐吐槽,訴說一下心情和想法,減少內心的孤獨感。

  在現有的條件下,進行適當的勞動。做做家務、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做簡單的健身活動。如:做做操,打打拳、練瑜伽、做冥想、做放鬆訓練。也可以娛樂,聽聽歌、看小品等,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