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山區公路路線方案比選

淺析山區公路路線方案比選

路線方案選擇是公路勘測設計中決定全局的重要工作,而山區公路選線有其特殊性,所以更加需要綜合多種因素(地形、地質、水文、環境、造價、設計速度等),經過細緻全面的比選,從實際出發,靈活運用規範要求,才能設計出一條安全、經濟、舒適的公路。下面簡單分析下幾種比選情況。

(1)短隧道與深挖方的比選。

短隧道或明洞與深路塹的取捨應在取得充分的地質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技術上的可靠性、經濟上的合理性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綜合考慮決定。在地質條件容許而附近又有路堤需要取土的情況下,採用路塹方案既經濟也合理。但深路塹、高邊坡路基選擇要謹慎,它們往往是發生不良工程地質現象的要害。在工程實踐中,往往單從經濟出發,加固措施偏弱,深塹開挖後長期不擋不護,以致每到雨季出現塌方滑坡,不得已被迫加做明洞或支擋工程,結果花費比短隧道更多,對生態環境也造成極大破壞,而隧道屬地下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甚微。

(2)沿河擋牆和橋的比選。

山區沿河線路應結合實際分別選用路基、擋牆或橋樑,儘量做到路基穩固、少佔河床。沿河線使用擋土牆的優點:少挖山、不佔河,既擋土又防沖刷,路堤穩定,工程造價比隧道、橋樑低,抗洪能力比護坡強。但傍山臨河地段,有時由於山坡陡峻,線路向山靠則引起路塹高邊坡;向外移做路提,則路堤坡腳又落入河中易受水流沖刷;做擋牆收坡,則基礎又太深,擋牆很高,施工也很困難。這類地段以選用線路外移順河修橋通過較為合適。

(3)高路堤和高架橋的比選。

山區公路的橋樑設計受水文條件控制是少數,多數受山谷、沖溝影響。高路堤一般工程量較省,造價較低,但高填方,填方大、佔地多、涵洞長,病害也較多。在基礎較穩定的V形沖溝內,有充足的填料來源,在解決好排水問題的情況下,可選擇高路堤方案。有的山坡陡峭,岩石破碎,採取高邊坡、高擋牆,難以保證路堤穩固地段,可以用橋代替高路堤。

山區公路選線時應儘可能的繞避或遠離工程地質不良地段,並要加強環保意識,做好水土保持,注意保護原有植被。對居民集聚區根據防噪要求設置必要防護林等措施以降低噪音和振動對居民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